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使用分布于甜瓜12条染色体上的72对SSR引物,对我国中东部设施内栽培的30个皮甜瓜品种进行分析;56对SSR引物在30个品种间表现为多态性。共检测到138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的等位变异数变幅为2~6个,平均为2.6个。有效等位变异为86.16个,平均为2.25。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045~0.725,平均为0.390。30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274~0.974之间,平均值为0.665,且90.4%的供试品种其遗传相似系数在0.474~0.824之间,亲缘关系较近;以遗传相似系数为原始数据,按UPGMA方法将30个品种划分为3大类群,结合系谱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设施适宜种植的甜瓜品种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多数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欲进一步提高中东部地区设施甜瓜产量和品质还需要拓宽亲本选择范围,扩大遗传背景。

  • 标签: 甜瓜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背景】柳壁叶蜂是一种严重为害柳树的害虫,会造成叶片提早枯黄、脱落,虫瘿成串,叶片扭曲变形,严重影响柳树的生长发育和园林景观效果。【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了柳壁叶蜂雌雄成虫、卵、幼虫、蛹及虫瘿的形态特征,并调查了乌鲁木齐市不同区域各种柳树上柳壁叶蜂的危害率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垂柳和龙爪柳受害最严重,受害株率达到100%;其次是旱柳,受害株率52.63%;该蜂对白柳及馒头柳没有危害。柳树冠不同方向和上、中、下不同部位受害率无显著性差异。每片叶通常有1-3个虫瘿,串珠状分布,每个虫瘿中有1头幼虫,幼虫在枝条上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不同区域垂柳受害率调查表明,新疆农业大学柳树枝条受害率最高,达8.65%;其次是新疆大学洪湖,枝条受害率为5.19%;然后依次是儿童公园、西公园、植物园、水上乐园、红山公园、水磨沟公园。【结论与意义】本研究为柳壁叶蜂的预防控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柳厚壁叶蜂 柳树 危害 空间分布 乌鲁木齐市
  • 简介:采用玻片和平板菌落培养方法,对6株不同来源的食根结线虫真菌——垣普奇尼亚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形态和培养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各菌株在CM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不同,QNMP0214和NRRL13094生长最快,气生菌丝发达;QNZFF0601-3菌落背面乳白色;QNAV97-5分生孢子梗细长。6个菌株均能够产生菌丝膨大和垣孢子,其中QNAV97-6和QNMP0214垣孢子着生方式除间生外还有侧生,NRRL13094垣孢子大量间生成串,QNZFF0601-3和QNMP0214垣孢子稀少。QNAV97-2、MID214、NRRL13094和QNAV97-5能产生晶体。

  • 标签: 厚垣普奇尼亚菌 培养性状 形态学
  • 简介:室内生物测定是植物对除草剂等化学物质耐受性鉴定的一种常用筛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大豆、稗草、棉花等植物对草甘膦、氯嘧磺隆等除草剂的耐受性研究,但麦草畏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和大豆对麦草畏耐受性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麦草畏对催芽大豆下胚轴伸长抑制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回归方程曲线分析和抑制中浓度分析,建立了大豆对麦草畏耐受性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确定以300μg/L麦草畏筛选浓度作为大豆室内生物测定临界筛选浓度。利用该方法对35份源自微核心种质的大豆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随麦草畏浓度增加,不同品种对麦草畏的耐受性存在显著差异,大豆品种对麦草畏的耐受性降低,从中筛选出对麦草畏耐受性较高的大黄豆-1和什邡螺丝豆。本研究结果为培育抗麦草畏品种的亲本选配以及后代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材料和技术支撑。

  • 标签: 大豆 麦草畏 生物测定 耐受性分析
  • 简介:森林是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加强林木育苗成为森林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林木育苗指的是对各种林木从幼木时期开始管理,并且期间进行合理的管理,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以及森林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林木育苗进行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林木的存活率.

  • 标签: 林木育苗 技术要点 林木管理
  • 简介:锥栗在将乐县广泛分布,笔者经多年探索,整理了一套适合山地锥栗生产的锥栗育苗、定植、早期密植的高效栽培技术

  • 标签: 筐培 密植 高效栽培
  • 简介:草果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也是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草果种植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先对草果做一个概述,然后再具体对草果种植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 标签: 草果 种植 关键技术
  • 简介:巴西地理条件优越,拥有巴西喜拉朵(Cerrado,巴西最有名的咖啡豆产地)、亚马孙雨林(Amazonrainfores)、潘塔纳尔湿地(Pantanalwetlands,世界最大的湿地)、卡汀珈区域(Caatingaregion)、南洋杉(Araucaria)森林和大西洋森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强大的科研实力使巴西生物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巴西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生物种类的20%以上,其中植物达22%,动物达20%,在全球濒危和珍稀动植物中,巴西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图1,表1)。

  • 标签: 生物技术 巴西 珍稀动植物 生物多样性 地理条件 科研实力
  • 简介:《数字技术与应用》杂志是天津市电子仪表信息研究所主办.反映数字技术、应用研究的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1007-9416,国内刊号CN12-1369/TN,邮发代号:6-251,本刊为月刊。本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全文收录,国内外深有影响。[办刊宗旨]《数字技术与应用》是面向数字科技、高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学术刊物。旨在推广数字新技术、科技新理念,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数字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我刊愿与社会各界合作,携手共进。

  • 标签: 数字技术 专业科技期刊 征稿启示 数字化期刊 邮发代号 中国学术期刊
  • 简介:《生物技术通讯》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主办,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刊载生物技术相关各学科的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技术方法、综述、经验介绍、信息交流等类文章。

  • 标签: 生物技术 征稿简则 通讯 生物工程研究所 科技核心期刊 军事医学
  • 简介:小型猪在解剖、生理和营养代谢等方面与人类相似,是人类医学研究的理想模型动物。然而,由于小型猪(尤其是我国自行培育的小型猪)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配合,成为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操作的不规范,也常常引发动物的应激反应,并造成实验数据变异增加。以下结合本实验室的应用经验,介绍小型猪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

  • 标签: 实验操作 操作技术 小型猪 模型动物 人类医学 营养代谢
  • 简介:基因芯片是近年来产生的一项生物高技术。它是利用原位合成或合成后交联法,将大量的核酸片段有规则地固定在固相支持物如载玻片、金属片、尼龙膜上,制成芯片,然后将要检测的样品用荧光素或同位素标记,再与做成的芯片充分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来分析样品中的信息。基因芯片技术已在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基因点突变及多态性检测、DNA序列测定、寻找可能的致病基因和疾病相关基因、蛋白质作图、基因组文库作图等方面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基因芯片 DNA芯片 DNA微阵列 基因组研究
  • 简介:《生物技术世界》杂志以传播生物技术前沿科学,引领生物技术发展潮流为目标,是涉及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专业性期刊,报道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生物学相关领域的重要成果和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进展。向中国生物及其相关行业的企业家、技术决策者、生命科学的技术人员、生物产业的投资人提供国内外全面及时的生物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信息,促进生物研究成果市场化,生物技术产业化,成为学术界、企业界和商贸界沟通的桥梁。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

  • 标签: 生物技术世界 生物研究 前沿科学 理论与实践 生命科学 技术产业化
  • 简介:《生物技术世界》杂志以传播生物技术前沿科学,引领生物技术发展潮撇为目标,是涉及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专业性期刊,报道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生物学相关领域的重要成果和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进展。向中国生物及其相关行业的企业家、技术决策者、生命科学的技术人员、生物产业的投资人提供国内外全面及时的生物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信息,促进生物研究成果市场化,

  • 标签: 生物技术世界 生物研究 前沿科学 生命科学 专业性期刊 技术人员
  • 简介:《生物技术通讯》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主办,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刊载生物技术相关各学科的研究报告、技术方法、综述等文稿。1文稿写作要求文稿请用中文撰写,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真实,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文稿必须是没有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的原始著作,或只在学术会议上报告过而未全文发表过的著作。

  • 标签: 生物技术 征稿简则 通讯 生物工程研究所 科技核心期刊 军事医学
  • 简介: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按等电点和分子量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已经成为蛋白质组研究中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的方法还难以满足真核生物蛋白质组研究的要求。自1975年O'Farrell提出该方法以来,针对应用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样品的增溶及加载,样品的预分级分离,阴极漂移和凝胶上蛋白质的回收等,对这种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改进。

  • 标签: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 研究进展
  • 简介:丹麦地处北欧,临北海,东靠波罗的海,南部与德国接壤,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是高收入、高福利、高税收、高消费的代表国家之一。在这片413万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曾出现了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世界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生物技术方面,该国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医药产业研究开发投入上位居欧洲第二,是欧洲三大生命科学中心之一,在蛋白质组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制品生产技术等部分领域居世界前列,是北欧地区的生物技术强国。

  • 标签: 生物技术 北欧地区 生命科学中心 诺贝尔奖获得者 丹麦 蛋白质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