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小儿推拿配合中药穴位敷贴的方法应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外感发热患儿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和对照组患儿作比较,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咳嗽、咳痰、咽痛的症状缓解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确切,能够促进患儿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行适用。

  • 标签: 推拿 穴位贴敷 外感发热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穴位敷贴在防治支气管哮喘时的疗效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以来接诊治疗的哮喘缓解期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中常用口服酮替芬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一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药敷贴组的治疗效果更加优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良好,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

  • 标签: 中药 穴位敷贴 常规治疗 支气管哮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郁证时使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及有关护理方法。方法:本院收治的郁证患者中选择100例进行实验,随机分组后,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进行中药穴位敷贴联合针灸,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药穴位 针灸治疗 郁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采取中药热熨敷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以2020年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336例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中药热熨敷联合穴位敷贴,并且在患儿接受治疗过程中采取皮肤护理、情志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中医护理干预,分析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率为46.13%,有效率为52.08%,总有效率为98.21%,患儿咳嗽减轻时间为(3.01±1.05)d、呼吸音恢复所需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肺炎中,实施中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的80例患者,分为常规、观察两组(n=40),前者西药治疗,后者穴位贴敷、泻肺散结化瘀汤合用,比较疗效。结果:两组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症状恢复所需时间较短(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预防神经外科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饮食调护、适当运动、心理疏导等常规措施预防便秘;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干预,连续干预7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进行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评价焦虑、抑郁情况及患者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13.50%(7/52)、28.85%(15/52),观察组防治便秘效果更好,便秘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情况优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时间间隔、每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便秘症状评分明显下降,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达96.15%,高于对照组80.77%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预防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便秘的发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穴位敷贴 穴位按摩 神经外科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防治小儿哮喘发作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哮喘患儿,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研究组47例。两组均应用穴位敷贴防治,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护理。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依从性好、有效率高(P<0.05)。结论穴位敷贴防治小儿哮喘发作过程中,加强护理取得满意效果,可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增加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敷贴 小儿哮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实施穴位敷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将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2月内50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27例,穴位敷贴配合穴位按摩),观察临床效果和肢体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81.48%,明显比65.21%的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较好,P<0.05。结论: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开展治疗,建议采纳穴位敷贴配合穴位按摩方案,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并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穴位敷贴 穴位按摩 脑卒中 肢体偏瘫 康复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对安宁患者便秘护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9日至2021年6月20日50例安宁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两组均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便秘缓解率。结果:研究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高于对照组,便秘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对安宁患者便秘护理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穴位敷贴 安宁患者 便秘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基础组和观察组,基础组患者行常规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代温灸膏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改善水平也显著优于基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温通经络,散寒行气活血,具有优良的干预效果,值得退推广。

  • 标签: 代温灸膏 穴位敷贴 肩周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加用穴位敷贴治疗脾肾阳虚型化疗相关腹泻(CID)临床疗效。方法 2019.01至2021.01我科化疗期间出现CID患者42例,随机区分为对照组(易蒙停+培菲康21例)、观察组(穴位敷贴中脘、气海、足三里联合易蒙停+培菲康21例),比较两组腹泻及腹痛客观缓解率及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5日内临床缓解率分别为74.42%,对照组则分别为8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化疗相关性腹泻 穴位敷贴 脾肾阳虚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用于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常规采用穴位敷贴,观察预防便秘的效果。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期间应用穴位敷贴可预防便秘。

  • 标签: 穴位敷贴 慢性心力衰竭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小儿推拿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患儿为:功能性便秘患儿;共62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应用小儿推拿方法,31例)和实验组(应用小儿推拿配合穴位敷贴方法,31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效果以及便秘症状(大便次数、排便时间、排便费力、大便性状、排便不尽感等)平均评分。结果:两组临床效果以及便秘症状(大便次数、排便时间、排便费力、大便性状、排便不尽感等)平均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推拿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推拿 穴位敷贴 功能性便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穴位敷贴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科室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2名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双盲分组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推拿、穴位敷贴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腹泻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均快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中医推拿、穴位敷贴与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应用于小儿腹泻的治疗中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推拿 穴位敷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于剖宫产产妇实施中药穴位贴敷与足浴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择取74例剖宫产产妇,将其按照数字奇偶法予以分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处理,研究组基于术后常规处理实施中药穴位贴敷配合中药足浴,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19.3±2.0)h比对照组早,P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中药足浴 剖宫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抗组胺药对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儿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抗组胺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观察组疗程均为8周。对两组患儿的鼻部症状和体征在治疗前以及治疗8周时进行评分并记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随访1年,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的评分。结果两组过敏性鼻炎患儿经过8周治疗后,症状及体征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且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抗组胺药对过敏性鼻炎患儿疗效确切,口服抗组胺药联合穴位敷贴较单独使用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更优。

  • 标签: 组胺拮抗药 穴位敷贴 过敏性鼻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抗组胺药对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儿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抗组胺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观察组疗程均为8周。对两组患儿的鼻部症状和体征在治疗前以及治疗8周时进行评分并记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随访1年,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的评分。结果两组过敏性鼻炎患儿经过8周治疗后,症状及体征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且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抗组胺药对过敏性鼻炎患儿疗效确切,口服抗组胺药联合穴位敷贴较单独使用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更优。

  • 标签: 组胺拮抗药 穴位敷贴 过敏性鼻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时应用穴位敷贴与中医护理联合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缓解期所具有的疗效。方法:研究所需的对象均来自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本科室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症的5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分类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实施护理方式对比研究,给予对照组护理方式为一般护理内容、给予观察组护理方式为穴位敷贴与中医护理联合的方式,对比效果。结果:两组应用不同护理方式后对比其结果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感冒发生率等方面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时可给予穴位敷贴与中医护理联合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降低了感冒次数及减少了疾病的复发,可在临床中普遍性运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穴位敷贴 中医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在腹部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此类患者共68例,以抽取黑白色的方法将患者分为黑组和白组,两组各34例患者。传统的护理方法应用于黑组患者,白组患者则应用传统护理配合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的方式。结果:白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黑组,P<0.05。结论:将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应用到腹部外科术后护理中对患者具有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穴位按摩 腹部外科术后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吸烟成瘾患者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护理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本次实验的100例吸烟成瘾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工作人员将这100例吸烟成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心理干预单一意志戒烟方法,而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方,实验工作人员通过对两组吸烟成瘾患者的戒断症状以及戒烟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戒烟成功概率可以发现,观察组戒烟患者中成功戒烟患者有48例,戒烟成功概率可以达到96%;而对照组戒烟患者中成功戒烟患者有20例,戒烟成功概率达到40%。因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戒烟成功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戒烟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