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喹硫平联合戊酸缓释片应用于治疗双相抑郁发作活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双相抑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因此,具有可比性,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喹硫平联合戊酸缓释片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与单纯喹硫平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然后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喹硫平联合戊酸缓释片治疗方案背景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患者在喹硫平药物治疗方案背景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0.0%,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喹硫平联合戊酸缓释片治疗方案值得在双相抑郁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喹硫平 丙戊酸镁缓释片 双相 抑郁 临床疗效 观察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戊酸钠、苯妥英钠对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50例,分为2组,A组为戊酸钠组25例,B组为苯妥英钠组25例,分析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B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剂量相关不良反应以及慢性不良反应方面,A组明显的小于B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在特异性反应方面,两组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对癫痫的治疗,戊酸钠治疗效果优于苯妥英钠,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丙戊酸钠 苯妥英钠 癫痫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1组患者运用戊酸+利培酮进行治疗,2组患者运用戊酸+利培酮进行治疗,3组患者单纯应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在开始治疗时就联合应用戊酸,分别在治疗前后的2周及治疗后4周评定患者的阳性率及阴性症状。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PANSS评分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两周末,2组比其他两组的PANSS评分更具差异性,4周末未见明显差异。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MD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两周及四周的治疗后,前两组患者的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四周的治疗后,前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前两组的差异也较为显著(P<0.01)。结论对伴有攻击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选择联合应用小剂量戊酸进行治疗,这样不但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同时还能够明显的降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小剂量丙戊酸镁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奥氮平联合戊酸钠对躁狂发作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100例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奥氮平联合戊酸钠组(奥氮平组)50例,喹硫平联合戊酸钠组(喹硫平组)50例,对照研究六周,进行疗效和安全性的评定。结果喹硫平组的治疗效果和奥氮平组基本相同,奥氮平组的起效更快,副作用更少。结论奥氮平与戊酸钠联合治疗躁狂发作比较安全而有效。

  • 标签: 奥氮平 丙戊酸钠 躁狂发作
  • 简介:目的:通过对癫痫患者的342例次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放大免疫法检测戊酸血药浓度,对173例患者的342例次血药浓度进行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342例次癫痫患者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测定值在50~100μg/ml的有150例次(占43.86%),〈50μg/ml的有159例次(占46.49%),〉100μg/ml的有33例次(占9.65%)。结论:戊酸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对戊酸血药浓度进行监测的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之一,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戊酸的血药浓度监测是保证疗效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酶放大免疫法 丙戊酸 血药浓度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6例脑炎继发癫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卡马西平联合戊酸钠组)、B组(单纯卡马西平组)、C组(单纯戊酸钠组)各42例。三组患者均药物治疗1年,通过观察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B组为66.7%,C组为64.3%,三组患者疗效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患者发生率虽较B组及C组患者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性癫痫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可,较单纯单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脑炎继发癫痫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在儿童癫痫病治疗中的疗效,对治疗儿童癫痫的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以期达到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01月-2014年01月收治的癫痫患儿70例随机地分为两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左乙拉西坦和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其治疗效果,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戊酸钠治疗的研究组中,4例无效,21例具有显著疗效,8例完全控制病情,治疗后病情加重2例,总有效率达82.8%;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患儿经治疗后无明显效果3例,具有显著疗效23例,有5例病情完全控制,4例经治疗后病情加重,总的有效率达80%。两组数据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儿童癫痫中,两种药物疗效相差无机,都是治疗儿童癫痫相对有效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均可使用。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钠 儿童癫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采取阿立哌唑联合戊酸钠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取阿立哌唑联合戊酸钠方案进行治疗,B组采取奎硫平联合戊酸钠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B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BRMS评分均有所下降,A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使用阿立哌唑联合戊酸钠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小,起效时间快,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阿立哌唑 丙戊酸钠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培酮联合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根据平行分组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急性躁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利培酮联合戊酸钠)与参考组(利培酮),各为45例,分别在治疗前、7d、14d、28d对两组患者BRMS评分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RM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7d、14d、28dBRMS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症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利培酮 丙戊酸钠 急性躁狂症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托吡酯与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25例)、B组(25例)、C组(30例),并分别给予卡马西平、托吡酯和戊酸钠治疗,疗程均为1年,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B、C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8.0%,76.0%和80.0%,,组间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10.0%和20.0%,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托吡酯和戊酸钠均对脑炎继发癫痫具有较好疗效,且疗效相当;托吡酯不良反应较少,更适于脑炎继发癫痫临床治疗。

  • 标签: 卡马西平 托吡酯 丙戊酸钠 脑炎继发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马西平和托吡酯与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42例,分为三组,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戊酸钠组,并对三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戊酸钠组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85.71%、78.57%,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戊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57%、7.14%、14.29%,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托吡酯与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采用托吡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卡马西平 托吡酯 丙戊酸钠 脑炎继发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利哌酮与戊酸钠联合对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攻击行为的治疗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4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42例,对照组使用帕利哌酮治疗,观察组采取派利哌酮及戊酸钠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3.81%,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观察组为33.3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采取帕利哌酮及戊酸钠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帕利哌酮 丙戊酸钠 攻击行为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硫酸联合复方异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与肺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5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硫酸联合复方异托溴铵溶液吸入组及单用复方异托溴铵吸入组,二组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比较二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的恢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硫酸联合复方异托溴铵溶液组在缓解症状及肺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复方异托溴铵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酸联合复方异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经济。

  • 标签: 硫酸镁 复方异丙托溴铵 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 简介:当我背起行囊,第一次独自远行去上大学时,母亲大人万般叮咛:“火车上人杂,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于是在很多时候,我乘火车时都是一个旁听者,眼睛瞟着窗外的风景,耳朵竖着搜罗别人有趣的淡话。慢慢地我发现,坏人其实没那么多,世界也没耶么糟。慢慢地我又发现,火车上的人还真是杂,有人让我们心升起滔滔江水般的崇拜,

  • 标签: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
  • 简介:对于渐行渐远的东西,总有着一种说不清的情绪,是失落,是遗憾,也或许是再也回不去、不能够再拥有的无奈。藏在贵州山水间大大小小的古老村寨、小城,每当漫步其间,就如穿越过时光的芿苒,翻开尘封许久的心绪,心里感触的多于眼中看到的。每座古城都有斑驳的印记,流传着悠远的故事。黔北安古镇,如在时光溪流边的山石,被岁月冲刷雕刻,也看着时光就那样一去不回。

  • 标签: 渐行渐远 山水间 丙安古镇 石板路 就这样 浓得化不开
  • 简介:玫瑰痤疮病因复杂,部分患者由于病程迁延而出现面部红色斑块或鼻赘,使治疗难度加大。我科采用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1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玫瑰痤疮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 简介:目的对运用硫酸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的5月份-2011年的9月份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于这两组的患者都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理组的患者运用硫酸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运用氨茶碱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的对比治疗。治疗组总治疗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酸治疗小儿哮喘,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毒副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硫酸镁 小儿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死烧MgO(M)、KH2PO4(P)和硼砂(B)按一定比例制备磷酸水泥(MPC),采用精密pH计测试MPC体系(水灰比为5)28d的pH变化,多路温度测试仪记录MPC体系6h内的放热特性,以探讨MPC胶凝体系的水化动力学特征。采用XRD、差热分析(DTA)分析各龄期水化样中的反应产物,扫描电镜观察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磷酸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为MgKPO4·6H2O(MKP),MKP晶体的成核与生长需满足一定水化动力学基础,在水化初期发现有少量K2Mg(HP04)2·4H2O作为MKP中间相而产生;水化1d后的试样中可发现部分棒状和板状的MKP结晶,经过28d后基体发展为结构密实、充分水化的整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MPC材料的水化硬化机理。

  • 标签: 磷酸镁水泥 水化动力学 水化产物 中间相 水化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