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最常见的面部疼痛综合病征,其疼痛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每10万人中就有100~200例神经痛患者,年发病率约为5/10万,好发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50~60岁,儿童少见,女性的患病率约高于男性两倍.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伽马射线 射频热凝 副反应
  • 简介:神经痛是累及面部限于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反复发作性短暂而剧烈的疼痛,目前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至今尚无一种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目前常用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乙醇,甘油,阿霉素,亚甲兰等),经皮射频热凝术,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及手术治疗(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神经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冷冻疗法等)。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治疗 病因 发病饥理 药物治疗 神经阻滞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痛外周支射频控温热凝治疗的疗效.方法V1痛者穿刺眶上切迹或眶上孔,射频控温热凝眶上神经或渭车上神经;V2支穿刺圆孔或眶下孔,也可圆孔加眶下孔,射频控温热凝上颌神经或眶下神经;V3支穿刺卵圆孔或颏孔,也可卵圆孔加颏孔,射频控温热凝下颌神经或颏神经.结果经1~4次射频治疗,本组74例均完全止痛.结论该治疗操作简便、安全,适应证极广,止痛效果确切,可重复多次施术.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射频控温热凝法 作用机制 无菌性炎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神经鞘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颅后窝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1例颅中窝型和7例哑铃型则在Brainlab神经导航下采用改良Dolenc入路切除.结果本组均获得全切除.出院时Karnofsky评分100分6例,90分4例.平均随访3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神经鞘瘤行显微手术切除疗效好.神经导航对选择损伤最小的入路和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三叉神经鞘瘤 颅底 神经导航
  • 简介:为了开发新的抗偏头痛药物,用电刺激神经节和辣椒素静脉注射刺激的方法,造成大鼠硬脑膜内血浆蛋白渗出,建立神经原性炎症动物模型。本实验观察到电刺激神经节增加了刺激侧硬脑膜内~(125)Ⅰ-HSA的渗出,而非刺激侧~(125)Ⅰ-HSA的渗出水平未发生明显波动。另外观察到抗偏头痛发作药物二氢麦角胺具有减少血浆蛋白渗出的作用。

  • 标签: 偏头痛 神经原性炎症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通过对233例术中观察,研究老年人神经痛的病因。方法经乙状窦后入路进入桥小脑角,在手术显微镜下对神经根及其周围进行认真检查,寻找病因,对神经根构压迫的各种病灶分别给予相应的减压等处理。结果233例全部治愈。术中发现全部病例均有明显的脑动脉硬化改变,因责任血管压迫者220例(占94.4%);肿瘤压迫7例(占3%);单纯蛛网膜粘连者6例(占2.6%);在责任血管压迫的同时伴有蛛网膜粘连者23例。结论血管压迫与动脉硬化两种因素并存是导致老年人神经痛的重要原因,部分为肿瘤压迫,而蛛网膜粘连致痛者亦占相当比例。

  • 标签: 老年人 三叉神经痛 病因
  • 简介:神经痛确切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清楚,缺乏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比较目前诸多手术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经过长期随访和对照研究后认为,对一般状况较好,年龄不大的病人首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老年人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愿意接受面部感觉减退的病人选择经皮射频热凝术.微血管减压或射频热凝术后复发者可再次行射频热凝治疗.神经感觉根切断、神经脊髓束切断和甘油注射治疗已少用或弃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手术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感觉根 外科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方法 射频热凝治疗
  • 简介: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性疼痛综合征,国内发病率为183/10万[1].它多表现为一侧发作性的神经支配区域内的剧烈疼痛,通常可采用抗癫痫药、环类抗抑郁药、止痛药等治疗,但副作用较大且部分病例疗效不佳.我们于2002年3月至2004年6月对21例顽固性原发性神经痛患者加用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神经妥乐平 添加治疗 神经性疼痛综合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环类抗抑郁药 2004年6月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注射硫酸链霉素治疗原发性难治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常规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粉针剂稀释后,进行选择性神经浅表神经干注射,其中第2支支配区域内疼痛者于患侧眶下孔处注射;第3支支配区域内疼痛者则注射患侧下齿槽神经干;单纯下唇部疼痛则注射患侧颏孔.隔2~3d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为1个疗程.疗效判定标准:治愈,1~2个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持续缓解>6个月;好转,1~2个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1~2个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结果60例原发性难治性神经痛患者,58例(96.6%)治愈,1例(1.7%)好转,1例(1.7%)无效,总有效率为98.3%.治疗期间及治疗后60例患者均无听觉损害症状以及体征,经眶下孔及颏孔注射者,注射1~2次后局部出现红、肿、痛甚至淤斑,治疗后1个月自行消失.结论局部注射硫酸链霉素治疗原发性难治性神经痛,操作简便、安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长,可重复注射,疗效好且经济实用.

  • 标签: 硫酸链霉素 药物治疗 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 利多卡因
  • 简介:神经痛分为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种,原发性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仍未完全明确,认识也不一致.本文根据近年来一些学者临床观察、手术所见、病理解剖和动物实验等方面研究成果,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介绍神经压迫学说.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病因 发病机制 中枢病因学说 神经压迫学说 生化免疫学说
  • 简介:我们自1986年9月至1997年9月,采用乙状窦后人路,行显微外科神经血管减压术、肿瘤切除术等治疗神经痛9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三叉神经痛例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而临床上至今尚无十分满意的治疗方法。除传统的药物治疗外,近年来,采用阿霉素、酒精或甘油封闭疗法,神经周围支撕脱术,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或显微血管减压术,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如γ-刀等治疗神经痛。但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早期患者,而且药物维持时间短暂,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其他方法的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确定,加之受条件所限,在一般医院目前还难以普遍推广。近年来,我院采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神经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射频热凝毁损术 三叉神经痛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 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简介:目的:观察咬合创伤后,神经节中前速激肽原A(PPTA)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制备大鼠咬合创伤模型,采用分子杂交方法,观察咬合创伤后7、15、30天时,神经节中PPTA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持续性咬合创伤后PPTAmRNA表达高于对照侧.咬合创伤7天,PPTAmRNA表达增高趋势明显高于15天和30天组.15天和30天两组间PPTAmRNA的表达增高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咬合创伤后,神经节PPTAmRNA表达增加,初级感觉神经元合成SP前体增加.

  • 标签: 咬合创伤 三叉神经节 前速激肽原A mRNA 分子杂交法 动物模型
  • 简介:本文报告我院1986年~1997年4月显微手术治疗神经痛194例中,22例继发性神经痛,占11—3%。其中胆脂瘤17例,神经鞘瘤2例,脑膜瘤2例,乳头状瘤l例,经手术生切.除1例有轻度面瘫(经3个月治疗恢复),经6个月至8年随访无复发。本文就继发性神经痈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显微手术 继发性 三叉神经痛 手术治疗 辅助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神经痛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神经痛后抑郁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在给予神经痛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黛力新,对照组应用等剂量安慰剂。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tondepressionscale,HAMD)和疼痛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测定,观察黛力新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治疗组的抑郁情况和疼痛均有所改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黛力新对神经痛后抑郁有明显疗效。

  • 标签: 黛力新 三叉神经痛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