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2受体激动与抗胆碱药物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6月-2022年11月时间段内诊治的COPD患者,共入选病例数70例,随机分2组安排不同用药方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β2受体激动+抗胆碱药物雾化治疗,对药物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临床接受β2受体激动与抗胆碱药物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β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药物 COPD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_2-受体激动吸入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30例哮喘患儿,依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参照组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长效β_2-受体激动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5d、30d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小儿哮喘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_2-受体激动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 治疗效果 小儿哮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儿童肾上腺危象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它可能危及生命。本文旨在探讨早期识别和急救技巧,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儿童肾上腺危象的治愈率。关键词包括:儿童、肾上腺危象、早期识别、急救技巧。主论点是,及早识别和有效急救可以显著改善儿童肾上腺危象的预后。

  • 标签: 儿童,肾上腺素能危象,早期识别,急救技巧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CV)疾病(ASCVD)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本文从概括了胰高血糖样肽-1受体激动在控制高血糖和潜在心血管保护中的作用、血糖之外的GLP-1对心血管的影响、GLP-1 RA在评估CV安全性的CV结局试验中的作用等方面概述了胰高血糖样肽-1受体激动2型糖尿病心血管风险降低的关系为之后研究临床研究及用药提供思路。

  • 标签: 2型糖尿病,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高血压治疗予以肾上腺拮抗对病症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8月期间选择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81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依据电脑随机分配方式进行分组,探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1例与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降压药物运用,探究组在常规降压用药的同时予以肾上腺拮抗,予以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以及炎性递质水平。结果:分析:探究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探究组也小于对照组,炎性递质水平探究组患者也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治疗中予以肾上腺拮抗,能够更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同时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和炎性递质水平,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依据临床状况进行推广。

  • 标签: 肾上腺素拮抗剂 高血压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主动免疫兔模型中探讨桥粒重塑在β1肾上腺受体自身抗体(β1ARAbs)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VA)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5~3.5 kg)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β1ARAbs组,6只)、干预组(Meto组,6只)和对照组(Con组,6只)。经背部多点注射β1肾上腺受体胞外第二环抗原肽(2 mg/只)建立动物模型。0、2、4、6和8周时测定抗体水平,8周时记录并比较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VA负荷及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检测桥粒结构和桥粒重塑相关蛋白水平。结果与Con组和Meto组比,β1ARAbs组VA发生次数增加[(397.67±50.81)次对(32.67±3.76)次对(96.33±8.25)次,P均<0.001],VA持续时间延长[(164.13±10.79) s对(14.95±1.05) s对(57.61±5.27) s,P均<0.001],LVEF水平(55.97%±2.82%对76.44%±2.00%对70.58%±0.55%,与Con组比较,P<0.001;与Meto组比较,P=0.002)和VA诱发率(75%对6%对8%,P均<0.001)升高;VERP缩短[(115.92±2.24) ms对(136.33±5.80) ms对(131.90±4.38) ms,与Con组比较,P=0.005;与Meto组比较,P=0.02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β1ARAbs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水平升高(2.30±0.16对0.18±0.08对1.43±0.20,与Con组比,P<0.001;与Meto组比,P<0.007)。结论β1ARAbs增加VA负荷和持续时间,加重心室重构和VA易感性,潜在机制与ERK信号介导的心肌细胞间桥粒重塑增强有关。

  • 标签: 桥粒 室性心律失常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 缝隙连接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与联合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治疗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卫生院2021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哮喘患者72例,采用信封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试验组36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试验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短效β2受体激动治疗。对比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PEF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明显增大,试验组测定值大于对照组(P<0.05)。2)在不良反应上,试验组总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短效β2受体激动治疗哮喘的效果优于联合茶碱,能减少不良反应、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哮喘 糖皮质激素 氨茶碱 特布他林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采取Glp-1受体激动治疗,对其治疗后患者体重变化予以观察。方法:样本均选自我院收录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共计收录80例,均收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样本入组后行规范性分组,并给予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分别为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Glp-1受体激动治疗),Glp-1受体激动选用度拉糖肽。统计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记录治疗前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Glp-1受体激动剂 2型糖尿病 肥胖症 体重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阿替卡因肾上腺在拔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拔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研究组给予阿替卡因肾上腺麻醉,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拔牙满意度。结果: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牙手术应用阿替卡因肾上腺进行局部麻醉,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患者护理期间双注射泵更换去甲肾上腺操作的重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据临床换药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换药护理,患者采取针对性换药护理,评估双注射泵更换去甲肾上腺的安全性及换药质量(态度严谨、操作精细)。结果:观察组换药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换药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的换药护理中,针对双注射泵更换去甲肾上腺应把握换药技术要点,实施针对性的换药护理模式,确保换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重症护理 双注射泵 去甲肾上腺素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基因激活因子(STING)激动对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为检测STING激动环二腺苷酸(c-di-AMP)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A375)辐射后的影响,将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A375分为空白对照组、10 μmol/L c-di-AMP处理组、X射线照射组、照射+c-di-AMP组。通过CCK-8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等手段,检测c-di-AMP对A375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0 μmol/L的c-di-AMP联合10 Gy X射线照射时可见明显的放射增敏效应,A375细胞活力较X射线照射组显著下降(t=5.11,P<0.05),细胞毒性显著增加(t=10.15,P<0.05),细胞凋亡显著增加(t=4.41,P<0.05),细胞克隆增殖能力显著降低(t=6.30、3.55、5.45、3.55,P<0.05)。c-di-AMP的放射增敏比(SER)为1.88。10 μmol/L的c-di-AMP联合10 Gy X射线后细胞死亡相关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细胞坏死、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较X射线照射组显著上调。结论采用c-di-AMP激活STING可显著增加电离辐射对皮肤黑色素瘤的放射敏感性,为皮肤黑色素瘤放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 标签: 皮肤黑色素瘤 干扰素基因激活因子 放射敏感性
  • 作者: 张媛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 简介:目的:探究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抢救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心血急诊中进行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共20例,将20例重症哮喘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0例和参照组10例。在研究进行过程中对参照组中的患者使用常规重急诊治疗方法,对实验组的患者使用常规哮喘药物联合小剂量肾上腺进行治疗,对两组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中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总有效率高达90%。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都优于参照组患者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发现,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的抢救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良好的重症哮喘患者抢救治疗价值。

  • 标签: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小剂量肾上腺素;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去氧肾上腺联合麻黄素在产科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5月收治的产科麻醉中低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麻黄素治疗,实验组采取去氧肾上腺联合麻黄素治疗,对比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麻醉后,实验组心率下降趋势明显,对照组的心率上升趋势明显,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患者的血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压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对比新生儿情况,两组除了乳酸值对比无较大差异,其余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产科麻醉患者采取去氧肾上腺联合麻黄素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同时也改善患者的血压,保证新生儿的健康,对保证母婴结局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去氧肾上腺素 麻黄素 产科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上腺与血管加压联合心肺复苏在心源性猝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肺复苏,常规组给予肾上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管加压。对比两组患者复苏时间,以及心肺复苏前后心率。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复苏时间小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心肺复苏前后心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肾上腺与血管加压联合心肺复苏治疗心源性猝死效果良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心肺复苏 心源性猝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GLP-1受体激动利拉鲁肽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功能、炎症水平、体重、血脂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科收治的120例超重/肥胖T2DM患者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行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行二甲双胍+甘精胰岛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肾功能、炎症水平、血糖水平、体重、血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RF)]、降低尿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GLP-1受体激动剂 超重/肥胖 2型糖尿病 肾功能 炎症水平 血糖控制 减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肾上腺用于急诊救治急性发作期重症哮喘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急诊救治的急性发作期重症哮喘患者,共有76例,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以救治方法分为二组,选用传统急诊救治的38例归入参比组,选用小剂量肾上腺救治的38例归入实验组。分析二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心率、血氧饱和度、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的症状评分、心率均低于参比组,且血氧饱和度较高(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将小剂量肾上腺用在研究患者急诊救治上,可有效缓解喘息症状,稳定患者心率,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剂量肾上腺素 急诊救治 急性发作期重症哮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双人单泵法更换去甲肾上腺对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14例使用去甲肾上腺维持血压的患者,分别采用单人单泵换药和双人单泵法换药,各换30次记录换泵前5分钟,换泵后即刻,换泵后5分钟、10分钟收缩压变化。结果 双人单泵法换泵后血压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单人单泵法换药。结论 采用双人单泵法更换去甲肾上腺对于血压的波动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双人单泵法 去甲肾上腺素 换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胃镜下钛铗联合注射肾上腺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3月-202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平均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联合单纯胃镜下注射肾上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胃镜下钛铗联合注射肾上腺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数值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胃镜下钛铗联合注射肾上腺治疗,能够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再次出血,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钛铗 肾上腺素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