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新型解剖型设计的垂直双钢板与平行双钢板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平行双钢板固定和垂直双钢板固定。观察两组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屈伸度、前臂旋转活动度、Mayo肘关节评分及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行钢板组尺神经损伤明显高于垂直双钢板组(10.81%vs2.70%)(P<0.05);两组肘关节僵硬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vs8.11%)(P>0.05)。结论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恢复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应根据骨折的形态、个体情况综合分析后,选择适合的内固定方式,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术 肘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肱骨骨折是常见的疾病,多数为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困难,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差。切开复位并未寻求最佳的固定方式,导致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无法有效修复,也容易发生骨不连、畸形愈合问题。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材料学、生物力学、生物学效应上效果好,对成人肱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截断尺骨鹰嘴入路暴露,交叉克氏针结合“Y”形钢板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2010年收治21例肱骨粉碎性骨折病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7—74岁,平均45.5岁;右侧11例,左侧10例;新鲜骨折17例,陈旧性骨折4例;车祸8例,摔伤7例,高处坠落伤6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3年,平均2年。21例均骨性愈合,无明显肘内、外翻畸形。4例延迟愈合,经二期切开同种异体骨或者自体骨植骨,均骨性愈合。术后肘关节功能按casseban评分系统评分优15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肱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可充分暴露骨折端情况,视野清楚,有助于术中复位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肱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入路。

  • 标签: 肱骨髁间 髁上粉碎性骨折 尺骨鹰嘴 克氏针 &ldquo Y&rdquo 形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截断尺骨鹰嘴入路暴露,交叉克氏针结合“Y”形钢板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2010年收治21例肱骨粉碎性骨折病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7—74岁,平均45.5岁;右侧11例,左侧10例;新鲜骨折17例,陈旧性骨折4例;车祸8例,摔伤7例,高处坠落伤6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3年,平均2年。21例均骨性愈合,无明显肘内、外翻畸形。4例延迟愈合,经二期切开同种异体骨或者自体骨植骨,均骨性愈合。术后肘关节功能按casseban评分系统评分优15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肱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可充分暴露骨折端情况,视野清楚,有助于术中复位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肱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入路。

  • 标签: 肱骨髁间 髁上粉碎性骨折 尺骨鹰嘴 克氏针 &ldquo Y&rdquo 形钢板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肱骨粉碎性骨折,分别采用肱三头肌舌状瓣切开5例,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13例,用Y型钢板固定7例,用内外侧解剖板固定11例。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无一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和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的发生。参照cassebaum评分,优6例,良8例,可4例。结论手术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部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双钢板技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肱骨粉碎骨折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9~68岁,平均43.1岁;骨折按照AO/ASIF分型:c1型8例,C2型7例,c3型11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21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15例,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9例,合并鹰嘴骨折骨折入路2例。采用Mayo评分系统对术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4~50个月(平均29.3个月)随访。全部患者骨折均在5个月内愈合;2例患者存在功能障碍;术后1年肘关节屈曲90°~130°,平均116.8°;伸直丢失0~25°,平均13.2°。根据Mayo评分系统:优15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0.8%。术后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1例,尺神经麻痹1例。所有患者未发生浅表及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固定效果可靠,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肱骨 骨折固定术 肘关节 骨板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粉碎性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疗效的差异.方法:30例肱骨粉碎性骨折中,18例内固定采用钢板加螺钉;12例中采用骨螺钉或克氏针.所有病例获随访,平均13个月(3~36个月).结果:用改良Gasse-baum评分系统进行评定,采用钢板加螺钉组的优良率达89%,显著优于其它内固定方式(骨螺钉或克氏针).结论:认为对于肱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式以钢板加螺钉为首选.

  • 标签: 固定方式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 钢板螺钉
  • 简介:目的介绍双钢板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的体会.方法采用肘后正中纵行切口,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26例.结果26例病人随访1~2年,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0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2.3%.结论我们认为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骨折对位准确,固定牢靠,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是目前治疗肱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方法对12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法治疗,并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a,优良率为75%.结论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方法可靠,术后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双钢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双柱固定法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2例肱骨粉碎性骨折病人,采用切开复位双柱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介治疗效果。结果:其中按MehneMatta分型:低T型6例,Y型5例,H型1例。方法对近年手术治疗的12例随访资料完整的肱骨骨折进行分析,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10例,占83.3%,骨不愈合2例,占16.7%,骨折不愈合均为鹰嘴窝,内外柱已愈合且关节面形态未见改变。按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5%。结论:应用双柱固定法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能够做到肱骨远端关节面近乎完全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技术。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是影响肱骨骨折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且选用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或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经三种手术入路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经三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9~67岁,平均36.4岁。AO/ASIF分类,C1型13例,C2型15例,C3型3例。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4例失访,另27例骨折全部愈合,伤口感染1例,尺神经损伤2例。根据Cassebaum评分系统[3]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9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为85.19%。结论三种手术入路各有优缺点,肱三头肌两侧入路适用于C1型骨折,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适用于C2型骨折,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适用于C3型骨折

  • 标签: 肱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选患者均采用双重建钢板内固定进行临床治疗,其中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者15例,三头肌舌形瓣入路者15例,观察分析所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的良好,其中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优良率优于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治疗时重视配合以早期的功能锻炼,手术入路中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优于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关键词双重建钢板;内固定;肱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0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双钢板技术对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01月至2017年02月期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0例当作研究案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各10例。实验组应用双钢板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88.69±10.36)分,对照组(76.21±13.25)分明显低于术前实验组(38.58±11.36)分,对照组(38.94±11.35)分,且实验组的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后骨骼愈合优良率90%,优6例,良3例,可1例,差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0%,优5例,良2例,可2例,差1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钢板技术 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成人肱骨粉碎骨折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之间收治的35位成人肱骨粉碎骨折患者进行分析【1】。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或单钢板(根据术中情况决定)固定疗法治疗35位患者,分析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经尺骨鹰嘴截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中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和Y性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依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双钢板组和Y型钢板组,每组30例。双钢板组给予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Y型钢板组给予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评估后,双钢板组优良率为86.67%,Y型钢板组优良率为73.33%,双钢板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Y型钢板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双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Y型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例中双钢板组尺神经症状例较Y型钢板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中,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和Y性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均满意,并发症率也均较低,两种方法比较,双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具有优越性,可作为首选方法,但该方法可能对尺神经干扰性较大,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肱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双钢板 Y型钢板
  • 简介:成人复杂肱骨粉碎骨折是最难治疗的的肱骨远端骨折,类型多种多样,加之治疗上难以绝对恢复软骨的平滑,关节软骨再生能力低,治疗不当常遗留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对骨科医师治疗仍然充满挑战。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鹰嘴截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复杂肱骨粉碎骨折2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肱骨髁间粉碎骨折 固定治疗 解剖钢板 成人 截骨 鹰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正中切口肱三头肌旁侧入路应用内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3年3月,手术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36例,按骨折AO/ASIF分型C1型12例,C2型15例,C3型9例,采用经后路正中切口肱三头肌旁侧入路应用内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36例均得到随访,8~24个月,平均11.5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月,肘关节功能评定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术后优14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3.3%。结论采用经后路正中切口肱三头肌旁侧入路,不损伤伸肘装置情况下,应用内外双钢板完成肱骨粉碎骨折内固定手术,避免过多损伤关节周围组织,配合早期功能训练,能尽可能恢复肘关节功能,是治疗肱骨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解剖钢板 内固定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