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利用新型纳米颗粒造影剂结合Micro-CT成像技术,建立小鼠肝脏成像方法,并用于肝脏肿瘤的活体成像。方法6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纳米颗粒造影剂ExiTronnano1200050μL和100μL;在注射前、注射后3min、24h、7d、14d、28d和56d对所有小鼠肝脏进行Micro-CT活体扫描;分别在小鼠肝左叶和肝右叶内选取感兴趣区(ROI)进行灰度值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肝组织对比度的变化。确定合适的造影剂剂量,尾静脉注射至3只雄性16月龄HBV转基因肝癌模型小鼠(C组),同上进行Micro-CT活体扫描,并于第56天全部安乐死后取肝脏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A组和B组小鼠在注射不同浓度造影剂后,冠状位重建图像及肝脏感兴趣区的平均灰度值结果显示:肝脏实质造影后均比注射前明显增强,24h达到峰值,注射后56d内,小鼠肝脏感兴趣区的平均灰度值与注射前相比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B组显著高于A组(P〈0.01),确定后续实验采用B组造影剂剂量(100μL)。C组注射100μL造影剂后,各时间点均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肝脏癌性结节存在,病理学观察发现肝脏出现非典型增生,肿瘤细胞核大,染色质加深和肝细胞坏死。结论利用纳米颗粒造影剂结合Micro-CT成像技术,成功建立了小鼠肝脏活体成像方法,并可应用于肝脏肿瘤的活体成像研究。

  • 标签: 小鼠 肝癌 MICRO-CT 造影剂
  • 简介:目的:对比300mgI.ml-1对比剂与400mgI.ml-1对比剂对肾脏多层面CT(multisliceCT,MSCT)多期增强扫描的强化作用及不良反应。材料与方法:68例腹部CT受检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分别给予肾脏平扫和典比乐300(300mgI.ml-1)与碘迈伦400(400mgI.ml-1)的多期增强MSCT扫描(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18s、30s、80s、3min~5min),测量各期增强扫描腹主动脉、双肾动脉、双肾静脉、双肾皮质、双肾髓质、双肾盂的CT强化值。观察对比剂的不良反应。结果:使用400mgI.ml-1对比剂在18s与30s采集,所检测的血管与肾各结构强化均值有意义高于300mgI.ml-1对比剂(p〈0.01),80s采集,肾动脉、肾静脉、肾髓质强化均值有意义高于300mgI.ml-1对比剂(p〈0.01),3min~5min采集,肾静脉与肾盂强化均值有意义高于300mgI.ml-1对比剂(p〈0.01)。结论:高碘浓度对比剂对肾脏各解剖结构的显示优于标准碘浓度对比剂,并可降低对比剂用量,而不良反应并无增加。

  • 标签: 对比剂 碘浓度 计算机断层 肾脏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为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0-2013.9期间来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的4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通过二维灰阶超声检查,40名患者共发现50个结节。患者先后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总结病例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造影表现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结果: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病灶的诊断能力很好,对结节的敏感性85.8%,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95%,阴性预测值96%,准确率95%。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有助于临床上判定局灶性结节良恶性,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但是,由于许多假阳性的原因,故对于某些缺乏特异性的超声造影表现,需要其他方法或是穿刺活检进行辅助检查。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 超声造影 临床诊断
  • 简介:对158位病患的资料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螺旋CT检查展开影像诊断,并对临床资料、MRI与B超等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螺旋CT扫描与MRI,实现了对肝脏小占位病变影像的综合诊断,明确了其良恶性,同时也保证了对患者处置的高水准.

  • 标签: 肝脏小占位病变 影像诊断 处置对策
  • 简介:目的:构建莱芜猪肝脏组织全长cDNA文库,以便研究与莱芜猪优良性状相关的基因。方法:采用改良的异硫氰酸酸胍一步法制备总RNA;利用SMART技术,以PrimeScript反转录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通过LD-PCR扩增获得cDNA双链;经蛋白酶K消化和CHROMASPIN-400柱分级分离后,收集500bp以上的cDNA片段,并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建成原始文库;随机挑取单菌落,用HindⅢ和EcoRⅠ进行双酶切鉴定重组子插入片段大小。结果:经鉴定,原始文库的滴度为2.8×105cfu/mL,重组率约为98%,插入片段大小为0.5~2kb,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大于1kb。结论:建立的cDNA文库质量良好,可以用于目的基因的筛选。

  • 标签: 莱芜猪 肝脏 CDNA文库 SMART技术
  • 简介:研究人员将野生植物中的一种基因移植到病害风险大的西红柿和土豆中,结果增加了这些植物抵抗农业病菌的能力。新成果发表在3月的《自然一生物技术》期刊上,如果这一结果能广泛地复制,那么它将在减少作物大量损失的同时,避免杀虫剂使用所造成的环境、健康和成本问题。

  • 标签: 转基因作物 能力 病菌 农业 野生植物 病害风险
  • 简介:目的观察灵光注射液(复方樟柳碱)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大鼠心脏和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4组,分别设为假休克组(8只)、模型组(16只)、灵光注射液低剂量组(16只)和高剂量组(16只),除假休克组外,大鼠均经历4kPa,70min的失血性休克,在休克复苏后6h和12h各组分别处死半数动物,检测血清CK、CK-MB、LDH、ALT、AST,心脏和肝脏做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与结论灵光注射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引起的心脏和肝脏功能和形态损伤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和保护生物膜作用有关.

  • 标签: 樟柳碱 大鼠 休克 出血性 心脏 肝脏 灵光注射液
  • 简介:目的探讨中度海拔高度地区慢性低氧大鼠心肌、肝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本实验用Wistar大鼠20只,雌雄各半,六日内从海拔5米运至海拔3418米饲养,8周后断头处死大鼠,留取心肝组织作光电镜观察,同时高原暴露前后测定血RBC数及Hb含量。结果心肝组织学改变主要为细胞水肿,即心肌颗粒变性,肝细胞疏松化,其次为心肌、肝细胞嗜酸性变。心肌组织有少量小灶状坏死,肝组织中未见坏死。超微结构主要有肌浆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糖元颗粒减少,未见不可逆性损伤如线粒体出现杆状嵴、三膜嵴及核染色质边聚现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多有突起伸向管腔,胞质空泡变性,微饮泡较少。另外,高原暴露后RBC数及Hb含量明显升高。结论该海拔地区慢性低氧大鼠心肌、肝组织及毛细血管的病变是可逆性的:左右心室病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肝组织的病变程度明显轻于心肌组织。

  • 标签: 心肌组织 大鼠 肝组织 病变程度 慢性低氧 坏死
  • 简介:目的探究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PUFA)的苏子油高脂饮食对肥胖大鼠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s,VLDL)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造模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ormalcontrolgroup,NC)给予普通日粮,高脂组(highfatgroup,HF)给予高脂纯合日粮诱发肥胖大鼠模型;干预期: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4组:持续高脂组(consistenthighfatgroup,CHF)和三个苏子油(perillaoil,PO)替代组,根据PO替代CHF中猪油比例的不同将替代组分为20%PO、50%PO、100%PO,4周后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ryglyceride,TG)水平;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肝脏VLDL合成关键蛋白微粒体甘油三脂转运蛋白(microsomaltriglyceridetransferprotein,MTP)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蛋白表达;real-timePCR方法检测肝脏Mtp、ApobmRNA表达.结果肥胖大鼠血清TG水平显著高于NC组,并且有严重的脂肪沉积,肝脏MTP和APOB的mRNA、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干预4周后,与CHF组相比,各PO替代组大鼠血清TG水平明显降低,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肝脏脂肪沉积有明显改善,并且肝脏MTP和APOB的mRNA、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不同比例PO替代均能促进肥胖大鼠肝脏VLDL合成与分泌,改善肝脏脂肪沉积,并且PO促进MtpmRNA、蛋白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

  • 标签: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肥胖大鼠模型 极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目的:探索蔗糖酯类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其造影效果。方法:采用声振法制备蔗糖酯类造影剂,将F68和SE-5按一定质量比称取配置微泡包膜材料,以微泡浓度为指标进行制备优化,将F68和SE-5按1:1质量比称取,将其配置成乳状液置入声振仪,以不同超声功率(200W、400W、600W及800W),不同声振时间(30s、60s、90s、120s、150s、180s、210s、240s、270s及300s)进行声振处理。将F68和SE-5分别按6:1、5:1、4:1、3:1、2:1、1:1、2:1、3:1及4:1的质量比称取制成乳状液,选择最佳声振功率与声振时间,筛选最佳溶液配比。选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微泡,观察兔肝脏造影效果。结果:蔗糖酯类造影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泊洛沙姆188(PluronicF68)和蔗糖酯-5(SE-5)的配比为2:1,声振仪功率为600W,声振持续时间为240s。注射造影剂后兔肝脏超声造影图像清晰,回声强度明显增强。结论: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制备出的蔗糖酯类微泡浓度及直径均符合超声造影要求,具有良好显影效果。

  • 标签: 蔗糖酯 泊洛沙姆 六氟化硫 微泡 超声造影剂
  • 简介:目的为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采用局部热应激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质(HSP70)的表达,检测了HSP70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热应激预处理组与非预处理组,对比观察两组动物肝脏缺血再灌注后0、4、8、12、24h期间内肝脏HSP70的表达、NOS活力及血清乳酸脱氢酶(1actate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与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热应激预处理组HSP70的表达水平均比非预处理组同一时间点高,而NOS活力及血清LDH的活性较非预处理组低。与非预处理组比较,经热应激预处理肝组织损伤较轻。结论热应激预处理诱导产生的热休克蛋白70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途径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NO的产生,从而降低大量自由基对肝脏的损害。

  • 标签: 热休克蛋白质70 一氧化氮 再灌注损伤 肝脏
  • 简介:目的:探讨PET/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ET/CT对16例肺部孤立性病灶进行PET/CT检查,手术切除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查,以判断诊断符合率与细胞类型。结果:16例肺病灶患者PET/CT检查与手术切除组织病理结果相比较,诊断符合率为87.5%,其中腺癌13例(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6例),鳞癌2例,肺粘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结合临床症状,PET/CT检查能够准确的对肺癌做出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早期肺癌 诊断 PET/CT
  • 简介:目的:通过多点突变构建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ECFP)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与结果:根据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ECFP基因序列的差异设计3对引物,以pLentiLox3.7-EGFP为模板进行分段PCR扩增,再以分段PCR扩增产物为模板扩增出突变的ECFP基因片段,将其与载体连接,得到ECFP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Lox3.7-ECFP,测序结果证实经过多点突变扩增的ECFP片段基因序列完全正确;磷酸钙介导pLentiLox3.7-ECFP在293T细胞中表达,48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青色荧光蛋白。结论:通过多点突变的方法得到了ECFP慢病毒表达载体。

  • 标签: 慢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青色荧光蛋白 点突变
  • 简介: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C-Jun氨基端激酶(JNK)在糖代谢异常大鼠肝脏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糖代谢异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病理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耐量受损(IGT)模型组(n=20)、2型糖尿病(T2DM)模型组(n=20)、IGT对照组(n=10)及T2DM对照组(n=10),高脂饲料喂养复制IGT大鼠模型,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T2DM大鼠模型,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细胞凋亡;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肝脏组织中MIF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MIF、caspase-3、JNK蛋白表达及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结果IGT大鼠及T2DM大鼠肝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多;IGT组和T2DM组肝组织MIF基因表达较各自对照组明升高(P<0.01),MIF、caspase-3、JNK蛋白表达及JNK磷酸化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IGT组相比,T2DM组caspase-3、MIF、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JNK磷酸化水平是明显升高(P<0.01)。结论糖代谢异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可能与MIF、caspase-3、JNK表达水平的升高及JNK磷酸化水平的增强有关。

  • 标签: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C-JUN氨基端激酶 Caspase-3 糖耐量受损 2型糖尿病
  • 简介:呼吸长时程增强效应(long-termfacilitation,LTF)是中枢呼吸控制系统表现的一种5-羟色胺(5-HT)依赖性记忆活动,表现为间歇性低氧或窦神经刺激引起的呼吸增强效应在刺激停止后仍可持续一段时间(几分钟到几十分钟)。LTF均由吸气兴奋刺激所诱发,提示LTF的产生需要吸气神经元的兴奋性刺激,

  • 标签: 间歇性迷走神经刺激 呼吸长时程增强效应 5-羟色胺 吸气神经元
  • 简介:本文观察了用抗氧化剂维生素E预处理后.三氯乙烯(3000mgB.W.)一次性经口染毒24h大鼠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氯乙烯染毒组肝脏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维生索E干预组的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均分别低于三氯乙烯染毒组(P<0.01),说明三氯乙烯急性染毒可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肝损害,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可能是机体受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刺激而诱导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维生素E对三氯乙烯所致的肝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染毒 肝脏 三氯乙烯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鼠肝 维生素E
  • 简介:目的:分析肺部炎性假瘤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极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9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肺部炎性假瘤的患者为病例组,并于同一时期随机选取8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各种影像学特征与肺部炎性假瘤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刀切征、桃尖征及延迟期持续强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叶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Spearman的秩相关分析发现,刀切征、桃尖征及延迟期持续强化与肺部炎性假瘤诊断呈正相关关系(r=0.738,0.829,0.763,均P〈0.05),分叶征与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呈负相关关系(r=-0.791,P〈0.05)。结论:CT影像学表现中的刀切征、分叶征、桃尖征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对肺部炎性假瘤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肺部炎性假瘤的重要影像学资料。

  • 标签: 肺部炎性假瘤 周围型肺癌 CT 影像学表现 诊断价值
  • 简介:[背景]苹果蠹蛾是危害苹果和梨等蔷薇科果实的世界性重要蛀果害虫之一,目前已侵入我国新疆、甘肃、黑龙江、宁夏、内蒙古、吉林、辽宁等7省市,正在向苹果主产区扩散,严重威胁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欧美国家的田间应用证明,CypoGV是防治苹果蠹蛾效果最佳的生防制剂。研究开发本土CypoGV商业化制剂,对保证我国苹果业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方法]用室内和田间生测方法,在半人工饲料中添加被紫外线处理过的氧化铁和CypoGV-ZY混合悬液,其中氧化铁的添加浓度分别为3、5、7、10、12mg·mL~(-1),并完成其对苹果蠹蛾初孵幼虫的生物测定。[结果]在病毒悬液中添加7mg·mL~(-1)的氧化铁能显著提高CypoGV在田间的活性和持久性,与未添加氧化铁处理相比较,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提高了53.88%和96.64%。[结论与意义]添加低剂量氧化铁,显著增强了CypoGV对田间强日光、强紫外线的适应性,提高了该病毒在田间的活性和持久性,说明氧化铁可作为商业化CypoGV制剂的助剂,提高田间CypoGV对苹果蠹蛾防治效果。本研究为我国CypoGV制剂生产过程中添加助剂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氧化铁 UV 生物测定 存活率 增效剂
  • 简介:在诸多人类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疾病比如慢性疼痛、焦虑和癫痫中,氯化钾膜蛋白KCC2的活性都是降低的。本周《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新研制的小分子可以增强KCC2活性并缓解大鼠的慢性疼痛。这项发现意味着治疗疼痛以及其他因KCC2活性降低而产生的疾病有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蛋白活性 慢性疼痛 小分子 治疗 医学 自然
  • 简介:目的:探究和评价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4(IL-4)作为β淀粉样蛋白(Aβ)表位DNA疫苗的分子佐剂,增强DNA疫苗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水平。方法:阿尔茨海默病DNA表位疫苗pVAX1-6Aβ15-T分别与重组DNA分子佐剂pVAX1-S-IL-4和pVAX1-S-GM-CSF联合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分子佐剂IL-4组相比单独的DNA表位疫苗pVAX1-6Aβ15-T组抗体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GM-CSF能明显提高DNA疫苗Aβ特异的抗体水平和泛DR辅助T细胞表位(PADRE)特异的细胞免疫反应,4次免疫后其抗体滴度提高了4倍。结论:GM-CSF佐剂能够有效地用于今后阿尔茨海默病DNA表位疫苗的研究中。

  • 标签: DNA表位疫苗 分子佐剂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