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各种原因致伤的重型颅脑外伤是外科常见急诊,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准确地对病情进行判断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掌握疾病的演变过程,采取有效措施。故要求护士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准确;护理要细致、全面、周到,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重型脑外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1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救治的临床治疗经验,认为及时处理胸部外伤和纠正低氧血症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颅脑损伤 胸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颅脑损伤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低温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又以研究组的差异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亚低温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25例重型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抢救成功治愈,10例目前昏迷存活仍住院治疗,2例死亡。结论护理人员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有效地吸痰、翻身拍背、口腔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救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以构建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救护,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救护。比较2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病死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所用急救时间短、急救费用低、病死率低、护理满意度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能缩短急救时间、减少急救费用、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脑损伤 护理路径路径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PICC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我科46例重症患者应用PICC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46例患者,穿刺部位渗血1例,穿刺点感染2例,导管部分脱出1例,导管堵塞1例.并发症总计11%.结论:PICC很好地避免了常规操作造成了反复穿刺,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穿刺痛苦,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理想静脉通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 重度颅脑损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要素及特征进行分析,以便能更好的治疗该类患者。方法对155例ICU重度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全程回顾以及全面性的探讨研究,并将导致感染的不利因素以及相关细节进行详细记录。结果发现导致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不利因素有很多,包括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住院时间、气管切开的时间等因素。结论导致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不良因素有很多,因此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极大的重视,否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 标签: ICU重度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程序,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回顾文献,以循证护理为基础,构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程序。并以此指导我科在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总结分析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8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从接诊入院至检查的时间为(16.23±4.57)min、检查的时间为(13.17±4.21)min、检查后至手术的时间为(10.62±3.93)min;经抢救成功有效66人,抢救成功率为82.5%,死亡14人,死亡率为17.5%。结论急救护理程序能缩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对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程序 急诊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治疗方法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ICU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X,观察组为X,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治疗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注射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急诊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重度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性气管插管前的用药,分为两组,常规组插管前用地西泮静脉注射,丙泊酚组插管前用丙泊酚静脉注射。监测并比较两组插管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以及插管完成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例),插管后出现呛咳的例数。结果与常规组相比,丙泊酚组插管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SBP、DBP、HR有明显变化(P<O.01),插管完成时间明显缩短,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插管后出现呛咳的例数很少,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O.01)。结论丙泊酚静脉注射可明显减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急诊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提高插管成功率。

  • 标签: 丙泊酚 颅脑损伤 插管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68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重度颅脑 气管切开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对58例颅脑损伤的病人进行现场观察和病情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现场处置与护理,并及时转运。结果经及时抢救和有效的护理,有52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89.6%;另有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0.4%。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护士应该有充分的预见性,争取在抢救的“黄金时间”,以最高效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抢救,同时要确保各个阶段衔接的连续性,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监测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4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到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40例患者分成监测组(n=20)与对照组(n=20)。对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之后,使用常规末梢快速法来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对于监测组患者,在入院后第一时间佩戴CGMS,对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动态性监测。结果在治疗前,两组FPG、2HPG与APACHE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7h后,监测组FPG、2HPG与APACHE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0d的治疗过程,监测组1例出现低血糖,死亡2例,对照组6例出现低血糖,死亡5例,监测组低血糖发生率与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性的血糖监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动态性的监测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重度颅脑损伤 护理监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CT诊断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以期降低颅脑损伤的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的CT诊断情况。结论CT对颅脑损伤有重要诊断价值,但对不典型表现要仔细分析,以降低漏诊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特点,预防措施我们首先采用的是静脉输液,以了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者静脉损伤的程度。方法护理人员应该为病人制定一个预防静脉损伤的措施,在静脉输液时护理人员应有效的选择一个好的静脉去给患者进行穿刺。合理的给患者使用脱水剂跟营养液,要对看护人员进行有关护理工作的知识宣教。结果在给患者进行静脉穿刺之后,要实施一定的有效预防措施,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静脉的损伤明显的减少了许多。结论对于静脉损伤要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定制计划,护理工作者要有效的减少患者静脉损伤的发生,以提高我们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葛。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长期输液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