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提出孕产妇营养保健,合理膳食,体重控制,减少肥胖、高血糖、高血脂发生的指导。从孕前期准备开始,阐述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产褥期,乳母的平衡膳食指导,能量的补充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 标签: 孕产期 营养 保健 膳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因此,重视孕产期心理作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待产、分娩等关键时刻的心理问题咨询,尤为重要。

  • 标签: 孕产妇 心理
  • 简介:摘要妊娠、分娩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极调的生理过程,是女性一生中重要的时期。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女性的全身各系统尤其是生殖系统发生了较大的生理变化,熟知解剖和生理变化,有助于护理人员帮助孕产妇识别潜在的或现存的非正常的生理性变化,本文就如何解决孕产妇的需要及护理进行讨论。

  • 标签: 孕产妇 需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产妇产前保健现状及影响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孕检保健的患者1200例,对产前保健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孕产妇在产前进行早期孕检率为65.00%、产前孕检的次数≥1次的孕产妇,已经超过国家标准,产妇进行产前检查≥5次的妇检率为55.00%,低于国家要求,同时大部分孕产妇进行妇检的项目缺失。结论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及项目的完整性较差,导致妊娠分娩的结局发生不良后果,孕产妇的文化程度较低,孕产妇的产检项目完整率及次数是影响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因素。

  • 标签: 孕产妇 产前检查 检查项目 妊娠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孕产妇的产前临床干预措施。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孕产妇为实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临床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的临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89%,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94%,且实验组患者的妊娠合并心脏病、肝内胆汁瘀积症、双胎妊娠、臀位、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产前出血及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科学合理的产前临床干预和定期的产前检查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情况,降低新生儿的临床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早产孕产妇 产前干预 终止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萝岗区农村孕产妇的贫血患病率及贫血程度构成比,以便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贫血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近2008年~2010年住院分娩的969例产妇的血红蛋白检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产后患病率分别为13.85%、23.09%和22.50%、27.76%。其中中度贫血患病率为2.58%。孕中、晚期及产后是孕产妇贫血的高峰期,主要以轻度贫血为主。结论仍需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重视孕期营养与饮食指导,以降低孕产妇的贫血发生率。

  • 标签: 孕产妇 妊娠期贫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分娩前后的影响。方法加强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提高孕产妇的分娩质量。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

  • 标签: 心理护理 分娩
  • 简介:摘要探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孕产妇保健措施逐渐完善,孕产妇在怀孕期间、临产时的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为了产妇和围产儿的健康,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给予悉心照顾和精神鼓励,更有利于孕产妇完成这一生理过程。

  • 标签: 孕产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尽三年我市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干预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参照国家“三网监测”对北海市孕产妇死亡实行全人群监测及质控,对全市各医疗保健单位每季上报的季报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8.26/10万、11.65/10万、15.13/10万。结论全面实施母婴安全工程,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门诊实施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系统对流动人口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在东莞厚街社区门诊就诊的流动人口孕产妇623例,对比实施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系统前(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316例与实施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后(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307例,两组产检率、住院分娩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社区门诊实施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系统后产检率、住院分娩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启用社区门诊并于医院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社区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流动人口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从2000年《联合国千年宣言》把孕产妇健康作为八项千年发展目标之一以来,增进孕产妇健康和减少孕产妇死亡率成为全社会共同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对全球孕产妇健康状况、自1990年以来的变化趋势及区域之间变化差异的分析,指出减少孕产妇死亡比率和实现普遍享有生殖保健服务的全球发展目标依然艰巨,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为之努力。

  • 标签: 孕产妇健康 孕产妇死亡率 千年发展目标 区域差异
  • 简介:摘要聋哑精神病孕产妇这类生理残疾的病人,其异常的思维情感不能通过语言途径反映和交流,在观察整个产程过程中,使其症状变复杂而难以理解,本人介绍了采用语言交流的方法①应用首因效应,沟通护患感情;②掌握体语特点,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③注意环境对心理的影响;④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⑤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等心身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孕产妇在分娩前后和分娩时十分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后果,本文对孕产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办法。

  • 标签: 孕产妇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产时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正常初产妇1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干预组孕产妇在围产期间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临产后由1位护士全程负责并陪伴分娩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心理护理,临产后常规观察,按传统轮班制助产模式护理。比较2组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孕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