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骨折的具体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肱骨髁骨折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分别对对有移位和无移位的肱骨髁骨折或者采取不同方法的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结果在随机方位的138例经过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中,效果优者占53.63%,良好的占19.56%,尚可的占13.76%,差者占13.05%。结论利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骨折,手法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几乎无创伤,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治疗肱骨髁骨折的方法。

  • 标签: 闭合手法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II~III型肱骨髁骨折的体会。方法本组共20例GartlandII型6例,III型14例,所有病例均经过急诊手法复位,因对位不理想,骨折不稳定或患儿家属要求而接受手术治疗,采用肘关节外侧进路4例,后中央入路4例,肘关节内侧入路12例,直视下解剖复位用二根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石膏固定一月。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半年以上,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无血管神经并发症。结论采用肘内侧进路具有方便直视解剖对位,可避免伤及尺神经,防止肘内翻的发生,隐藏切口达到美观,且有效防止肘内翻的发生。

  • 标签: 肱骨 骨折 手术 肘内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小儿肱骨髁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小儿肱骨髁骨折,并观察其疗效。结果优276例,良35例,可23例,占6.7%,劣7例,占2%。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小儿肱骨髁骨折的有效方法。小儿肱骨髁骨折是一种儿童常见骨折,自1997~2012年,作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小儿肱骨髁骨折341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儿童肱骨髁骨折200例,其中男121例,女79例,分别对有移位和无移位的肱骨髁骨折患者采取不同方法的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结果对182例患者儿童进行随访,经过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的肱骨髁骨折儿童中,99例优秀(55.0%),35例良好(19.2%),25例尚可(13.7%),23例差(12.6),有效率高达87.4%。结论利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具有手法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几乎无创伤的特点,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的方法。

  • 标签: 闭合手法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在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过程中疗效的安全性。方法对40例出现肱骨髁骨折的儿童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各项指标具体对照的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0例患者近期和远期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近期、远期肘关节活动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的方法在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上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外固定 肱骨骨折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技术治疗儿童3型肱骨髁骨折术前术后护理。方法32例儿童3型肱骨髁骨折,年龄4~13岁,伤后1~3d均在全麻下行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术。术后大多不予石膏固定,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通过功能锻炼,患儿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螺纹针平均固定时间32周。肘内翻1例。肘关节Mayo评分,平均964分,优良率达到100%。结论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肱骨骨折 康复锻炼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与撬拔复位在不同分型跟骨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32例(166足)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94足)和对照组57例(72足),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治疗,对照组给予撬拔复位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不同分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方法治疗II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III型、IV型跟骨骨折的优良率为94.12%和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2%和33.33%(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II型跟骨骨折疗效相当,切开复位在治疗III型或IV型跟骨骨折方面优于撬拨复位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撬拔复位
  • 简介:目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对45例Colles骨折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结果35例患者功能恢复好,6例患者遗留活动后不适,4例患者随访骨折再次移位,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结论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Colles骨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手法复位 COLLES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实验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完全愈合率为23.81%,延迟愈合率为59.52%,不愈合率为16.67%,对照组患者骨折完全愈合率为52.38%,延迟愈合率为23.81%,不愈合率为23.81%,两者患者完全愈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完全愈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
  • 简介:本文介绍了光电复合缆的使用背景,讨论了介绍光电复合缆及配套使用的直流远供电源的原理和结构,分析了直流远供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光电复合缆截面积计算的相关简单公式,最后说明了光电复合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 标签: 光电复合缆 直流远供系统
  • 简介:针对大面积高能激光束时空分布参数测量的需要,综合研究了量热和光电法测量激光束光强时空分布技术,采用现场实时定标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两类数据融合问题,完成了量热光电复合式激光光强分布测量系统的研制.该系统主要由256路量热探测单元、120路光电探测单元、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等部分组成.系统具有绝对激光能量测量准确、时间测量分辨率高的优点,实现了大面积高能激光束光强时空分布的准确测量.

  • 标签: 高能激光 时间分辨 空间分辨 量热探测 光电探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婴幼儿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临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我科自2005年8月20日,诊断收治小儿肠套叠300例,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行温生理盐水加压灌肠复位术,专业的护理在小儿肠套叠盐水加压灌肠复位术后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肠套叠 超声引导 温生理盐水灌肠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48例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2例(A组),其中男13例,女9例,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26例(B组),其中男15例,女11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个月),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评价手术效果,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系统评定骨折复位满意程度,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的功能,x线评价骨折愈合效果。结果48例均获随访,切口长度A组(15.3±2.4)cm,B组(9.7±1.9)cm,住院时间A组(18.3±1.5)d,B组(11.8±2.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2,P,〈0.05;t2=3.34,P1〈0.05),术后6个月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A组优良率83.5%,B组94.9%,术后1年Rasmussen评分A组优良率82.7%,B组9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骨折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而且关节镜能早期发现和处理半月板及交叉韧带的损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手段。

  • 标签: 胫骨骨折 关节镜 内固定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