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报告,明确提出"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原文是这样的:"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马克主义者,但马克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主义,就是把马克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革命 中国实际 毛泽东文集 经验主义
  • 简介:文章认为,要坚持和发展马克主义,必须克服和防止对待马克主义的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所谓马克主义“过时”论;另一种是把马克主义教条化。文章说,马克主义的个别结论和原理可能过时,可是作为科学体系来说是不会过时的。马克主义的生命力正在于同时代的实际任务联系在一起,反映着时代的脉搏。真正的马克主义者必须有理论的勇气去冲破那些确实过时的、陈旧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个别结论和原理,而根据马克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创立适应新的历史任务的新结论、新原理。

  • 标签: 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 科学体系 “过时”
  • 简介:如何对待马克主义才是真正地尊重马克主义,才是不背离马克主义。当代中国马克主义坚持了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把马克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其二是将坚持马克主义与发展马克主义相结合。坚持马克主义不能只是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精神,它还须是一种方法、一种能力、一种素养。对马克主义最好的坚持其实就是结合具体实践对其予以发展。马克主义只有立足于实践才能得以丰富和发展,同时还须遵循理论逻辑才能将其丰富和发展。并不是所有的实践都能够发展成为理论,正确总结实践并提炼出的理论,必须与既有的理论相融洽。要确立对马克主义的信仰,首先关注的应该是现实社会,应该通过致力于改变现实且推进社会的进步,并在改变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人生的幸福。

  • 标签: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
  • 简介:<正>在今天中国的学术研究和政治生活的平台上,马克主义中国化已无可争议地升腾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性话题之一。有关马克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讨论与研究,也已渗透到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领域之中,并形成一种主流话语。这些讨论与研究,如果概括一下就不难发现,主要是围绕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历史进程、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理论结晶、历史意义、内在机制、未来发展,以及马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中国马克思主义 比较研究 历史进程
  • 简介:摘要:2022年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大会指出马克主义基本原理需要同中国国情以及实际发展相结合,保证马克主义契合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将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辅以现代赋能,并以此保持马克主义理论在我国的旺盛不息与时代活力,笔者就此课题对马克主义中国研究进行深一步地探讨。

  • 标签:
  • 简介:脱离经典西方马克主义研究,难以科学揭示国外马克主义新思潮的理论特质与所属的理论谱系。开展国外马克主义新思潮追踪研究,对于开启经典西方马克主义研究的新的理论论域,深化经典西方马克主义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实现经典西方马克主义研究和国外马克主义新思潮研究之间的有机互动,是从根本上推进我国国外马克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

  • 标签: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 国外马克思主义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简介:脱离经典西方马克主义研究,难以科学揭示国外马克主义新思潮的理论特质与所属的理论谱系。开展国外马克主义新思潮追踪研究,对于开启经典西方马克主义研究的新的理论论域,深化经典西方马克主义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实现经典西方马克主义研究和国外马克主义新思潮研究之间的有机互动,是从根本上推进我国国外马克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

  • 标签: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 国外马克思主义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简介:溪流中的小浪花就像溪流中溅起的一朵小浪花,马克主义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关注。1899年2月,在广学会主办的月刊《万国公报》第121期,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撰文的《大同学》第一章中第一次提到马克的名字:"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也。"文中误把马克当作英国人。同年4月出版的《万国公报》第123期所载《大同学》第三章又出现了马克的名字,文中将马克译作马客,这是马克的名字和马克学说最早在中文报刊上出现。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万国公报》 马克思学说 广学会 社会主义 李大钊
  • 简介:马克主义中国化”不只是一个实践概念,也包含着理论的内涵;“中国马克主义”也不只是一个理论概念,内含着实践的底蕴。从实践的角度来把握,马克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马克主义都体现为一个实践过程,而“中国问题”、“话语转换”以及“阶段整合”则分别凸显出了马克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马克主义共同的实践起点、实践存在样态以及完整的实践进程;马克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马克主义之间实践互动过程中,内含着整体性逻辑、时序性逻辑以及主体性逻辑等基本逻辑。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实践互动
  • 简介: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马克主义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中国马克主义的历史.从马克主义中国化到中国马克主义的跃迁,要解决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出发点、着力点问题;中国马克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

  • 标签: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跃迁 形成和发展 中国实际 立足点
  • 简介: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一直是以经济建设取代阶级斗争作为工作重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经过将近40年,中国社会面临的更重要问题是如何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回应生产力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挑战。中国社会发展和马克主义中国化进入新的阶段,处处显示出价值理性的重要。以弘扬科学(工具)理性为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没有被证伪,但是必须有所发展。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回到马克马克的早期著作中有许多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思想,如何把它们与现有的马克主义哲学原理结合起来,是当前中国马克主义哲学发展的关键。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价值理性 回到马克思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 简介:2018年5月5日是马克诞辰200周年的纪念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说——马克主义,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就马克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脉来说,已进入到了中国马克主义理论的新时代。本文就谈谈从马克主义中国马克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对中国马克主义的理论定位。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诞辰200周年
  • 简介:【摘要】开展马克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可以借鉴国外马克主义研究成果。国外马克主义主要是指国外那些有别于前苏联为代表的所谓“正统马克主义”的各种各样的“马克主义”学说,其中特别是所谓“西方马克主义”。国外马克主义思潮林立、学说观点繁杂,但它们有一个大致的共同点,即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把马克主义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而是自觉不自觉地都是把马克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理解和发挥。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把马克主义理解为一种社会理论、社会哲学,或者更为具体地说,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或现代社会的、迄今为止最为卓越的社会批判理论。

  • 标签: 国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国外
  • 简介:要划清马克主义与反马克主义的界限,必须准确把握马克主义的科学内涵。因时、因地制宜,用发展的眼光,准确、全面理解马克主义。反马克主义表现形式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国内外历史背景和社会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而处于低潮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长期对立等是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坚持马克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需要完整准确掌握争运用马克主义,推进马克主义中国化,正确处理好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反马克思主义 社会思潮
  • 简介:马克主义中国传播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已出版多部专著,发表大量的论文。本文以时问为坐标把马克主义中国的传播研究进展,大致分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50年代至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新世纪以来几个阶段。

  • 标签: 中国近现代 马克思主义 传播研究 述论 中共党史研究 政治思想史
  • 简介:我国学术界的生态马克主义研究存在三种研究视阈,即把生态马克主义看作一种后马克主义流派,把生态马克主义看作经典西方马克主义对生态学关注的结果,把生态马克主义看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底蕴的生态学理论。本文在分析上述三种不同研究视阈的理论得失的基础上,阐发了生态马克主义理论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应有的致方向。

  • 标签: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理论研究
  • 简介:中国早期马克主义者所开创的中国马克主义哲学传统是一种马克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用马克主义哲学改造中国,探索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第三,立足中国实际,建构马克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第四,把对马克主义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着力于对马克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前提.这既是中国马克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从当代中国马克主义哲学创新的本质规定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以实现中国马克主义哲学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中国早期马克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的重要意义;其次,必须在当代中国马克主义哲学研究中恢复和重建马克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再次,必须重建马克主义哲学与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并由此加强对马克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 简介:三、佛教居士与马克主义在20世纪中国佛学史上,认为马克主义的思想不及佛法,尤智表在《佛法中之辩证法》中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