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为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0-2013.9期间来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的4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灶性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通过二维灰阶超声检查,40名患者共发现50个结节。患者先后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总结病例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造影表现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结果: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病灶的诊断能力很好,对结节的敏感性85.8%,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95%,阴性预测值96%,准确率95%。结论:肝脏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有助于临床上判定局灶性结节良恶性,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但是,由于许多假阳性的原因,故对于某些缺乏特异性的超声造影表现,需要其他方法或是穿刺活检进行辅助检查。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 超声造影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法制作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的效果,包括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手术效率。方法将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制备脑缺血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组在术中分别结扎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枕动脉、翼腭动脉,并且用动脉夹对颈内动脉(ICA)进行临时夹闭;2组在术中分别结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暴露枕动脉和翼腭动脉但不结扎,用丝线悬挂颈内动脉而不是用动脉夹夹闭,线栓在显微镜直视下插入颈内动脉越过翼腭动脉起始点至大脑中动脉分叉处;3组只暴露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丝线悬挂颈内动脉,显微镜下将线栓盲插至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分别检测三组模型的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手术时间。结果第3组制作动物模型的方法所花费时间平均为17.5min,死亡率较低,神经功能评分及梗死体积稳定。结论采用第3组手术方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能够高效地制作出更加稳定的可用于临床实验的大鼠脑缺血模型。

  • 标签: 脑缺血 大鼠 模型制备
  • 简介:由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天津市科委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筹)和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2008”4月18日上午在天津港保税区开幕。来自海内外30余家企业、6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活动。

  • 标签: 工业生物技术 生产模式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中科院 天津市
  • 简介: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动物脂肪和植物油料作为基本原材料的油脂工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当代粮油食品工业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但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其发展,也为了使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得到更好的运用,我们必须加大对着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其不断健康发展。现结合我国现代油脂工业的主要发展现状对其发展趋势具体的展开探讨。

  • 标签: 油脂工业 生物技术 现状 发展
  • 简介:微生物转化与医药工业间的关系密切,微生物转化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转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微生物转化技术应用于医药工业已逐渐成为医药工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介绍微生物转化技术的概念、特点及方法,并对微生物转化在医药工业中的主要应用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微生物转化的重要性。

  • 标签: 微生物转化 医药工业 应用方面
  • 简介:近些年来,古生物类国家地质公园虽然一直都保持着逐渐增多的势态持续发展着,但是实际上,这些地质公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古生物类国家地质公园的现状探讨研究,对园区的改善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地质公园 古生物类国家地质公园 问题 对策
  • 简介:2018年6月22-25日,在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组织安排下,"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以下"行动")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主编刘旭院士,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副局长周云龙,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资源中心主任李立会等一行6人的调研组前往汉中和安康地区,对陕西省的“行动”工作进行调研督导。

  • 标签: 种质资源 管理局 陕西省 普查工作 调研 种子
  • 简介:摘要:环境保护的根本出路在于废弃物的资源化。以马铃薯淀粉工业为例,治理该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只能依靠该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支撑。实践证明,在众多高新技术里面,生物技术的威力最大、效果最好。文中在回顾了生物技术应用于废弃物资源化领域的大量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介绍了马铃薯淀粉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制过程中生物技术的杰出表现,展示了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和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事业中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 标签: 生物技术 废弃物资源化 黑曲霉 木霉 地衣芽孢杆菌 微生物群落分析
  • 简介:吉林省中医药管理药用菌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室在李玉院士的指导下,由包海鹰教授带领菌物药方向研究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创了菌物生药学的研究,在菌物药的研究方面积累厂丰富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菌物药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菌物药中发现了结构新颖的新化合物及抗肿瘤活性成分,均为新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 标签: 菌物资源 开发利用 研究室 管理局 中医药 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