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甲烷是结构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是优质洁净的气体燃料,也是生产合成气和许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甲烷深冷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原料气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通过物理降温与精馏的方法达到分离甲烷的目的。来自上游工段低温甲醇洗装置出来的原料气,首先经分子筛过滤器脱除微量甲醇和一氧化碳等,然后进入冷箱,经换热器冷却至约-157℃,此时大量的甲烷被冷凝下来,再经精馏塔蒸发、冷凝后,其中大部分甲烷被分离出来,从精馏塔底部出来的液态甲烷产品送入LNG储罐,精馏塔塔顶出来的气体(主要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等)被送至甲醇合成系统。当甲烷深冷分离装置入口原料气中甲烷含量高于设计值时,系统就会出现LNG液化冷量不足的问题,造成原料气中部分甲烷无法液化成LNG,影响LNG产量。甲烷气体对于后续甲醇合成装置来讲是惰性气体,会造成甲醇合成装置合成效率下降,弛放气放空量增大,同时也会影响甲醇合成装置的产量。

  • 标签: 甲烷 深冷分离 提高LNG产量
  • 简介:摘要 本文介绍了甲醇合成项目中甲烷深冷分离装置的主要工艺流程,分析和探讨了甲烷深冷分离装置的设备布置和管道布置的特点及其注意事项,供其它项目参考。

  • 标签: 甲烷深冷分离 设备布置 管道布置
  • 简介:摘要:甲烷化工艺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是氧化铝负载的Ni或者Ru催化剂,例如某化工研究院的BC-H-10低温甲烷化催化剂,南方化学的C13-4高温甲烷化催化剂和C13-LT低温甲烷化催化剂,以及日本NIKKI公司的N111低温甲烷化催化剂。低温甲烷化催化剂大都采用浸渍法制备,金属含量高、工艺较为复杂,而且对于催化剂载体的要求较为严苛。因此,催化剂的生产工艺有待改进以及需要开发新型催化剂。

  • 标签: 甲烷化催化剂 镍基催化剂 低温 合金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期;适度发展煤制天然气,可以有效增加国内天然气供给,降低对外依存度,提高国家能源安全。甲烷合成装置是煤制天然气工厂的核心装置,要提高煤制天然气工厂的经济效益,需要对甲烷合成装置的工艺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降低装置投资和运行消耗。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典型甲烷化工艺技术的综合能耗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典型甲烷化 工艺技术 综合能耗
  • 简介:摘要:目前生物质能,温室气体等资源制备天然气已逐渐发展。据报道,德国KIT的技术已经成功地利用生物质能生产合成天然气,并用新型蜂窝状催化剂成功地提高了工艺中甲烷化效率,提高了生物质能利用率。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若能利用好生物质能等其他资源,将其转化为天然气资源,必将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煤制天然气工厂甲烷合成工艺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煤制天然气 工厂甲烷 合成工艺
  • 简介:摘要:随着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实验需求的增多,监测人员在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使用时,也要注重使用方式、内外部清洁、保养维护等工作,对仪器各元器件的测定故障问题进行处理,提高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实验效率和安全性。

  • 标签: 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 规范 问题 维修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家防水卷材企业对 UV光解净化设备处理非甲烷总烃废气的去除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相似条件下家企业的 UV光解净化设备对非甲烷总烃的去除率分别为 28.81%、 39.98%和 22.97%,去除率在 20%--40%左右。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烷化技术是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关键核心技术,利用甲烷化技术制天然气是煤炭转变为天然气的有效途径。甲烷化反应是强放热反应体系,反应放热量大,理论计算,每转化1%CO的绝热温升为74℃,每转化1%CO2的绝热温升为60℃。如果高温热量不能及时移除,可引起催化剂床层剧烈升温,导致催化剂高温烧结,严重影响甲烷化反应。甲烷化工艺开发过程的关键之一就是如何移走反应热和温度调控手段。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煤制天然气工艺中无循环甲烷化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煤制天然气工艺 无循环 甲烷化技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化工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我国天然气的刚性需求,推动了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煤制天然气中的甲烷化合成工艺通过使用镍基催化剂将 CO、 CO2与 H2反应生成甲烷甲烷化合成的原料气为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后的净煤气,原料气中任何形式的硫都会使镍基催化剂中毒失活。原料气经低温甲醇洗净化后,仍含有体积分数约 1×10-7的硫分,在低温甲醇洗脱硫净化后应串联其他精脱硫工艺,对进入甲烷化反应器前的原料气进行深度脱硫,从而保护甲烷化合成镍基催化剂。国内运行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多采用戴维和托普索甲烷化工艺,其精脱硫装置的稳定运行是保证甲烷化合成镍基催化剂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现结合我国煤制天然气装置的运行情况,对甲烷化合成原料气深度脱硫工艺进行介绍和对比,并提出脱硫剂在生产运行中的保护措施,以期为同类生产装置提供借鉴经验。

  • 标签: 煤制天然气 甲烷化合成原料气 深度脱硫工艺分析
  • 简介:摘要:煤制天然气一般是指煤炭经气化、净化和甲烷化等工艺过程制造合成天然气,其核心技术之一就是CO2/CO的甲烷化技术。煤制甲烷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世界能源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例的增高,煤制合成气甲烷化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合成气的甲烷化过程属于典型的选择性催化反应,而且反应放热量大,绝热温升快,操作温度的升高使得反应产品纯度下降、催化剂失活。因此甲烷化反应器设计和催化剂是煤制天然气工艺的两大核心技术,国内外对此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

  • 标签: 甲烷化 催化剂 反应机理
  • 简介:摘要:设计了一种新型农村家庭多能源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微型化、低噪音、运行稳定、可靠性强等优点。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实现最低的碳排放和对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

  • 标签: 多能源混合 控制系统 自动切换 循环利用
  • 简介:摘 要:在监测领域,为了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赋予测定结果合理的不确定度。本文首先对不确定度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采用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分析废气样品中的非甲烷总烃,对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根据计算结果和测定数据,样品中 NMHC的测定结果为( 3.44∓0.68) mg/m3( k=2),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气体引入的不确定度,如何降低标准气体的不确定度是后续提高分析准确性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有组织废气 非甲烷总烃 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使用 HYDRUS-1D软件预测了沈阳市某化工厂污水泄漏对土壤层的影响,预测二氯甲烷在的垂直迁移转化规律。预测结果显示在预测期内,二氯甲烷主要影响深度集中在 3.5m以上,在 3.5m上下出现了突变界面。不会对深层的地下水造成污染。对掌握土壤介质的污染物层位、有效控制土壤污染风险具备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 标签: 土壤 二氯甲烷 HYDRUS-1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鼠疫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而健康教育是鼠疫综合防控的重要手段。过往以"不、报"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纲目仅提到避免接触染疫动物以及为监测而报告,缺乏指导群众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进行主动防范的信息。本研究根据前期鼠疫防制经验,建议将鼠疫健康教育纲目调整为"不、报、防、用",即在保留原有的"不、报"内容的基础上,补充"防"(防跳蚤叮咬、防猫狗感染和防生态激惹)和"用"(使用驱避剂、使用灭蚤药和危险暴露时预防性用药),以进一步完善鼠疫健康教育纲目,更好地保障鼠疫防控效果。

  • 标签: 鼠疫 健康教育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烷对脊髓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反应时嘌呤能受体P2X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P2X7R)/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3月龄,体重350~3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组)、脊髓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甲烷组(M组)。S组经右髂总动脉逆行置入Fogarty球囊套管至胸主动脉但不阻断缺血;I/R组采用阻断胸主动脉联合体循环低血压的方法诱导脊髓缺血9 min,然后恢复灌注,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10 ml/kg甲烷饱和生理盐水。于再灌注12、24和48 h时测定后肢运动-感觉障碍指数(MSDI);于再灌注48 h时处死大鼠取L3-5脊髓组织,采用尼氏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确定脊髓前角和后角正常神经元数量、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及其表达P2X7R、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计caspase-1、IL-1β和IL-18的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再灌注12、24和48 h时后肢MSDI升高,再灌注48 h时脊髓前后角正常神经元计数减少,活化小胶质细胞计数增加,P2X7R、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表达上调(P<0.01);与I/R组比较,M组再灌注各时点后肢MSDI降低,再灌注48 h时脊髓前后角正常神经元计数增加,活化小胶质细胞计数减少,P2X7R、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表达下调(P<0.05)。结论甲烷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与抑制P2X7R/NLRP3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甲烷 受体,嘌呤能P2 NLR家族,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脊髓 再灌注损伤 炎症
  • 简介:摘要阴阳是中医理论中最核心和最基本的概念,阳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对于阳的排序问题历代医家观点不一,争论颇多,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尽相同。本文从探讨阴阳与阳的由来及内涵出发,并分别以阴阳之气量、疾病传变顺序、疾病缓解顺序、对阳认识的先后、开阖枢运动5个不同角度来分析阳的排序问题,得出不同的排序结果。故认为阳的排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观察角度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 标签: 阴阳 阴阳辨证 理论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国际交往逐渐频繁的背景下,英语这一门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国家教育部和相关教育工作人员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和“究”教学模式的探讨,强调了“究”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重要性,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究”教育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那些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教育者们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读写结合 教学模式 三读三写三究 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