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冷杉产丝齿菌(Hyphodontiaabieticola)是中国新记录种,一般生于针叶树上。该种特征为子实体平伏,子实层体表面深赭色,具有长管状的囊状体和圆柱形至近腊肠形的担孢子。根据采集的材料对该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冷杉产丝齿菌 木生真菌 分类 木腐菌
  • 简介:详细描述了软齿菌属在中国的种类,其中稀软齿菌[Dentipellisseparans(Peck)Donk]为中国新记录种,并根据中国的材料时3个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

  • 标签: 中国 齿菌 分类
  • 简介:【背景】齿裂大戟原产于北美,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一种检疫性杂草。目前,该杂草已在我国的华北、华东和西南建立种群,并呈扩散蔓延趋势。由于该入侵植物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一旦大面积扩散势必造成极大损失,急需通过风险评估明确其未来的扩散趋势,进而制定早期预警措施。【方法】使用MAXNET模型,运用齿裂大戟在原产地和中国的已知分布数据及筛选后的环境变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及其生活史特征和环境适应特性,直观和定量地预测了该原产北美的植物在中国的适生范围,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ROC)分析方法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齿裂大戟在我国有较为广阔的潜在分布区,其中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地处33°~40°N,109°~119°E的北京、天津、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北部、山西南部和陕西西安等地。【结论与意义】结合齿裂大戟在我国的分布现状和传入扩散特性,划定了其在我国潜在的高风险区域,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入侵植物进一步传入和扩散的早期预警和监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齿裂大戟 最大熵模型 入侵植物 生态位 潜在分布区预测
  • 简介:在利用ISSR技术分析齿裂菌属和皮下盘菌属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中,为获得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ISSR扩增结果,对影响ISSR—PCR的条件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此类菌物ISSR—PCR反应的最适宜条件:在15μLPCR反应体系中,10倍Taq酶缓冲液1.5μL,DNA模板8ng/μL,MgCl22.5mmol/L,dNTP0.15mmol/L,引物浓度0.4μmol/L,Taq酶1.00U,ddH2O9.0μL。最佳退火温度因不同的引物而定,最佳循环次数为35次。

  • 标签: 齿裂菌属 皮下盘菌属 ISSR—PER反应条件 优化
  • 简介:簇生针齿菌和离心射脉革菌2种木腐菌是中国新记录种。簇生针齿菌采自河南省,湖南省和云南省,该种与金黄针齿菌比较相似,但是后者的子实层体表面金黄色,担孢子较宽。离心射脉革菌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该菌与辐射射脉革菌比较接近,但是后者具有囊状体和较小的担孢子。本文根据采集的材料对这2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簇生针齿菌 离心射脉革菌 分类 木腐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