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跟腱微创缝合在跟腱开放性断裂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我科收治的 35例跟腱开放断裂患者手术并采用微创缝合治疗,术后短期石膏制动并指导康复训练,对有效随访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有效随访病例,采用 Amer-Lindholm评定法评定,优 28例,良 3例,优良率 93.9%。结论 微创缝合是治疗跟腱开放性断裂有效方法。

  • 标签: 微创缝合法 跟腱 开放性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在面部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本院实施面部外伤手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组与试验组(n=41)。传统组行传统缝合技术,试验组行整形美容缝合技术,比较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瘢痕评分、VAS评分及瘢痕宽度均低于传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与试验组比较,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面部外伤整形美容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82 例进行整形美容缝合术的面部外伤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 n=41 ,护理干预)和对照组( n=41 ,常规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与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护理干预在面部外伤整形美容缝合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护理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面部外伤 整形美容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ZM缝合修复儿童屈肌腱断裂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们对5例5指儿童新鲜屈肌腱Ⅱ区断裂患者使用ZM缝合修复,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定期获得随访。结果术后5例患儿均获得24周的随访,期间无伤口感染、伤口不愈合、缝线异物反应、肌腱再次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均无需行二次肌腱松解手术。根据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价标准:术后4周优良4例,术后8、12、24周优良5例。结论ZM缝合治疗儿童屈肌腱损伤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效满意,可以作为儿童屈肌腱损伤的一种治疗方案。

  • 标签: 腱损伤 儿童 修复 早期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21例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按照"环形缝合"和"传统缝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度、切口裂开率、切口感染率、美容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切口疝发生率。术后随访2年,两组患者的美容满意度、切口裂开率、切口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度、切口疝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传统术式相比,"环形缝合"能明显减低切口感染率和切口裂开率,提高切口的美观性,提高患者术后的美容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面部外伤整形美容缝合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小儿面部外伤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开展整形美容缝合术,对照组采用常会护理模式开展整形美容缝合术,对比两组患儿的术中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以对护理干预在小儿面部外伤整形美容缝合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患儿进行手术依从度的对比,可知对照组手术依从度为75%,观察组手术依从度为91.63%;对两组患儿进行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70.82%,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1.6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面部外伤整形美容缝合术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其对提升患儿依从度具有积极意义,且能够促进美容缝合术效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美容缝合术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部美容缝合术后瘢痕激光干预时间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面部美容清创缝合术后2~12周开始激光瘢痕序列治疗,且治疗3次的患者资料,共212例,男115例,女107例,年龄(25.50±10.67)岁。212例患者以开始激光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4组,分别在术后2周(A组)、4周(B组)、8周(C组)、12周(D组)开始,采用595 nm染料激光进行瘢痕治疗,当瘢痕温哥华评分量表(VSS)中血管分布的评分低于2分时,更换为CO2点阵激光治疗,共3次,间期均为8周。整个激光治疗间期,所有患者均辅以硅凝胶制剂常规抗瘢痕治疗。末次激光治疗后2个月,各组内与组间瘢痕治疗前后VSS评分采用秩和(Friedman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同时行患者满意度评价,统计临床色素沉着、水泡及瘢痕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采用卡方和F检验的方法进行评估。结果212例均完成了3次激光治疗。治疗前VSS评分分别为A组3(3.00~5.00)分、B组4 (3.00~4.00)分、C组6(5.00~6.00)分、D组6.5(6.00~7.75)分,3次治疗后评分分别降至2(2.00~3.00)、2(2.00~3.00)、4(3.00~4.00)、4(4.00~4.75)分,组内比较,各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组间两两比较,A、B组各时间点V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与C组、A与D组、B与C组、B与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A~D组患者非常满意率分别为80.77%(42/52)、75.61%(31/41)、56.41%(22/39)、47.50%(38/80),A、B组明显高于C、D组(P<0.05)。有3例出现水泡,其中2例出现中度色素沉着,末次治疗后6个月内均缓解。结论面部外伤术后2周至1个月内进行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CO2点阵激光序列治疗瘢痕,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术后2~3个月开始激光治疗的瘢痕。

  • 标签: 瘢痕 激光,染料 激光,气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返回式全层连续外翻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11月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并胆总管一期缝合8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5例,女性37例,平均62.7岁。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采用返回式全层连续外翻缝合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分析手术和术后相关指标以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手术时间45~150 min,平均68.5 min。术中出血量5~150 ml,平均18.4 ml。术后发生胆漏2例(2.4%),无腹腔或胆道出血、胆管炎、肝功能损害、腹腔感染、胆管结石残留等。82例患者中77例(93.9%)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2例(2.4%)胆总管结石复发,1例(1.2%)再发肝内胆管结石,所有患者无胆管狭窄或急性胆管炎等。结论返回式全层连续外翻缝合在减少胆总管一期缝合后胆漏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长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 标签: 胆总管 腹腔镜检查 一期缝合 返回式全层连续外翻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将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引入面部外伤患者 I期修复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 200例在 2020年 1月~ 2020年 7月间于我院外科施行住院治疗的面部外伤患者施行研究,并以缝合方案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对照组( 100例、外科清创缝合治疗)、观察组( 100例、整形外科缝合技术Ⅰ期修复治疗),对比 2组患者相关时间指标、瘢痕增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与引入传统外科清创缝合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引入整形外科缝合技术Ⅰ期修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用时显著更短,拆线时间、出院时间明显提前;同时,观察组患者瘢痕增生率仅为 3.0%( 3/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2.0%( 12/100),组间对比 P< 0.05。结论:将整形外科缝合技术引入外科面部外伤患者 I期修复临床中价值显著,可明显缩短拆线、创面愈合用时,减少瘢痕增生,值得在外科临床大幅推广。

  • 标签: 整形外科 缝合技术 面部外伤 修复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使用透壁缝合处理腹股沟直疝假性疝囊预防术后血清肿的效果。方法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肝胆疝外科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手术治疗的74例直疝患者,其中Ⅰ型疝12例、Ⅱ型37例、Ⅲ型25例,62例Ⅱ型及Ⅲ型患者术中行透壁缝合处理直疝假性疝囊。结果7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Ⅰ型疝手术时间为(38.42±2.81)min,出血量为(4.42±2.31)ml,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2.83±1.19)分,7 d VAS(1.00±0.85)分;Ⅱ型手术时间为(44.49±3.25)min,出血量为(7.00±1.75)ml,术后1 d VAS(2.84±1.21)分,7 d VAS(1.08±0.83)分;Ⅲ型手术时间为(50.64±3.35)min,出血量为(5.92±2.60)ml,1 d VAS(2.84±1.18)分,7 d VAS(0.92±0.86)分。术后随访期无血清肿发生、无睾丸肿胀疼痛、无性生活障碍、无疝复发及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出现。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透壁缝合处理直疝假性疝囊对于预防术后血清肿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技术,不增加术后疝复发率及慢性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 直疝 血清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心形美容缝合术后联合医用输液贴减张固定在急诊颌面部皮肤裂伤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其对术后美容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共计纳入50例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本院急诊科的颌面部皮肤裂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5)及对照组(n=25)。对照组缝合时采用传统单纯缝合及灭菌敷料包扎固定,研究组采用心形美容缝合术联合医用输液贴减张固定。统计分析两组术后疤痕量化评估及并发症例数。结果研究组疤痕评分(瘙痒、硬度、厚度、不规则性)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切口出血、感染、裂开等并发症例数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形美容缝合联合医用输液贴减张固定,伤口愈合均匀、美观且无线孔疤痕。其术后愈合和切口美容方面显示出优异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

  • 标签: 美容缝合 颌面部皮肤裂伤 减张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脓性与坏疽性的阑尾炎切除手术中选择腹膜外的单层缝合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自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本院行手术切除的化脓性与坏疽性相关阑尾炎的患者 66例,按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33例予常规的分层缝合方法缝合,研究组 33例予腹膜外的单层缝合方法缝合,分析两组治疗与术后恢复相关性指标。结果:研究组 VAS评分( 4.23±0.62)分明显比对照组( 6.34±1.03)分低,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研究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例数比对照组多,并发症(感染、肠梗阻)及镇痛药使用比对照组少,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化脓性与坏疽性相关阑尾炎切除术中选择腹膜外单层缝合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 标签:   坏疽性 化脓性 阑尾炎 腹膜外的单层缝合法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缝合在皮瓣并指修复后一次性分指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们在皮瓣并指修复后一次性分指中应用螺旋缝合分指28例,其中3指并指20例,4指并指8例。结果术后2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平整,断蒂后无需再次修薄,患指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良26例,差2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将螺旋缝合应用于皮瓣并指修复后一次性分指中,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活率高、外形美观,是一种皮瓣并指修复术后分指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并指修复 分指 螺旋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本团队首创的"烧卖缝合"在胃黏膜下肿瘤(SMT)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后闭合缺损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病灶位于胃底或胃大弯,并确认起源于固有肌层;(2)肿瘤直径≤3.5 cm,与腔外腹膜内组织和器官无广泛粘连;(3)肿瘤在超声内镜下无恶性肿瘤特征;(4)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严重合并疾病的患者。根据上述标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20例胃SMT患者入组本研究,其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1.1(38~70)岁。全组均行EFTR并采用"烧卖缝合"闭合术后胃壁缺损。"烧卖缝合"使用临床上常见的内镜抓取钳辅助尼龙绳圈套结扎装置,借助抓取钳轻拉缺损胃壁,将尼龙绳圈套锚定在缺损部位并结扎,成功完成闭合。观察记录手术时间、闭合过程时间以及随访情况。结果20例病例的肿瘤均通过EFTR一次性完整切除,全组胃壁缺损的部位均通过"烧卖缝合"成功闭合。3例肿瘤位于胃大弯的中上部,17例肿瘤位于胃底部。肿瘤直径1.4(0.5~3.5)cm。平均手术时间为43.8(20~100)min,闭合过程平均耗时10.1(3~30)min。所有病例的病理结果均显示肿瘤完整切除,且肿瘤包膜无明显中断,整块切除率为100%。术中和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平均于术后3.1(1~11)d出院。术后6个月时,所有病例的创面均已完全愈合,仅见瘢痕,未见溃疡。中位随访41(15~54)个月,未发现有残留病变、肿瘤复发或转移,亦未发现有消化道漏或窦道的形成。结论"烧卖缝合"用于闭合胃SMT的EFTR后缺损的胃壁可行、有效、安全,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新型闭合方法。

  • 标签: 胃黏膜下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胃穿孔 内镜下闭合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应用注射器带线简易褥式缝合治疗无膈肌后缘新生儿膈疝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安市妇女儿童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采用胸腔镜下注射器针头带线的简易褥式缝合治疗无膈肌后缘膈疝患儿1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入院年龄10 min至1 d。足月儿7例,早产儿3例。体质量2.3~3.5 kg(平均2.88 kg),均为左侧膈疝。在裂隙的体表投影处肋间取2~3个预备缝合部位,切开皮肤1 mm,两根2-0不可吸收缝线绕过相应肋骨,通过注射器针头分次插入膈肌缺损的前缘的肌肉之间,第一根线头由第二根线环带出体外进行打结,关闭后外侧裂隙,线结位于肋间皮下。结果在胸腔镜膈疝修补术的实施过程中,10例膈疝患儿均应用该简化技术成功修复无膈肌后缘的新生儿膈疝后外侧裂隙。手术时间为25~60 min(平均37.5 min)。10例患儿随访3~33个月(平均16.5个月),无死亡和复发病例。1例新生儿术后合并皮下气肿术后1周消失。结论胸腔镜下应用注射器带线简易褥式缝合治疗无膈肌后缘的新生儿膈疝是一个有效而且可靠的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等优点。

  • 标签: 疝,横膈 胸腔镜检查 修复外科手术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采用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的止血效果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照组行宫腔纱条填塞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术中输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以及出血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86.49%,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2.70%,对照组16.22%,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出血产妇采用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可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并可有效改善预后。

  • 标签: 剖宫产出血 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 止血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悬吊式切开缝合在胃底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完成的20例胃底固有肌层肿瘤EFTR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9例)采用悬吊式切开缝合行EFTR治疗,对照组(11例)采用传统EFTR方法治疗。分析2组患者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资料。结果20例病例均成功完成EFTR治疗,观察组肿瘤大小10.0(7.5,21.0)mm,对照组肿瘤大小14.0(10.0,20.0)mm。观察组肿瘤切除时间(26.4±6.3)min,短于对照组的(35.5±11.4)min。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6.4±1.0)d,少于对照组的(7.7±1.5)d。2组均无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EFTR治疗胃底固有肌层肿瘤过程中应用悬吊式切开缝合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肿瘤 胃底 固有肌层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悬吊式切开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超凝缝合与传统达芬奇手术方式在Kimura保脾胰体尾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因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行达芬奇辅助下Kimura胰体尾切除术的31例患者。采用机器人超凝缝合的患者8例(试验组)和采用传统手的患者2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术后引流液淀粉酶、手术费用、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等。结果试验组8例患者,其中男1例、女7例;年龄23~62岁,平均43岁;对照组23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18例,年龄19~75岁,平均49岁。试验组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性别(P=0.584),年龄(P=0.445),术后并发症(P=0.036),手术时间(P=0.992),术中出血量(P=0.909),术后住院时间(P=0.403),手术费用(P=0.527)。结论机器人超凝缝合在达芬奇辅助下Kiruma保脾胰体尾切除术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超凝缝合法 胰体尾切除术 保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颌面部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回顾2019年12月 到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颌面部外伤患者60例,将其依据抽签的方式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患者实施美容缝合术治疗,B组患者采取美容缝合术联合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B组患者的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B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A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美容整形美容缝合术联合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法应用于颌面部外伤的临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伤口的快速愈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美容整形 清创缝合术 颌面部外伤 生长因子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8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作为案例,按渣后随机双盲法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分析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情况,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分组两组案例的手术时间和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情况,治疗组的手术时间短,各个时间段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两组案例并发症情况,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案例实施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方式治疗,能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存在的并发症,值得实施应用。

  • 标签: 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剖宫产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