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报道了自辽宁省旅顺的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叶片上的椿启介菌属(Tubakia)为中国新记录属,并对该属及该属真菌干孢盾壳椿启介菌[Tubakiadryina(Sacc.)Sutton]进行了形态学描述。

  • 标签: 干孢盾壳椿启介菌 中国新记录种 辽宁
  • 简介:报道了自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3个中国新记录伞菌,即紫褶小孢菌[Baeosporamyriadophylla(Peck)Singer]、木生囊环菇[Cystolepiotalignicola(P.Karst.)Nezdojm.]和暗褶菌[Melanophyllumhaematospermum(Bull.)Kreisel],并描述了1个中国大陆新记种黄褐色孢菌[Callistosporiumluteo-olivaceum(Berk.&M.A.Curtis)Singer]。Cystolepiota和Melanophyllum为中国新记录属。提供所有种的子实体照片和显微结构线条图。凭证标本存放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标签: 长白山 伞菌 分类 中国新记录种
  • 简介:报道了自中国热带的贝伞属为口蘑科新记录属,描述了该属及该属真菌疣孢贝伞(Conchomycesverrucisporus)的形态,并提供了生境照片、线条图和必要的讨论。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标签: 口蘑科 分类 形态学 新记录
  • 简介:通过CTAB从冬虫夏草菌株和天然冬虫夏草不同部位提取DNA,并用PCR扩增进行验证,证明了CTAB适合从冬虫夏草子座、菌核和冬虫夏草菌培养物中提取DNA。首次报道1种将子囊孢子破壁直接进行PCR扩增的方法,并比较了该方法和CTAB在提取冬虫夏草DNA方面的差异。2种方法获得的DNA用于PCR扩增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 标签: 冬虫夏草 DNA提取 PCR扩增 CTAB法 子囊孢子破壁法
  • 简介: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应用贝生引产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11月中80例足月妊娠有引产特征的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贝生引产,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5.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0.0%,两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显效率为77.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37.5%,两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应用贝生引产的临床效果好,可以降低剖宫产率,而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足月妊娠 普贝生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将个体DNA提取出来后,按一定方式进行混合,构成混合DNA样品池。这种混合DNA样品可用于病因未明的遗传性及遗传易感性疾病的研究。在研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时,发现与染色体9q的D9S922和D9S301位点有相关性。此方法比通常的连锁分析省时省力。在肿瘤相关基因或责任基因的研究、法医学的个体认定、基因突变的检测等方面均显示出实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DNA池 基因诊断
  • 简介:采用玻片和平板菌落培养方法,对6株不同来源的食根结线虫真菌——厚垣奇尼亚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形态和培养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各菌株在CM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不同,QNMP0214和NRRL13094生长最快,气生菌丝发达;QNZFF0601-3菌落背面乳白色;QNAV97-5分生孢子梗细长。6个菌株均能够产生菌丝膨大和厚垣孢子,其中QNAV97-6和QNMP0214厚垣孢子着生方式除间生外还有侧生,NRRL13094厚垣孢子大量间生成串,QNZFF0601-3和QNMP0214厚垣孢子稀少。QNAV97-2、MID214、NRRL13094和QNAV97-5能产生晶体。

  • 标签: 厚垣普奇尼亚菌 培养性状 形态学
  • 简介:目的本实验通过对小鼠卵巢组织进行冻存研究,掌握卵巢的低温生物学特性,摸索出一种简便有效的组织器官冻存,为卵巢移植及器官冷冻提供有用的技术方法。方法通过对小鼠卵巢组织进行慢速程序与快速液氮蒸汽冻存,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所需保护剂种类、浓度、渗透平衡时间。采用对解冻后卵巢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组织化学染色、微素测定及自体、异体移植后动情期的恢复作为评价指标。结果与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表明用同种冷冻保护剂,液氮蒸汽冻存的卵巢组织超微结构保存良好,组织化学染色示其活性与程序冻存组织相同,自体、异体移植后,小鼠动情周期的恢复率及血清雌二醇水平各项指标均与慢速程序冷冻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小鼠 卵巢组织 超速冻存法 液氮蒸汽法 程序法
  • 简介: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无须注射的疫苗接种技术。实验证明用新技术接种的疫苗同样有效,并能避免疫苗注射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及不便。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月刊上。

  • 标签: 注射疫苗 研究开发 接种法 接种技术 研究人员 交叉感染
  • 简介:目的:与定量比值比较,探讨全自动直接定量检测红细胞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可行性。方法:同时采用定量比值(即硝基四氮唑蓝定量)和全自动直接定量,检测219例肝素抗凝静脉血标本的红细胞G-6-PD活性。结果:定量比值检测G-6-PD缺乏的阳性率为9.13%,全自动直接定量检测的G-6-PD缺乏阳性率为9.58%,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量比值简单易行,适用于卫生条件有限的基层医疗单位;全自动直接定量快速准确,是一种可批量检测的理想筛选方法。

  • 标签: 定量比值法 全自动直接定量法 葡糖-6-磷酸脱氢酶
  • 简介:【背景】芒果壮铗瘿蚊是厦门市2000年发现为害芒果树的一种入侵害虫,并呈现逐年扩散趋势。【方法】本文于2009~2010年针对厦门市7个代表性地点(集美大学周边、同安小西门、思明湖滨南路、东渡周边、鼓浪屿、海沧沧虹路、杏林镇)的芒果壮铗瘿蚊的为害率、为害程度及羽化率情况进行调查。将叶片上的虫瘿密度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1~50、51~100、〉100个·片-1。【结果】2009年春梢叶片受害率最高的为海沧区(95.46%),但与思明区(94.00%)、同安区(80.09%)没有显著差异,集美(22.50%)被害率显著低于其他区域;2009年秋梢海沧区叶片受害率达到97.05%,显著高于其他区域,集美受害率最低(18.00%);2010年春梢叶片受害率较低,均在3%以下,各区域差异不显著。2009~2010年的为害程度主要集中在1~50个·片-1,2009年春各区域的为害率普遍高于2009年秋和2010年春。羽化率比较结果表明,各区域瘿蚊的羽化率相当,2009年春均在80%左右波动,2009年秋为60%~94%,2010年春各区域瘿蚊的羽化率明显低于2009年。【结论与意义】由于厦门市2010年春气温明显低于2009年,造成调查时为害情况较轻。但从总体上看,芒果壮铗瘿蚊在厦门市的发生情况较为严重。本研究可以为明确该虫的扩散趋势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芒果壮铗普瘿蚊 入侵害虫 为害调查 羽化率
  • 简介:【背景】小麦叶疫病菌于20世纪60年代入侵我国后,迅速传播扩散并在局部区域造成严重危害,对我国小麦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方法】设计出检测小麦叶疫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快速检测该病菌的PCR方法。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对小麦叶疫病菌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使用DNAMAN软件设计出检测该病菌的特异性引物LJY1和LJY2,优化PCR反应体系。【结果】建立了该病菌的PCR检测方法,PCR反应体系:25mmol·L^-1MgCl22.5μL,10mmol·L^-1dNTP1.0μL,10μmol·L^-1引物各0.5μL,DNA模板8ng,最佳退火温度57.6℃。【结论与意义】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将小麦叶疫病菌与其他链格孢属的真菌区分开。本研究结果为小麦叶疫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依据,能够有效防止该病菌在小麦进出口贸易中传入我国。

  • 标签: 小麦叶疫病菌 PCR 体系优化 引物LJY1和LJY2
  • 简介:本文根据高校女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说明从需要,目标,语言,情感等几方面对学生加以激励,对学生体育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标签: 激励法 体育教学 高校女生
  • 简介:目的:探讨罗培南钠片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较优的制备参数,考察其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并统计分析。结果:罗培南钠片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相似(f2>50)。结论:该制备条件参数下工艺可行,适合批量大生产。

  • 标签: 法罗培南钠片 制备工艺 长期试验
  • 简介:避开化疗诱导多药耐药性的常规方法,建立烷基磷脂类化合物(十六烷基磷酸胆碱,HePC)诱导人上皮性肿瘤细胞系产生交叉耐药。旨在以新的角度认识肿瘤多药耐药性,揭示新的调控机制。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对文库进行克隆分析,在获得的可分析的78个克隆中,27%没有同源基因片段或同源性很低,暂定为“新基因”;14%具有染色体明确定位,认为是化疗敏感肿瘤KB细胞所特有的cDNA片段;19%在人类EST库文库MGC和CGAP中出现,可能是肿瘤细胞特有基因;发现与耐药相关的巳知功能基因高达40%。

  • 标签: 抑制消减杂交法 筛选 肿瘤耐药相关基因 多药耐药 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目的: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对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含量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和光激化学发光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比较二者结果的-致性。方法:收集40例患者血清标本,以罗氏Cobas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比较仪器(Ⅳ),博阳LIC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实验仪器(Y),同时检测血清中AFP的含量;分析2种生化仪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致性。结果:2种仪器测定的结果相关性良好(r=O.9925),预期偏倚可以接受。结论:在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的前提下,2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致,其偏差可为临床所接受。当同-实验室同-检验项目存在2种以上检测方法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标签: 光激化学发光法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甲胎蛋白 一致性 NCCLS-EP9-A2
  • 简介:美国和意大利研究人员最近宣布,他们开发出了通过尿检发现人体生长激素的方法。这被认为是通过无创方法筛查运动员是否服用违禁药品方面取得的一个突破。

  • 标签: 生长激素 尿检 开发 检测 研究人员 违禁药品
  • 简介:采用生物废气处理技术特别是生物滴滤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主要的致臭物质(含硫化合物)既有效又经济,而其中填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填料的吸附特性、传质性能以及稳定性和经济性,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

  • 标签: 恶臭气体 生物滴滤法 填料 特性
  • 简介: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RPR、TPPA分别检测150例梅毒患者及125例非梅毒患者血清。结果:化学发光、RPR、TPPA对150例梅毒血清标本和125例非梅毒血清标本对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98.0%、75-3%和97.3%,特异性分别为98-3%、81.6%和97.5%。化学发光、TPPA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R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和TPPA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别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3种方法检测,梅毒诊断阳性率可提高到100%。结论:梅毒的化学发光检测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自动化、定量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梅毒的准确诊断和疗效观察,与传统方法联检可防止误诊、漏诊,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诊断 化学发光法
  • 简介:荧光光谱是目前我国药物分析的主要方法,在我国各科研机构的应用广泛,具有一定的优势.荧光光谱能够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分析药物的分子的相互作用,在药物分析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荧光光谱的主要原理,是根据不同物质在光照下的不同反射颜色和强度为主,根据反射光分析物质的原理.本文主要对荧光光谱的传统分析方法、新型分析方法以及与其他方法之间的联用三个部分进行分析,总结荧光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并做发展展望.

  • 标签: 荧光光谱法 技术分析 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