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1974年,韩裔艺术家白南创造了“电子超级高速公路”一词,以此来形容新型信息通讯的飞速发展,它在今天依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此次展出艺术家1960年代至80年代的重要作品。重点呈现白南晚期创作的影像雕塑、油画和素描.多数作品为首次展出。

  • 标签: 白南准 韩裔艺术家 绘画艺术 艺术欣赏
  • 简介: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矿物大约有3000种,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无机物,例如铁矿、铜矿、金矿等。此外,人们也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矿物:它们的形成跟生物密不可分,没有规则的外形。我们无法准确地判定它们究竟该属于哪类矿物,所以,称其为“有机矿物”。

  • 标签: 矿物 自然界 无机物 不可分
  • 简介:自去年11月央行两年多以来首次降息之后,就预示着降息通道的开启。从央行历次调息过程看,降息或者加息都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多次的。因为央行调息的效果需要一定时间,数据反映滞后性,因此仅以一次的调息难以扭转物价的趋势,需要连续的降息或加息才能发挥作用。上一次降息通道是在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刺激经济增长,从2008年10月份至12月,3个月时间内连续降息4次,降息幅度达到1.89个百分点。

  • 标签: 降息幅度 空间 2007年 2008年 金融危机 环境恶化
  • 简介:人格权中体现了三个要素即人、人格人格权,三者相互联系也具有区别。阐述人格权的内涵应当先从人的本质进行探讨,再从人格的历史流变展开发掘,最终回到人格权本身的制度构建上。对于整个法律制度而言,关于人的定义尤为重要。在逻辑与价值的二分法上,探讨人格人和生物人具有重要意义。人与人格的关系经历了三个过程,从相互分离到相互融合再到相互分离,使人格在历史上形成了"身份人格"、"抽象人格"和"具体人格要素"三种状态。而对于人格权制度的构建,把握人的本质与人格的形态是整个人格权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从人格尊严到人格要素的推演。

  • 标签: 人格 人格权 人格尊严 人格要素
  • 简介:目前我国在民法典编纂方面的最大争议问题之一,就是人格权是否应单独成编。这一问题争论的根本症结在于,对于民法上的人格人格权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着重大分歧。要解决民法典人格权体例问题,就必须剖析争议双方的各自观点与理据,同时要从人格人格权的一般概念与具体学科理解上,来辨析民法意义上的人格人格权概念。

  • 标签: 人格 人格权 民法典体系
  • 简介:中国人民银行6月27日下午宣布,自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时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此次定向降并结合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重点是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优化结构的重要功能,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继续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 标签: 存贷款基准利率 降息 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机构 人民币贷款
  • 简介:记者来到出售血压计的药店做调查。销售人员说,电子血压计比水银血压计更好。因为,水银血压计只提供一个大概值,误差在10mmHg(毫米汞柱)以上,而电子血压计显示的是精确值。另外,水银血压计需要用耳朵听,老年人听力不好,不适合使用水银血压计。

  • 标签: 血压计 销售人员 水银 老年人 电子
  • 简介:有的同学会说:我把多位数的读数方法熟记了,可是读多位数时,一会儿对一会儿错,什么原因呢?下面给同学们介绍一种好方法,叫作“三步读数法”。“三步读数法”就是一先划级,二按级读,三再检查。

  • 标签: 位数 读数方法 同学会
  • 简介:胡耀邦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党和人民做出了令人瞩目景仰的重大贡献。他理想信念坚定、坦荡正义、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公私分明、廉洁奉公、民本勤政、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高洁人格风范,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于当前我们自觉践行"四个全面"重要思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标签: 胡耀邦 人格风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直言强谏是古代大臣的美德,但这样的大臣并不多,宋朝的寇准则是历朝公认的强项直臣。早在当小官时,他就因奏事惹怒太宗,太宗愤然回宫,寇竟拉住他的衣裳,直到把事情定下才算了结。此后在任用宰相、决定与契丹决战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他都敢于犯上直谏,成就了一代诤臣的美名。

  • 标签: 寇准 直谏 犯颜
  • 简介:近些年来.女性分娩过程中配偶的参与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外早在1960年就有父亲出现在产妇分娩现场的报告,WHO1996年出版的《正常分娩监护使用守则》中指出陪伴分娩是产时鼓励使用的措施。

  • 标签: 陪伴分娩 体验 准父亲 综述文献
  • 简介:《周易》为群经之首,时时谨慎而隐晦地阐释着它的人格价值判断,其中圣人、君子和大人就成为其理想人格的宣传对象。遍观《左传》这部史传文学,晋国著名的贤大夫叔向在一系列的政治、社会等历史活动中,不仅具有过人的雄才大略,而且表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可以达到《左传》宣传道德史观的要求,更是渗透出符合《周易》所强调的圣人、君子和大人等风范的理想人格范本。

  • 标签: 《周易》 《左传》 叔向 人格精神
  • 简介:基于“积极语用”的“小练笔”可有“情境续写、内容拓展、方法迁移、情感升华”等类型,以编者视角对其目标审视,以“学”定“教”才是“写”的基点;试从“关注理论”省思经验“回到实践”三个层面多角度地进行探寻,期冀觅得“小练笔”的应然路径。

  • 标签: 编者视野 积极语用 小练笔
  • 简介: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可能更重视孩子的分数,但最终决定一个人发展高度的不是知识技能,而是人格。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的人格呢?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交往能力独立性就是指人不依赖外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性强的孩子,适应能力也强,对于环境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新关系、新变化不但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而且能够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探索倾向,以适应新环境和认识新事物。

  • 标签: 发展高度 现实生活 亲子交流 教育方法 里长 父子俩
  • 简介:一、引言人格,一译“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的特征。[1]人格是人类活动的动力因素,它促使人们不断去追求自己预想的目标。现代心理学提出不同的人格理论,其中,“大五人格”理论将人格分成5个成分。

  • 标签: 人格特征 高二适 社会化过程 现代心理学 “个性” 适应环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考预测】针对本考点.2015年全国各地思品中考试题可能会以漫画、案例分析、相关时政等为依托设问考查——如超市保安怀疑市民偷盗的就擅自非法搜身的行为.恶意辱骂诋毁小区门卫的行为.维护名誉权、姓名权的案例,“人肉搜索”中的侵权案例等。

  • 标签: 维护 尊严 人格 案例分析 名誉权 中考
  • 简介: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既带有历史性、现实性,又带有理想性。显然,这种集体人格必然与其他民族很不一样。我可以再借一个外国人来说明这个问题。这个人我说过多次,就是那位十六世纪到中国来的传教士利玛窦。

  • 标签: 人格理想 中国人 十六世纪 历史性 现实性 理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