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色列Technion以色列技术研究所AndrewPLevy及其同事在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上报告,补充维生素E可减少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结合珠蛋白(Hp)2-2基因型。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维生素E 心血管 事件 患者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200例,根据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DM1)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DM2)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相关指标的差异。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建立方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1),以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为因变量,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年龄和总胆固醇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病程、年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氧化应激 血清胆红素 大血管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关系。方法:从2组人群中分别选取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组织40例、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ERβ表达;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ERβ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将ERβ基因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与子宫内膜ERβmRNA及蛋白质表达之间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ERβmRNA表达量为0.6457±0.2957,对照组为0.9637±0.3621,实验组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9,P〈0.001);实验组ERβ蛋白质表达量为347.37±30.35,对照组为445.21±45.67,实验组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P〈0.001);2组RsaⅠ基因型、AluⅠ基因型、CA重复序列基因型ERβ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ERβmRNA及蛋白质在子宫内膜中表达低于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可能与月经量减少有关;2组人群ERβ基因RsaⅠ、AluⅠ、CA重复序列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子宫内膜表达无差异。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表达
  • 简介:在总结对流性天气特征基础上,针对对流性天气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其中主要有对流不稳定,水汽条件,垂直抬升运动,500hPa高度槽,切变线,地面锋,地形抬升作用等等,而对流性天气发生必须满足一般条件就是:水汽条件,不稳定条件,抬升运动条件。在前人对对流性天气研究中,都各自用了不用分析方法(包括合成分析,统计分析,趋势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解释了对流性天气促发机制。文章描述了对流性天气发生背景、对流性天气诊断、雷达资料在对流性天气监测与预报方面的应用及对流性天气预报发展。

  • 标签: 对流性天气 背景流场 物理量场
  • 简介: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全球恶性入侵害虫,2008年传入我国,目前已有13个省区报道其为害,2009年在云南省被发现,截至2013年3月,云南省共8个州(市)10个县(市)已有分布。扶桑绵粉蚧寄主范围广,危害性大,适应性强。同时,云南省花卉、蔬菜调运及进出口贸易频繁,加之气候类型丰富、水热条件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等优势,有利于扶桑绵粉蚧入侵、定殖与扩散,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目前,关于云南省扶桑绵粉蚧研究仍然缺乏,现就扶桑绵粉蚧在云南发生现状、潜在风险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该虫有效防范提供参考。

  • 标签: 扶桑绵粉蚧 危害 潜在风险 防治措施
  • 简介:粪生菌物和炭角菌科真菌是约翰·韦伯斯特先生钟爱众多菌物类群中2个。大多数炭角菌是腐生或具弱致病性,还有一些是内生菌。炭角菌是世界性分布真菌,主要生长在被子植物木质部分。目前所研究大多数炭角菌都生长在这些基质上。炭角菌科下约有75个属,其中4个属是粪生,且目前主要有关其分类方面的研究,而对鹿角菌总体分布、发生规律和生态学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采集到1386份草食动物粪便样品为材料,通过湿室培养和检验,共获得12326个记录,其中255个为粪生炭角菌,作者对这些炭角菌发生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及对其形态进行了补充观察。

  • 标签: Hypocopra Podosordaria 孔座壳属 基质偏好性 Wawelia
  • 简介:【目的】2013年10月云南省元谋县首次发现红火蚁。掌握红火蚁蚁巢各品级发生动态,能为当地红火蚁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5年1-12月,在昆明宜良县对红火蚁蚁巢取样、分离,红火蚁取样、称重,统计红火蚁各品级头数。【结果】地上蚁巢红火蚁蚁群数量发生高峰期在8-9月,其次是3-4月。蚁后数量比例高峰在3-4月;有翅雌蚁比例高峰在4月,其次是7月;有翅雄蚁比例高峰在5月,其次是9月;生殖蚁幼虫和蛹比例高峰3、4和12月。地上蚁巢工蚁、兵蚁、职能蚁幼虫和蛹数量发生高峰期在8-9月,发生小高峰期在4月。【结论】昆明红火蚁蚁群数量动态有2个峰值,第一个峰值为8-9月,以职能蚁防治为主;第二个蜂值3-4月,以生殖蚁和职能蚁防治为主。该结果为昆明红火蚁防控技术提供了数据支撑。

  • 标签: 昆明 红火蚁 种群动态
  • 简介:为什么亚洲人喝了酒。脸就容易红?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最近刊发一项研究结果认为.原因得归咎于水稻在亚洲普及。他们认为,新时期时代中国水稻等农作物驯化导致了人类食物结构变化,继而导致了某种基因突变。使得容易出现所谓“亚洲红”,不过,也有科学家对此研究持保留态度。

  • 标签: 水稻种植 进化生物学 喝酒 BMC 动物研究所 亚洲人
  • 简介:对茶薪菇栽培中经常发生9种病害从病原、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

  • 标签: 茶薪菇 病害防治 综合防治
  • 简介:基于对危险品海洋运输研究,为了有效控制并降低事故发生,本文从包装因素、人为因素、船舶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对降低事故率、保护海洋环境等提出建议。

  • 标签: 危险品 海洋运输 包装 人为事故 船舶 环境保护
  • 简介:苹果蠹蛾是果园最重要害虫之一,1987年入侵甘肃敦煌,2005年苹果蠹蛾在河西地区严重发生。各地先后开展了一系列防控与监测工作,并对苹果蠹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甘肃苹果蠹蛾发生历史、为害与防控现状及其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全国苹果蠹蛾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苹果蠹蛾 扩散 为害 生物学 生态学 防治
  • 简介:通过田间调查与定点系统观察,结合沈阳地区气象条件,对三裂叶豚草锈病在沈阳地区发生和流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锈病属于喜高温、高湿型病害;该病于6月初在沈阳地区开始发病,可持续至9月,以7~8月发病最重。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30℃和相对湿度96.9%条件下接种锈菌冬孢子,4d后三裂叶豚草即可发病;冷冻保藏(-20℃)可打破冬孢子休眠,在沈阳地区冬孢子是第二年锈病发生初侵染菌源。苍耳柄锈菌三裂叶豚草专化型对三裂叶豚草表现出了显著致病性、致死性及专一性,证明是防治三裂叶豚草理想生防菌。

  • 标签: 三裂叶豚草 苍耳柄锈菌三裂叶豚草专化型 锈病 流行规律
  • 简介:伊春林区141个苗圃,按其所在地理位置,划分南、北、中三片。红松、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等四个主要更新造林树种,苗圃面积2512亩,年平均苗木产量15362万株,苗木病害近年出现加重趋势,特别是个体苗圃因技术力量薄弱,尤为严重。

  • 标签: 伊春林区 苗圃 病害
  • 简介:肠道微生态作为机体最重要微生态系统,与糖尿病、肥胖症、肿瘤、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但肠息肉发生与肠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较少。我们通过对年龄、饮食、肥胖等因素分析,揭示肠道微生态与肠息肉发生相关性,冀望有助于提高肠息肉早期诊断率,降低肠癌发生率。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结肠息肉 相关性
  • 简介:2007—2009年在浙江杭州对三叶斑潜蝇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范围内该虫分布已很广,与其他斑潜蝇混合发生。春夏季以美洲斑潜蝇为害为主,6月是为害盛期。秋冬季为多种斑潜蝇混合为害,9月是混发盛期,期间以三叶斑潜蝇为害占多数。目前查到有13种寄主作物受三叶斑潜蝇为害。

  • 标签: 三叶斑潜蝇 发生特点 杭州
  • 简介:研究局部复发和原发肿瘤二次发展(SPT)是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生存率重要因素。这篇研究是为了评估研究者们提出癌变区域理念:与原发性肿瘤相邻正常组织存在癌前病变,可导致局部复发和SPTs发展。

  • 标签: 鳞状细胞癌 癌变 技术检测 口腔 测序 生存率
  • 简介:新疆属于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绿洲是其农林业发展主要载体。由于特殊地理生态和区位优势,新疆成为我国遭受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为严重区域之一。研究表明,近66年来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多达95种。近些年,生物入侵呈现间隔期越来越短、突发性疫情频率越来越高特点;特别是自1990年以来,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呈暴发式增长态势,这一时期传入该地区农林外来入侵生物有75种,占农林外来入侵生物总量78.95%,新入侵生物种类年平均2.88种。农林外来生物入侵不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而且对新疆农业和林业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背景下,通过对新疆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地理生态特点和区位优势进行分析,结合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发生现状、趋势及其研究进展,提出新疆乃至我国西北荒漠绿洲生态区未来农林外来生物研究主要方向和目标,以期为有效遏制农林外来生物入侵和危害,以及保障新疆乃至全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提供服务。

  • 标签: 新疆 西北荒漠绿洲 一带一路 外来入侵生物 潜在风险 综合防控
  • 简介:近10年来,新疆林果业快速发展。随着林果种苗等繁殖材料运输,林果有害生物由境外、省外及在区内传播风险加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成为当下影响新疆林果业健康发展重要问题。在鉴定工作方面,目前新疆林果外来入侵生物鉴定更多地采用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在监测工作层面,新疆林果有害生物普查以人工地面调查为主;在防控方面,主要以药剂防治方法为主,辅以生物防治技术及栽培措施等多种方法。全疆林业主管部门成功控制了多种林果外来入侵生物引起疫情,包括枣实蝇和扶桑绵粉蚧这2种极具危害性林果外来入侵生物。新疆林果外来入侵生物鉴定、监测及防控工作开展,可将林果外来入侵生物所带来危险降到最低程度,促进全疆林业发展。

  • 标签: 新疆 林果 入侵生物 鉴定 监测 防控
  • 简介:2005年在黑龙江省东宁县部分果园中发现苹果蠹蛾危害,由于当地果树管理粗放、果农认识不足等,最初该虫扩散较快,至2007年东宁县苹果蠹蛾发生面积已超过400hm~2。苹果蠹蛾在黑龙江1年发生2代,越冬代成虫发生时间较长,不利于化学防治。相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以刮老翘皮、束物诱杀、挂杀虫灯、用性诱剂与化学防治相结合能取得理想防治效果。

  • 标签: 黑龙江 苹果蠹蛾 性信息素缓释剂 杀虫灯
  • 简介:GIPC蛋白即G蛋白信号调节体-Galpha相互作用蛋白C端,在蛋白流动、胞吞作用和受体聚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GIPC蛋白在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调节机制,可能是一个新肿瘤相关抗原和治疗靶点。有关GIPC蛋白研究近年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新热点。我们以GIPC蛋白与肿瘤发生机制为重点,简要综述国内外关于该蛋白研究现状。

  • 标签: GIPC蛋白 肿瘤发生 乳腺癌 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