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李贽自幼随父读书习文。12岁作《老农老圃论》,初露才情。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25岁时乡试中举。29岁时,为了“假升斗之禄以为养”开始做官,任河南辉县教谕。33岁时迁任南京国子监博士。35岁时携带家眷到北京等候补缺,期间开馆授徒,越3年任北京国子监博士。43岁时改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在南京研究王阳明学说,受到主观唯心主义和良知说的影响。

  • 标签: 东亚文化 李贽 主观唯心主义 国子监 岁时 南京
  • 简介:小孩子难免嘴馋贪吃,面对嘴馋而动“小脑筋”的孩子,父母除了要教会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外,更要让孩子懂得对金钱须取之有道,对自己的权利须珍惜。

  • 标签: 冲突 孩子 零花钱
  • 简介:当“憨豆先生”在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最高潮时间段出现的时候.相信全世界的观众都不会感到太多的意外。

  • 标签: 营销学 经济学 人类行为 成功方法
  • 简介:2013年12月21日上午,以“海边的歌声、山里的梦想”为主题的贵州安顺爱心行动在山东路奥特莱斯广场举行,东亚装饰公司积极参加爱心活动并捐赠学习用品,再次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公司的博爱与奉献精神。

  • 标签: 装饰公司 东亚 组织 奉献精神
  • 简介:印度自从1990年代开始实施“东向政策”以来,与东亚国家、尤其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不断加深,甚至与后者建立印度东盟“10+1”机制,并积极参与“东盟+6”和“东盟+8”合作。印度远在南亚,对与东亚合作十分积极,希望搭上东亚合作的顺风车,扩大地缘政治空间,对东亚地区施加战略影响。印度参与东亚合作给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提供了战略机遇,也带来了战略挑战。

  • 标签: 东亚合作 印度 东盟国家 东亚国家 东向政策 90年代
  • 简介:何为“东亚”,历来众说纷纭。而以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1907-1991)的最狭义限定与西嶋定生(1919-1998)的“东亚世界”说最广为学界所接受。历史上以中国、朝鲜、琉球、越南及日本为代表的东亚诸国以汉字及儒学为纽带,联结成一个文化的整体,是为东亚文化圈。伴随着当前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与国际交流形式多样化的讲稗.

  • 标签: “东亚” 书籍之路 东亚文化圈 标书 主编 王勇
  • 简介:南京师范大学许开轶教授的新著《二战后东亚地区社会变迁的政治分析:东亚威权政治及其转型研究》以战后东亚地区出现的独具特色的威权政治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其所处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嬗变、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制度变迁的路径、政治精英的主体性活动等因素,系统研究了东亚威权政治的形成、运行、影响、转型等问题,揭示了东亚政治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和规律,

  • 标签: 东亚地区 威权政治 转型研究 社会变迁 政治分析 二战后
  • 简介:或许是由于东亚在国际政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在国际关系理论(IR)中对亚洲研究的区别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亚洲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不仅在理论上Hui,2005;Johnston,1995,2007;Kang,2007,2010a;Kim,2008;ZhangandZhang,2010)得以丰富,而且从研究结果上来看,最新的调查研究数据对原有在现代北大西洋国家(Archarya,2003/4;Kang,2003,2003/4,2010a)中建立的理论发起了挑战.其中的一个讨论热点便是"持久和平",它根植于东亚均享、无战的儒家理念之中,直到鸦片战争(1839-1842年)(MoonandSuh,2007)西方大规模的人侵之前.

  • 标签: 持久和平 儒家理念 东亚 国际关系理论 西化 亚洲研究
  • 简介:2014年5月10日第四届东亚耳科会议成功落下帷幕。来自中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12个国家及地区的400余位耳科专家齐聚上海,探讨了耳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耳科 会议 东亚 中国香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主持人】生活中处处有矛盾,时时起冲突,躲不开也避不了。既然如此,应对之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妥善之法,是能化冲突为和谐;不当之法,是能让矛盾走向极端。听听几位的讲述,是不是这个理呀?

  • 标签: 冲突 主持人 矛盾
  • 简介:在当代,价值冲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更为广阔、更为深远、更为复杂的意义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何来看待价值冲突?这不仅是一个关涉价值冲突有无价值或价值冲突的效应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事关对价值冲突的双重效应如何调适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深入研究和探讨当代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冲突问题,弄清价值冲突的含义、效应与调适等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标签: 价值冲突 人类社会实践 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 价值立场 冲突问题
  • 简介:人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所承认的价值理念。然而,人权能否充分实现,并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理想价值,还取决于它的现实价值,即它能否被用来解决现实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在人权的现实价值方面,人权与公共冲突化解之间的关系,是学术和实务两界争论的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保障人权究竟是否有利于公共冲突的化解?

  • 标签: 人权保障 冲突化解 价值理念 国际社会 理想价值 保障人权
  • 简介:东亚区域合作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主要有组织规模与成本效率之间的悖论、区域合作各主体之间诸方面的深刻不平衡;“内部人”与“外部人”之争,或曰大国间相关的基本战略疑惧;严重和多重的“安全禁区/准禁区”问题;东亚各国民族主义加剧或复兴趋势,等等。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领域遭遇复杂难解的新困难,包括中日激烈对抗、南海争端凸显且僵持不下、美国在东亚多边主义领域大肆伸张、TPP谈判高调倡导、快速发动和推进等,其中有些到了令相关的多边合作努力至少暂时瘫痪的地步。面对这些瓶颈问题和困难,中国应践行以两大要点为主要特征的新路径,并持之以恒地大力加强周边外交和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

  • 标签: 东亚 区域合作 国际环境 中国 周边外交
  • 简介:《春香传》作为东亚三国文化交流的媒介,它的创作演变过程以及接受者的创造性改写,无不透露出接受者受环境、艺术形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的信息.中、日、韩三国通过排演春香、阐释春香,获得共同文化圈内的文化认同,在展现各自艺术特色和文化风俗的过程中,达到了对话、沟通和交流的目的,《春香传》也由此成为了东亚文化艺术中常演常新、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

  • 标签: 春香传 东亚文化 交流 文化资源 文化传播
  • 简介:二战后,美国以建立双边同盟体系的方式向东亚地区供给安全公共产品,以此构筑了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中国的快速崛起,东亚力量结构加快调整,一方面使东亚国家对安全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美国提供的安全公共产品因日益“私物化”而难以满足地区的安全需求,由此导致该地区安全产品的供求矛盾。安全产品的供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中国作为地区大国,在满足地区安全需求和避免中关两种安全产品恶性竞争的基础上,应扮演东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的供应者,既要向东亚提供新的安全观念.也要主导建立集体安全合作机制,以缓解地区安全困境,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 标签: 安全公共产品 供求矛盾 安全困境 中国战略
  • 简介:现在,日本、中国以及韩国的教育法的存在价值因受国内教育改革的影响而面临着很大的拷问。我认为这是基于新国家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而变化的教育法规范的基本教育的理念、目的在本质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所要分析的是,能确切地认识在这种状况中改变的各国教育基本法的教育目标条件,以及它自身在教育现象的变化当中所需求的状况。

  • 标签: 东亚国家 民族主义 教育规范
  • 简介:东亚联盟论是中日战争时期日本国内的重要侵略理论.它继承了近代以来的“亚洲门罗主义”,鼓吹日本文化、国体优越,是东方文明的代表;日本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将领导东亚各国与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进行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最终战争;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战争,经历这次战争后,世界进入永久和平时代.为了争取东方“王道”统治世界,东亚各国要在日本“领导”下结成联盟,实现“国防共同、经济一体化、政治独立、文化沟通”,以积蓄充足的实力.东亚联盟论呼应日本政府“建设东亚新秩序”的政策,企图以东亚联盟论消除中国的民族主义,实现中日“提携”.1939年10月,日本成立东亚联盟协会,开展东亚联盟运动.汪精卫以东亚联盟作为投敌的理论基础,在沦陷区开始了大规模的东亚联盟运动.

  • 标签: 文明对立 亚洲主义 最终战争 东亚联盟 东亚新秩序
  • 简介:亚洲多边防务外交是地区政策越来越重要的方面,也是学界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香格里拉对话(SLD)成立于2002年,东盟防长会议(ADMM)始于2006年5月,东盟防长扩大会议(ADMM-Plus)于2010年10月开始举行,这些都是地区对话和外交领域重要的新趋势。这些进程也拥有第二轨道的多边伙伴,即东盟防务与安全研究院系统的研讨会(NADI),该约定类似于长期存在的有影响力的东盟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ASEAN-ISIS)。

  • 标签: 东盟国家 国际问题研究 ASEAN 西太平洋 多边主义 非正式会议
  • 简介:本文凭借现有资料,力图阐释东亚美术在和西方印象派的论争中给欧洲艺术打下的深刻烙印。这样的论争使东亚艺术对西方印象派产生了特别的影响。在印象派画家眼中,东亚艺术的令人神往之处不是他们所崇尚的那种对形式的讲求,而是艺术作品内在的精神内涵;谓之"内在",表明这不是简单的外在表现,必须追溯到西方现代美术的起始。这一东西方文化的互渗现象清楚地表明:文化领域中的现代运动早已走上东西方交流之路。

  • 标签: 印象派 绘画语言 东亚美术 走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