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在15℃、20℃、25℃、30℃及35℃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吡虫啉、丁硫克百威和氰戊菊酯对烟蚜毒力的温度效应。结果显示,吡虫啉和丁硫克百威对烟蚜的毒力呈正温度效应,但随着温度上升,烟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变化比丁硫克百威大。吡虫啉毒力在35℃时为15℃时的7.12倍;而丁硫克百威为2.88倍。氰戊菊酯对烟蚜的毒力呈负温度效应,在35℃时的毒力约为15℃时的1/5。鉴于这些药剂的毒力受温度影响的规律,建议在气温较低时选用氰戊菊酯等负温度效应的农药,在气温较高时则选用吡虫啉等正温度效应的农药,以充分发挥农药的性能,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

  • 标签: 烟蚜 温度效应 吡虫啉 丁硫克百威 氰戊菊酯
  • 简介:【背景】泽兰实蝇是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能够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发育,可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的蔓延。【方法】采用人工恒温饲养方法,分别设置5、10、15、20、25、30、35、40℃等8个温度及配置浓度为2.5%、5%、10%和20%的不同营养物(白糖、蜂蜜和葡萄糖),测定温度及营养物对泽兰实蝇雌、雄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在5℃时雌、雄成虫寿命最长,分别为35.06、35.26d;在40℃时雌、雄成虫寿命最短,均为0.16d。雄成虫饲喂20%葡萄糖时寿命最长,为30.00d;而雌成虫饲喂20%白糖时寿命最长,为19.20d。【结论与意义】在5~40℃泽兰实蝇雌、雄成虫寿命与温度呈负相关性;20℃下补充白糖、蜂蜜和葡萄糖均能延长雌、雄成虫寿命。这为泽兰实蝇的室内大量繁殖和田间释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泽兰实蝇 寿命 温度 补充营养
  • 简介:目的研究沙疗温度对骨重建实验的影响及传热数值模拟研究。方法采用CT扫描的手段分别进行4次扫描(建立实验对象OA模型前后各1次、进行沙疗第1周和第2周后各1次)。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分析了各股质层骨量的变化,将肌肉、股骨和骨髓,装配后划分网格,把建立的三维模型的STL格式导入到COMSOL软件进行传热模拟及分析温度场产生的应力对骨重建的影响。结果分析4次CT扫描数据的变化和热应力模拟,在沙疗温度产生的热应力环境下,软质骨体积减少,而密、硬质骨体积增加。传热数值模拟很好的体现了大腿及股骨部位的温度分布。结论沙疗温度对股骨产生的热应力对骨重建起促进作用。

  • 标签: 沙疗 传热 骨密度 热应力 数值模拟
  • 简介:【目的】蝇蛹俑小蜂是很多双翅目害虫的蛹寄生蜂.了解温度对寄生蜂寄生效能的影响是利用寄生蜂控制害虫的重要前提.【方法】实验室条件下设置温度为21、24、27、30、33尤,测定温度对蝇蛹俑小蜂雌蜂寄生瓜实蝇蛹功能反应的影响.蝇蛹俑小蜂对瓜实蝇蛹的功能反应用Mkhaelis-Menten-n型功能反应模型Na=AN/(f+W)进行拟合.【结果】不同温度下蝇蛹俑小蜂的寄生潜能(4)和寄主半饱和密度(F)不同.当温度在27尤时,其寄生潜能最大;而寄主半饱和密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结论】瓜实蝇在瓜地盛发期的栖境温度适宜蝇蛹俑小蜂的寄生.

  • 标签: 蝇蛹俑小蜂 瓜实蝇 温度 寄生潜能
  • 简介:分别在19℃,22℃,25℃,28't2,31℃下饲养橘小实蝇蛹色伴性遗传品系,统计各温度下卵到蛹的的获得率、蛹重、羽化率、存活率及飞出率。结果表明卵到蛹的获得率28℃最大,为62.12%,19℃最小,为43.12%;蛹重25℃最重为1.3854g/100粒,19℃最轻,为1.2610g/100粒;羽化率25℃最高,为93%,31℃最低,仅82.67%;存活率31℃最高,为66%,19℃最低,仅为4.67%;飞出率25℃最高,为65%,31℃最低,为16%。综合不同温度下的卵到蛹的的获得率、蛹重、羽化率、存活率及飞出率得出25℃-28℃是大量饲养橘小实蝇蛹色伴性遗传品系的最佳温度

  • 标签: 橘小实蝇 伴性遗传品系 蛹色
  • 简介:[背景[白僵菌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虫生真菌,已被用于工厂化大量生产,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方法]试验设置17、21、25、29和33℃5个温度水平,采用喷雾法,将浓度为1×105和1×108个·mL-1的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分别感染红火蚁工蚁,以测试不同温度下白僵菌菌株对红火蚁工蚁的致病力。[结果]当浓度为1×108个·mL-1时,在21、25和29℃条件下,红火蚁工蚁在15d的累计死亡率均达到了100%,在17和33℃下分别为99.36%和98.74%。当浓度为1×105个·mL-1时,在21、25、29和33℃下,红火蚁工蚁在15d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29.42%、36.18%、33.17%和27.21%,显著高于17℃的累计死亡率。2个浓度处理在17~25℃时,白僵菌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中时(LT50)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为29和33℃时,红火蚁的LT50不减少反而增加。25℃时白僵菌Bb04菌株对红火蚁工蚁的LT50最短,死亡速度最快,致病力最强。[结论与意义]该研究可为制定田间利用白僵菌防治红火蚁的最佳时期奠定基础。

  • 标签: 白僵菌Bb04菌株 红火蚁 温度 致病力
  • 简介:利用重叠延伸PCR法对扩展青霉碱性脂肪酶(PEL)基因进行体外定点突变,并构建了含突变基因的重组质粒pPIC3.5K-lip-D92P.将该质粒在毕赤酵母GS115菌株中表达.与野生型表达产物PEL-GS相比较,突变体表达产物PEL-D92P-GS最适作用温度为45℃,比野生型提高了5℃;其热稳定性与野生型相当;突变体在40℃下的表达量为109U/mL,约为野生型的29%.结果分析表明,Pro替代Asp92后,可能是由于Pro一级结构的特点,使酶结构更加稳定,在高温下更适于与底物结合.

  • 标签: 扩展青霉 碱性脂肪酶 最适作用温度 定点突变 重叠延伸PCR法 蛋白质工程
  • 简介:对2068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面粉白测定和高白小麦种质子粒硬度测定。结果表明,山东小麦地方品种、山东小麦育成品种和省外引进小麦品种面粉白值的分布范围分别为63.9~82.9、63.1~83.8和67.2~84.2。筛选出面粉白值大于80的小麦种质342份(包括白值大于83的种质26份),其中地方品种22份,山东育成品种(系)228份,省外引进种质92份。从高白小麦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子粒硬度指数≥50符合高白强筋、中强筋或中筋的种质资源18份,对培育中筋以上高白小麦新品种,以满足人们口味和健康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麦种质 子粒 面粉白度 硬度指数
  • 简介:利用CID-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叶状体地衣犬地卷[Peltigeracanina(L.)Willd.]的光合速率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状体地衣的生长与湿度(水分)关系密切。犬地卷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每日在日出后湿度最高的时刻,积极地进行光合作用;一天内最高光合速率在上午9:00-10.00时之间(东经87°地方时间为准),其余时间处于休眠状态,进行光合作用时温度的变化范围不大。

  • 标签: 犬地卷 叶状体 光合速率 气候因子
  • 简介:本文通过室内模拟低温,研究了阿里山潜蝇茧蜂雌成蜂、9日龄蛹的致死中温度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雌蜂的砜分别为4℃下6.6149天,7℃下8.1235天,100℃下9.6161天,13℃下5.0257天,且在所有温度下都有死亡率陡升过程。9日龄蛹在不同温度下的LT50分别为4℃下8.4172天,7℃下8.1235天,10℃下13.9949天,13℃下18.4107天;同一温度下的蛹羽化率与保存天数的关系适宜用二次方程拟合。研究认为蛹的耐寒性强于雌成蜂,可以作为低温保存的虫态。

  • 标签: 阿里山潜蝇茧蜂 低温储存 羽化率 死亡率 线性拟合
  • 简介:目的通过度他雄胺对大鼠附睾精子和生育的影响,探索调节雄性生育的睾丸后作用靶点.方法使用度他雄胺20和40mg/(kg·d)大鼠灌胃给药,连续2周.给药结束后雄雌鼠按1∶2合笼,计算生殖指数;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分析精子活力和形态;采用SYBR-14和PI双重荧光染色计算精子存活率;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睾酮(T)和双氢睾酮(DHT)血清浓度;采用HE染色法对各组睾丸、附睾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他雄胺低、高剂量组双氢睾酮浓度均显著下降,分别为0.54和0.28nmol/L(P<0.01),精子活力明显降低,分别为39.0%和28.7%(P<0.01),畸形率分别增加为10.3%和15.6%(P<0.05),最后受孕率分别降为62.5%和38.4%.而睾酮水平和交配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睾丸和附睾亦无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他雄胺通过抑制DHT生成,影响附睾精子成熟而导致大鼠不育,为今后男性避孕和不育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度他雄胺 附睾 精子成熟 生育力
  • 简介:虽然寻找新药的生物药公司经常占据了所有的头条新闻,但是任何生命科学研究和药物研发从业者都知道,如果离开了生命科学行业为他们提供试剂、硬件和溶液,所有上述进步都只是一场空谈。

  • 标签: 生命科学 行业 药物研发 科学研究 生物药
  • 简介:目的调查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医疗服务满意,为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随机抽样抽取的住院患者发放自制问卷,将结果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满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医师服务、护理服务、手续办理、医疗费用和医疗环境;满意较低的具体项目有检查人员、出入院手续办理、医药费告知情况、病房和公共设施。结论医院应着重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疗环境,努力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医疗服务 住院患者 满意度
  • 简介:2018年7月,本刊参加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的"2018年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遴选活动",荣获"2018年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 标签: 科技期刊 高校 中国 生物安全 学报
  • 简介:【背景】近年来,全球气候条件不断变化,其对农田生态系统和病虫草害发生的影响较大。【方法】于2009~2013年在河南安阳田间小区系统调查了转基因棉田和非转基因棉田主要害虫种群丰,结合5年间本地气象因素,分段分析了影响棉田主要害虫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及其关键影响时期。【结果】不同害虫发生危害的关键气象因子及其关键影响时期不同,且不同害虫种群丰与气象因子及其影响时期有不同的相关性。影响棉蚜的关键性气象因子是1~8月的平均气温,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相关性较低;影响棉叶蝉的关键气象因子是1~4月的降雨量,其次是1~8月的相对湿度,而平均气温与其相关性很低;5~8月降雨量对烟粉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对其无显著影响;影响棉蓟马的关键气象因子是平均气温,其次是5~8月相对湿度,降雨量与棉蓟马丰相关性较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量与盲蝽种群丰的相关性很低,其发生危害可能是多种气象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结论与意义】本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条件下棉田主要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御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棉田 非靶标害虫 发生丰度 气象因子 关联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对ICU危重症患者施以护理关怀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护理质量和满意.方法:将2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将护理关怀理念与常规护理融合而给予患者特殊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诊治、护理资料,以干预后SAS及SDS平均值为指标进行评价,分析护理关怀理念对患者满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1经t检验,护理后观察组ICU患者的SDS{(45.32±5.15)分}、SAS评分{(41.97±5.65)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经X2检验,观察组护理满意(99%)和对照组(8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危重患者实施护理与人文关怀的综合护理后,临床效果优良,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满意、改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关怀理念 ICU护理质量满意度
  • 简介:目的:对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其检测灵敏,拓展应用范围。方法:通过在传统ELISA方法中引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和纳米金颗粒(GNPs),并将大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二抗结合,提高了HRP与抗原的结合比例,进而实现了对待检测物的信号放大。结果:优化后的ELISA方法在对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中,检测限(LOD)降低为原来的1/81。结论:改进后的ELISA方法性能稳定,灵敏大幅提高,能够用于对痕量目标检测物的检测。

  • 标签: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纳米金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背景】氨氧化细菌是驱动硝化作用的关键微生物,其群落多样性变化对土壤氮素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体组成的改变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DGGE(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荧光定量PCR,分析了种植转cry1Ac/cpti双价抗虫基因水稻第3、4年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和丰的变化。【结果】水稻各生育期(分蘖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内,转cry1Ac/cpti基因杂交稻Ⅱ优科丰8号(GM)的土壤氨氧化细菌16SrRNA基因群落组成、多样性指数与其对应的非转基因杂交稻Ⅱ优明恢86(CK)间均没有显著差异;以DGGE条带为基础的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的冗余分析(RDA)显示,GM和CK的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只与水稻生育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2和0.018);同时,水稻各生育期内土壤氨氧化细菌16SrRNA基因丰在GM和CK间也没有显著差异,但均随水稻生长而变化且在齐穗期达到最高(P〈0.05)。【结论与意义】稻田土壤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组成与丰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存在差异,但在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间没有显著差异,即一定时期内种植转cry1Ac/cpti抗虫基因水稻不会影响土壤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组成和丰

  • 标签: 转cry1 Ac/cpti基因水稻 氨氧化细菌 群落组成 群落丰度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简介:2018年12月21日,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召开了年度总结会。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洪铎院士主持,副主任委员廖万清院士、委员施伟民教授、戚中田教授、赵敬军教授和翟明教授、温海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廖万清院士致辞后,长征医院李钢政委致辞,潘炜华教授汇报了2018年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进展、研究成果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2018年工作总结进行了审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 标签: 重点实验室 分子生物学 医学真菌 上海市 会议 学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