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思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不断扬弃和对自己新世界观的逐步阐发的过程中来规定个人自由概念的。马克思的个人自由概念,即思辨理性自由、哲学人道主义自由与劳动自由既相互关联又有质的差别,既体现了辩证思维的逻辑原则,也反映了个人自由发展的现实历程。

  • 标签: 马克思 思辨理性自由 哲学人道主义自由 劳动自由
  • 简介: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是国外学者长期争论的论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马克思是否拒斥正义,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非正义,共产主义社会能否超越正义,马克思是否反对分配正义。要厘清这些问题,只有在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国外学者争论的实质,才能澄清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从而厘定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本质内涵。

  • 标签: 马克思 正义 问题 解答
  • 简介:张云勋(《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1期)斯大林把联系看作唯物辩证法的四个基本特征的第一条。毛泽东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指出:'斯大林有许多形而上学,并且教会许多人搞形而上学。''他讲事物的联系,好象无缘无故什么东西都是联系的。''他讲事物的内在矛盾,只讲对立面的斗争,

  • 标签: 张云勋 哲学教材 内部层 次范畴 层次的
  • 简介:'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是当前人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从多个维度对'现实的个人'进行全面深入的辨析,可以使我们全方位地把握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更加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根本特征,更为深刻地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 标签: 现实的个人 维度 资本家 工人 自由全面发展
  • 简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于形容“现实的个人”的“现实性”,与感性、经验、个体、具体、受时间限定等意义内在相关,或含有“有生命的”“历史的”“单独的”及“肉体的”之意义。主要指一种受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性质。受施蒂纳的影响和刺激,马克思恩格斯曾突出强调个体性的现实性意义,但同时他们也强烈意识到个体性所具有的现实性的有限性,强调阶级甚至仍然坚持“类”的现实性意义,在个体性与普遍性,经验性与本质性之间维持一种张力,而绝没有导向仅仅在20世纪初和改革开放初被中国学者大力弘扬的个体性之中寻求现实性。另外,虽不是强调的重点,但自然性仍然是历史唯物主义现实性观念的重要内涵,而实践活动的创造性才是整合、提升实存性与本质性之统一的最重要的“现实性”含义之所在。

  • 标签: 现实的个人 现实性 个体性 自然性 创造性
  • 简介:邓小平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时,其根本的出发点是生产力,邓小平正是从生产力角度思考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而后实现了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的,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以生产力为最基本观点的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以生产力为最基本要素的邓小平思维方式。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生产力观点 思维方式 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
  • 简介: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论述未来社会时所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人们对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进行了长期与广泛的争论,其中就包括了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性质问题。未来社会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是公有,还是私有,抑或是混合所有呢?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认为要弄清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性质,首先要深入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否定之否定",然后还要理解马克思对于所有与占有的区分。由此,我们认为,未来社会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是一种劳动者拥有劳动所有权的所有制,是一种共同占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所有制。

  • 标签: 重建个人所有制性质 否定之否定 共同占有 个人所有
  • 简介:<正>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是以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其核心内容的。然而毛泽东的这种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恰恰是从他早年的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思想中发展出来的。而毛泽东早年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又是他接受和理解西方近代哲学伦理学思潮洗礼的一个产物。毛泽东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正值中国近代史上政治最为黑暗、思想却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毛泽东怀着"改造中国与世

  • 标签: 毛泽东思想 个人主义思想 精神个人主义 利他主义 青年毛泽东 利己主义
  • 简介: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非意识形态化'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影响最大的观点,新自由主义观点虽受挫折但依然有一定市场,宪政观借'中国梦'的提出'老调重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透过历史事件评价广泛渗透,普世价值观虽然在理论上不能自恰但还是具有潜在的杀伤力,后现代主义在青年中成为一种思潮和时尚,民族主义观点伴随着中国大国崛起而日益增长,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伴随着中国文化热而走红,'新左派'的观点在一批中老年群体中依然顽固,民粹主义观点打着民意的旗号得以滋生。这些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意识形态领域的观点表达越来越表面化、公开化,各种意识形态背后的利益诉求日益明显,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想观点诸源汇流,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观点通过整体设计、碎片植入的方式影响大众,意识形态通过学术观点和政策建议方案方式设置议题影响社会舆论,意识形态与网络等新型媒体相互促进。应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自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意识形态舆情的研判,提升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意识形态 新变化 新特点 应对策略
  • 简介:关于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应该说是西方马克思学研究中长久不衰的老话题,至今仍然不断有新观点出现。

  • 标签: 马克思 黑格尔 西方
  • 简介:《资本论》第3卷是恩格斯在马克思手稿的基础上编辑出版的,它是考察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关系的重要文本。根据MEGA2所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一方面,恩格斯尽可能地保持了马克思手稿的原貌,不做改动;另一方面,恩格斯又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马克思的手稿,例如对马克思简单叙述的地方进行详细清晰地论述、统一符号、增写导论等等。对于恩格斯编辑马克思手稿的考察并不涉及恩格斯是否歪曲了马克思,因为有大量证据表明,恩格斯在编辑工作中并没有任意而为。毋宁说,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恩格斯的编辑方式是否是《资本论》第3卷唯一的编辑方式。

  • 标签: 《资本论》第3卷 马克思手稿 恩格斯 编者 作者 编辑出版
  • 简介:马克思最敬重的亲密战友恩格斯,既是他的忠实朋友,又是他毕生事业最得力的合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相遇后的40多年间,他们共同创立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在恩格斯的启迪和全力支持下,完成了《资本论》的创作,建立起剩余价值学说,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马克思在世时,恩格斯为共同事业的需要心甘情愿作出牺牲,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为实现伟大亡友的遗愿而牺牲自己的研究。恩格斯与马克思有如一个巨人与另一个巨人,是不能分割开的。但是,国内学界有人追随现代西方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立论",进一步制造出"马克思哲学思想恩格斯化"等谬论,是十分有害的错误观点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反杜林论》
  • 简介:统一和斗争的相对绝对问题新探──兼论毛泽东和列宁观点的异同方辉锦统一和斗争的相对绝对问题,是一个重要而颇有争议的哲学问题。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坚持彻底的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反对怀疑论和诡辩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统一和斗争的相对绝对问题是列宁首先提...

  • 标签: 毛泽东 相对和绝对 绝对性 相对性 列宁 辩证法
  • 简介:思想政治教育学亟待推进基础理论研究及知识生产,建构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对个人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尝试,也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实例。个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载体和归宿。个人思想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目标的直接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自然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人为个人”。要思想,既是人的内在动机又是内在机理。个人思想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真实场所,思想实践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需要注意的是,“人为个人”中的“人为”是个人之为与社会之为的协同,个人始终是社会中的个人。遵循个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统一规律开展积极的思想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情趣和富于意义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个人 思想空间 思想实践
  • 简介:2000年8月22日至25日,由全国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会、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湘潭师范学院、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徐州师范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汉中师范学院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渭南市召开。到会代表50余人,收到论文70多篇。会议对朝鲜战争的~历史原因、我国决定出兵援朝的决策依据,以及抗美援朝的历史地位、经验教训、理论和现实意义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并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 标签: 党史研究室 省委 中共 代表 50周年 出兵
  • 简介:近年来学术界有学者对马克思晚年是否提出了“跨越”设想提出质疑,虽然这对深化有关研究是有益的,但这种观点及其论据是值得商榷的。马克思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研究是持久而深入的,所得出的结论是他慎重思考的结果;马克思的“跨越”设想是他早先思想合乎逻辑的继续、深化和发展;从马克思与恩格斯有关思想的比较来看,他们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从国际学术界相关研究看,“跨越”设想引起了多国学者的关注,并非中国学者的理论虚构。

  • 标签: 马克思 俄国社会发展道路 卡夫丁峡谷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强调根据地建设要注重减轻人民的负担、保护人民利益,并把关心群众生活,保护群众利益作为敌占区政策的出发点;提出了'人民是一切的母亲'和'党的优势主要在于群众的拥护'的著名论断,并阐述了群众运动的自身规律。抗战时期邓小平的群众工作思想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对新形势下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抗战时期 邓小平 群众观点 群众工作
  • 简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新的时代环境对人们提出的新的底线伦理道德要求,更是从完善人性的高度提出了新人性论的核心内涵,这就是新的时代环境中人们的爱的情感的恢复与彰显。这一既立足传统又富有时代崭新内涵的中国大爱如同化解当下冷漠人心的温暖春风,如同滋润当下精神贫乏的绵绵春雨,构成了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终极关怀所在。

  • 标签: 核心价值观 新人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