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湖底扇砂体是较为有利的油气储集体,深入研究其沉积特征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中非BG盆地BN区块白垩P组为例,在沉积岩石学及层序地层学理论基础上,对该组岩心的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组合形态和地震剖面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区域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非BG盆地BN区块白垩P组属于湖底扇沉积,自下而上表现为正旋回沉积序列,一般发育内扇、中扇和外扇等3种亚相,以及分支水道、水道侧溢天然堤与无水道前缘席状砂等微相类型;P组湖底扇砂体受重力流作用控制,主要沿北东—南西向延伸,总体呈扇形展布,其中,中扇分支水道的砂体顶、底常被灰黑色泥岩包围,具备较好的油气富集条件;湖底扇的物源主要来自盆地东北部,于盆缘先形成较大规模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后以浊流的形式被搬运至前三角洲或更远的深水湖区,最终形成湖底扇沉积体系。P组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盆地北部陡坡带断层下降盘一侧湖底扇的内扇水道和中扇分支水道砂体中。

  • 标签: 湖底扇 测井相标志 地震相标志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下白垩统
  • 简介:白垩巴音戈壁组、苏红图组湖相暗色泥岩是查干凹陷发育的主要烃源岩。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以及生物标志物特征等方面研究了查干凹陷白垩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整体上为较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属过渡型,其中巴音戈壁组有机质类型优于苏红图组,前者以Ⅱ,一Ⅱ:型为主,后者以Ⅱ2一Ⅲ型为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均达到了成熟阶段.部分处于高成熟一过成熟阶段:该烃源岩发育于湖相弱氧化一弱还原沉积环境,有机质母质为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高等植物为辅的混源输入。

  • 标签: 烃源岩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 下白垩统 查干凹陷
  • 简介:刚果盆地A区块白垩阿尔布阶为一套碳酸盐物质混杂陆源砂、泥沉积,具有典型的混合沉积特征。依据研究区地质背景、测井地质、地震资料和岩石薄片鉴定等资料,对阿尔布阶混合沉积作用进行了精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①研究区混合沉积特征在剖面结构上表现为由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物质交互沉积、陆源碎屑与混积物交互沉积、碳酸盐物质与混积物交互沉积和混积物本身的交互沉积等4种类型;②提出了适合该区的"间断-交叉"型碳酸盐物质夹陆源碎屑混积机理,并建立了该区的混积模式;③随着该时期海水的进入、海侵的扩大,整体上阿尔布阶依次经历了混积缓坡、混积局限台地、混积开阔台地和混积陆棚的演化,发育了灰泥丘、砂质浅滩、鲕粒滩、生屑滩、藻屑滩、潮静水泥、风暴流等众多微相。

  • 标签: 阿尔布阶 混合沉积特征 混合沉积相 下刚果盆地
  • 简介:利用瞬变电磁测深资料、钻孔砂砾岩厚度、渗透系数变化特点与层间氧化带形态变化及铀矿化分布规律、古水动力特征分析,对缺少水文地质资料的工作区找矿目的层白垩低位沉积体系域(岩组)含水层(组)地下水的运动方向进行了初步判定,分析研究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为研究该区成矿条件提供了水动力资料。

  • 标签: 含水层(组) 层间承压水 层间氧化带 地下水动力条件
  • 简介:海拉尔盆地是大庆油田较大的含油气盆地之一,贝尔凹陷是盆地内最大的凹陷,属于海拉尔盆地贝尔湖坳陷的二级构造单元,同时也是该盆地最有潜力的勘探地区。其主要储集层为白垩南屯组、铜钵庙组砂岩、凝灰质砂砾岩和凝灰岩及基岩风化壳。其中南屯组储集层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及少量的火山岩,其储集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孔隙、粒内孔隙、填隙物孔隙、裂缝和溶蚀孔隙。其孔隙结构较差,喉道半径小,分布不集中,分选不好。受沉积相带、埋深压实作用以及次生孔隙的影响,贝尔凹陷储集层物性总体以中低孔、低渗为特征,储集层主要分布于贝西次凹、贝西单斜带、霍多莫尔断鼻带和苏仁诺尔以及苏德尔特断裂带。

  • 标签: 海拉尔盆地 贝尔凹陷 南屯组 储集层特征
  • 简介:通过对酒东盆地中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白垩目的层沉积环境和后生铀矿化特征等综合分析,确认白垩新民堡群第一岩组上段为该区主要找矿目的层位;铀矿化主要与冲积扇一扇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相关;铀矿化聚集部位受构造相对抬升块段及其内部相对低洼的向斜构造控制。初步认为该区找矿主攻类型为潜水氧化带型和潜水一层问氧化过渡型砂岩铀矿。

  • 标签: 酒东盆地北缘 下白垩统 沉积环境 砂岩型铀矿
  • 简介: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不同构造时期盆地性质也不相同。本次研究对临清坳陷东部自晚侏罗世以来的构造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恢复了上侏罗白垩的地层剥蚀量和原始地层厚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同一时期的断裂系统图,对盆地发育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临清坳陷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处于断陷盆地发育阶段;地层剥蚀程度的强弱主要受燕山晚期运动所形成的各种构造的控制,剥蚀厚度呈NE向大小相间分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展布方向为NNE向,地层展布主要受断层控制,厚度中心均位于断层上盘。

  • 标签: 临清坳陷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剥蚀量 原型盆地
  • 简介:白垩系碳酸盐岩构成了南美板块北缘广泛分布的被动陆缘地层,而且在诸如梅里达安第斯(MeridaAndes)和塞拉德佩里哈(SierradePerijfi)这样的隆起和变形的山岭有出露。与井下资料进行过对比的区域地震剖面显示,300m厚的白垩系碳酸盐台地在委内瑞拉西部的整个马拉开波盆地都有分布。我们采用由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提供的1600km^2三维地震反射数据以及对确定地震反射面的地质年代和环境有用的井下资料,研究了马拉开波盆地南部的白垩系碳酸盐岩地层。井下资料有助于识别地下的重要岩性层段并与盆地边缘露头研究的层段进行对比。3.7~4.5s(5-7km)深度范围的地震反射时间切片显示,在整个三维地震研究区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规则反射面,并显示为宽约600m、深约100m的近圆形凹。我们认为这些近圆形的构造是落水洞,它们是白垩碳酸盐台地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出露地表时遭受风化的结果。观测到的这些圆形构造的规模与现代岩溶环境灰岩落水洞的规模相当。推断的岩溶地层与测井资料的对比显示,这套古岩溶地层分布在阿普第阶(Aptian)阿泊恩(Apen)组浅水碳酸盐岩层序内。我们推断马拉开波盆地南部的古岩溶是在阿普第期海平面下降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墨西哥湾在内的世界其它地区的阿普第阶证据显示,阿普第期出现过海平面下降。在马拉开波盆地以及南美北部广阔被动陆缘上的其他盆地,阿普第阶的古岩溶都可以成为以往未认识的油气聚集带。

  • 标签: 马拉开波盆地 委内瑞拉 下白垩统 碳酸盐岩地层 地震反射数据 剖面显示
  • 简介:储层问题是制约深层天然气勘探获得突破的主要问题之一。深部优质储层孔隙成因和保存机理、次生孔隙发育带研究很薄弱,储集性质控制因素研究程度不够,难于进行有利储层分布的预测。研究以储层地质学和储层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储层宏观研究和盆地沉积史及热史研究成果,对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白垩登娄库组的砂岩储层中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类型及储集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介绍。

  • 标签: 碎屑岩 储层 孔隙 下白垩统 松辽盆地
  • 简介:本次研究在柴达木盆地旺尕秀地区上侏罗红水沟组上覆地层中,首次发现了风成沉积。地层主体为一套棕黄色细—中砂岩,由分选、磨圆好的石英砂组成;扫描电镜可见风成砂特有的碟形撞击坑和新月形撞击坑等特征;层内普遍发育风成大型高角度板状交错层理,层系厚度巨大,风成沙丘前积层特征明显;发育液化作用产生的牵引褶曲、倒转褶曲等常见的风成沙丘同沉积变形构造。根据岩性和沉积构造特征共在地层中识别出4种沉积亚相:沙丘亚相、丘间亚相、旱谷亚相和沙漠湖亚相,其中沙丘亚相以风成大型交错层理为显著特征,丘间、旱谷和沙漠湖亚相则以水成沉积为主。风成砂沉积的存在丰富了柴达木盆地中生代的沉积类型,为区域地层对比及西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材料。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风成砂 显微特征 沉积构造
  • 简介:河南西峡盆地上白垩马家村组沉积厚度巨大,达1960m,由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和湖泊沉积组成.在河流与湖泊沉积中,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共6种类型,分别为Skolithoslinearis、Cylindricumichnosp.、Palaeophycustubularis、"J"形潜穴、垂直分枝潜穴和垂直螺旋潜穴.从形态分析,大多数为居住迹,按照遗迹化石产出岩层的岩性、扰动特征和残留遗迹等总体特征,将所发现的遗迹化石层划分为两类遗迹组构,即软底组构和僵底组构.前者主要发育在纹层状极细砂岩和粉砂岩中,潜穴密度大,属种单一,包括Skolithos组构和Palaeophycus组构;后者主要发育在厚层泥岩中,潜穴密度较大,类型稍多,包括由Cylindricumichnosp.、垂直分枝潜穴、J形潜穴和垂直螺旋潜穴所组成的遗迹组构.与报道过的其他地区陆相遗迹化石的对比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沉积中的组构特征在白垩纪有明显变化,而浅湖沉积中的遗迹组构表明造迹生物的扰动能力显著加强.

  • 标签: 湖泊沉积 遗迹组构 上白垩统 盆地 纹层 陆相
  • 简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钻井资料的整理分析,对六盘山盆地下白垩致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经过研究认为,白垩致密储层主要为含泥质隐晶灰岩、隐晶灰岩、灰质泥岩、隐晶白云岩及泥页岩;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为半深湖-深湖相沉积,中等-好烃源岩;白垩致密储层发育厚度较大,裂缝较发育,可作为油气自生自储的储层。

  • 标签: 沉积环境 致密储层特征 岩石学及孔隙特征 六盘山盆地 下白垩统
  • 简介:赛汉塔拉凹陷是二连盆地主要的油气富集凹陷之一,面积2300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8万吨。论文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根据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下白垩中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以此将该套地层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建立了赛汉塔拉凹陷白垩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层序内部沉积体系及其演化的研究,对层序格架内的烃源岩条件、储集层条件等成藏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3套生储盖组合。综合分析表明,阿尔善组中下部、腾一段中部的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砂体,垂向上与烃源岩直接连通,可形成有效的生储盖组合,在凹陷生油中心附近易形成有效的岩性圈闭,成为凹陷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带,是下一步的重点勘探目标。

  • 标签: 二连盆地 赛汉塔拉凹陷 下白垩统 层序地层 烃源岩 成藏条件
  • 简介:针对目前陕甘宁盆地西南部砂岩型铀找矿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和所存在的不同意见,本文从砂岩型铀成矿区域预测准则和前人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认为六盘山断陷和天环向斜南部不仅具有砂岩型铀成矿条件而且显示出了良好的成矿前景,认为在该区进一步开展砂岩型铀成矿区域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标签: 陕甘宁盆地西南部 砂岩型铀矿 成矿条件 成矿前景
  • 简介:叙述了公婆泉盆地的地质概况,重点阐述了主要找矿目的层白垩新民堡群三个岩组的岩性、岩相建造及古地理特征,分析了岩相建造对层间氧化带砂岩铀成矿的控制作用,提出了铀成矿的有利远景区。

  • 标签: 公婆泉盆地 白垩统 岩相建造 砂体 层间氧化带 铀矿床
  • 简介: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南部下白垩泉头组四段沉积时期,松辽盆地地形平缓,基底沉降缓慢,在湖平面整体扩张及浅水背景下河流入湖形成三角洲沉积。通过岩心观察、相标志与测井相研究,该区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3种亚相,以及分支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支河道间湾、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决口扇、河口坝、远沙坝、水下分支河道间湾9种微相。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广泛发育,前三角洲不发育。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通过填积和频繁的分叉改道,向湖盆中心方向长距离推进,在三角洲前缘的浅水区域发育了大量水下分支河道,分支河道与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加,形成了平均宽度200~600m、平均厚度3~8m的河道单砂体,(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构成了油气富集的主要储集体。该区沉积相的精细研究,为进一步调整开发井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松辽盆地 中央坳陷 下白垩统 泉头组 沉积微相 (水下)分支河道
  • 简介:据英刊《Geo—Arabia》2002,7(2)报道,科威特上白垩Mauddud组是主要的含烃层段之一。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可分辨出生油岩、储集岩和非产层带。结果显示南部油田和北部油田的有机质性质和数量的相似性,均受岩性、孔隙度和残余油饱和

  • 标签: 科威特 上白垩统 Mauddud组 碳酸岩储层 生油岩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简介:近年来,针对山东省灵山岛地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研究呈现热潮,但研究层位主要集中于白垩莱阳群的浊积岩,对白垩青山群未见详述。利用野外露头与镜薄片资料,详细描述了灵山岛地区白垩青山群的岩性特征、岩相组合、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与特征,指出研究区青山群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宿主岩层为陆相扇三角洲沉积,其沉积水体逐渐变浅,并伴随多次火山爆发。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主要有负载构造、球—枕构造、泄水构造、挤入构造、水塑性褶皱、塑性砂岩团块包卷构造、火山地震落石构造和"V"型地裂缝等,形成原因主要为火山爆发引起的古火山地震作用,成因机制主要分为地震波、火山碎屑物重力及惯性作用与瞬时差异气压效应3种,这与莱阳群浊积岩层位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为滑塌与构造古地震机制不同。通过分析火山碎屑流堆积层位与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发育层位的关系,建立了青山群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分布模式,即随着与火山口距离的变化,近源易见的脆性变形逐渐消失,中源以液化软沉积物变形与塑性变形为主体,远源呈现弱的液化软沉积物变形,且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规模与距离呈负相关。

  • 标签: 灵山岛 下白垩统 青山群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火山地震
  • 简介:基于53口井310余块储集层砂岩样品的分析研究,指出上白垩泰州组储集层存在着压实(压溶)、胶结和溶蚀等成岩作用类型,但在不同位置成岩作用的表现有所不同。海安凹陷以胶结和溶蚀作用为主,压实与压溶作用不太明显;高邮凹陷的压实程度较海安凹陷强烈。压实作用使得高邮凹陷泰州组在2400-2800,m储集层孔隙度为10%左右,而海安凹陷为10%-20%。海安凹陷和高邮凹陷泰州组储集层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储集层质量主要受原始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均可降低孔隙度,但当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小于15%时,胶结作用对储集层质量影响较小。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颗粒溶蚀形成了大量的粒间溶孔。海安凹陷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部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和滑塌浊积扇砂体中,高邮凹陷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南部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中。

  • 标签: 苏北盆地 海安凹陷 高邮凹陷 上白垩统 泰州组 成岩作用
  • 简介:岩石类型中的孔喉特征对储集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青西凹陷白垩储集层中的含白云质泥岩和泥质白云岩进行薄片观察、矿物X衍射定量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Qemscan系统分析和压汞分析,结果发现,含白云质泥岩中黏土矿物含量高,发育黏土矿物层间孔,含部分黄铁矿晶间孔及微裂缝,粒内孔数量较少,微米级孔隙(孔径10-200μm)数量居多;泥质白云岩中白云石含量高,以矿物颗粒粒缘缝、粒间孔、微裂缝及有机质收缩缝为主,偶见有机质溶蚀孔、黄铁矿晶间孔,纳米级孔隙较多,主要为20-200μm。通过两类岩性中孔喉特征差异初步分析,认为矿物组成、压实作用、有机质成熟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含白云质泥岩 泥质白云岩 孔隙 微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