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中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48例中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观察对象均于手术1周后顺利拔管,患者术后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症状,且膀胱颈组织恢复良好。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中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有助于患者膀胱颈组织的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创伤小,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 中老年女性 膀胱颈梗阻
  • 简介:帧莹已经七十出头了,看上去像六十多岁一样,还经常参与一些社会上的公益活动。帧莹是我多年前的一位病人,曾患有比较严重的更年期综合征,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后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不过,从那以后,她一直继续在服用激素,尽管我早就提醒她是否可以不再服用。

  • 标签: 激素替代疗法 中老年女性 应用 安全 更年期综合征 公益活动
  • 简介:目的探讨50岁以上各年龄段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3组:G1组(50~60岁),G2组(61~70岁),G3组(>70岁),观察各组既往病史、生化指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分析各组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1)从G1组到G3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1.4%、62.3%、68.2%,逐渐升高;入院时收缩压为(129.2±22.4)mmHg(1mmHg=0.133kPa)、(133.7±18.6)mmHg、(140.8±21.4)mmHg,G3组与G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1、G2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为48.5%、56.6%;G3组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为45.5%,与G1、G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改良Gensini评分3组分别为(6.6±3.1)分、(7.3±3.0)分、(7.7±3.0)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史和收缩压高为中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7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病变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70岁以上女性冠心病患者以三支血管病变更为多见,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逐渐加重.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女性
  • 简介:皮肤瘙痒症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晚间瘙痒比白天严重。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变薄,表面有糠秕状脱屑,长期搔抓,皮肤上会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甚至为苔藓样变、皮革样变等增厚表现,抓破、表皮剥脱严重者可以发生皮肤感染。

  • 标签: 皮肤瘙痒症 中老年 用药 皮肤干燥 主要表现 色素沉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莫贪杯很多研究表明,适当饮酒对健康有益,可以舒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等。不过饮酒要有限度,不可嗜饮贪杯,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长期贪杯饮酒,不但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令心肌失去弹性,还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的,会导致酒精肝或肝硬化。

  • 标签: 中老年人 饮食 血液循环 饮酒 肝硬化 肝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老年健康男性骨密度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400例中老年健康男性进行腰椎骨密度测定,实施健康教育、饮食习惯干预、运动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周期12个月,干预后进行相同测定,比较干预前后骨密度变化效果。结果比较干预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干预后骨密度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结论对中老年健康男性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骨密度值,降低骨量减少状况。

  • 标签: 骨密度 干预 中老年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的中医护理研究。方法抽取我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后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中老年高血压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加之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能够明显的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 中医护理
  • 简介:作者陶国枢,将毕生积累的老年医学临床和科研的相关知识及经验无私地奉献给中老年朋友。《中老年保健1001问》一书针对中老年保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罗列了1001个问答,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了中老年生理与心理特征,更年期养生保健,中老年四季养生保健,饮食养生与宜忌,中老年再婚与性生活保健及常见病防治与护理等篇,包含了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全部养生与保健法,并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常见的健康问题。

  • 标签: 中老年保健 更年期 保健常识 性生活保健 十二 养生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对38例中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诊治和意义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8例中老年脑梗死病人,给予所有病人实施全面性的检查结合综合性治疗,再将其临床诊治特点及意义施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给予所有病人相关检测之后,发现有单发性病灶者12例,多发性病灶者26例。再结合病人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予以治疗之后,痊愈14例,明显好转17例,好转6例,无变化1例,没有病人出现恶化病例,总有效率达到89.47%。结论针对中老年脑梗死病人,采取CT以及MRI影像学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确诊率,当病人病灶已确定之后,需予以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具有显著价值。

  • 标签: 中老年 脑梗死病人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高发病、高并发症、高致残性是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特性,日益严重威胁着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中老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护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的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中风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到2013年7月间48例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出临床护理的措施。结果通过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48例患者的肢体肌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病情好转并出院,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较高。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中老年中风患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功能恢复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中风 恢复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防旋转螺旋刀头股骨近端髓内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康复过程及并发症。方法对62例老年(60岁-94岁)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防旋转螺旋刀头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治疗,并维持9-18个月(平均1年)随访。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77min,骨折平均失血量约为120ml,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达到93.55%。2例患者出现髋内翻畸形;4例患者于完全负重后出现不同程度大腿疼痛,取出内固定物后疼痛消失。2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切割,予以限制负重、下肢皮牵引后骨折愈合良好。结论PFNA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髓内固定方法,术后康复快,手术创伤小,有效降低了相关并发症发生,尤其适合老年患者伴有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健康体检中有效的护理沟通在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经验丰富且在老年病专科科室工作三年以上的护理人员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026名老年人实施有效的护理沟通。护理沟通的内容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相关知识及心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在沟通前后进行评价并记人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结果在接受护理沟通前1026名老年人的收缩压为147.3mmHg、舒张压为91.5mmHg、三酰甘油(TG)为2.31mmol/L、总胆固醇(TC)为5.69mmol/L、空腹血糖(FPG)为10.2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P2hPG)为13.68mmol/L均明显高于接受护理沟通后的131.2、85.3、1.82、5.12、7.48、8.9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体检中有效的护理沟通后,一方面可以改善老年人生理上各项健康指标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一定的心理问题,减少其负面心理,并减少其相关疾病引发的并发症,使其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 标签: 健康体检 老年人群 护理沟通
  • 简介:我今年67岁,大约2年前开始排尿不畅,表现为排尿迟缓、尿流缓慢,逐渐发展为尿流呈滴沥状,很是费力。有时觉得排尿已完毕,一会儿又有些尿意,随即又可以排出少许尿液。经常听到老年男性惠前列腺增生症会造成排尿困难。怎么老年女性也会有排尿不畅的情况呢?

  • 标签: 排尿困难 老年女性 前列腺增生症 排尿不畅 老年男性 尿流
  • 简介:肉类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也是很多人“解馋”的首选。但中老年人进食过多脂肪会损害健康,他们如何吃肉才最好呢?

  • 标签: 中老年人 损害健康 营养丰富 过多脂肪
  • 简介:注重仪表外貌是一种礼仪,不要以为穿衣打扮只是年轻人的专利,其实中老年人也有追求美的需求和权利,中老年人服装应该怎样搭配才能得体又时尚呢?让老年人穿出来能彰显气质,但是同时又能符合中老年人的年龄.

  • 标签: 老年人服装 时尚 得体 搭配 中老年人 年轻人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实施非心脏外科手术术后认知功能变化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例择期实施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患者都不具有神经系统疾病史。其中10例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方法,10例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方法,对患者术前、术后认知功能进行评分测定。结果术后3天与7天20例患者中分别有70%和50%产生认知功能紊乱。术后早期产生认知功能紊乱的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年龄与术后认知功能测试的视觉再生及钉板试验项目存在一定的关系(P<0.05)。结论患者在非心脏外科手术后尤其是高龄患者早期产生认知功能紊乱,医生应提高相应重视程度。

  • 标签: 麻醉 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