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晚期肿瘤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和干预,观察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干预患者的疼痛状况比较,以及患者护理态度和护理方式的满意度上均优于观察(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的认同感,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 应用措施
  • 简介:目的:探究循证护理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8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划分为研究对照,分别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分析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患者临床治愈、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施以护理关怀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方法:将2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观察,每组100例,对照施以常规护理,观察则将护理关怀理念与常规护理融合而给予患者特殊护理干预,分析患者临床诊治、护理资料,以干预后SAS及SDS平均值指标进行评价,分析护理关怀理念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1经t检验,护理观察ICU患者的SDS{(45.32±5.15)分}、SAS评分{(41.97±5.65)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P〈0.05).且,观察护理质量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经X2检验,观察护理满意度(99%)和对照(85%)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危重患者实施护理与人文关怀的综合护理,临床效果优良,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关怀理念 ICU护理质量满意度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大鼠尿液代谢谱的变化,探讨代谢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方法SD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37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动态检测空腹血糖(FBG)变化,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及胰岛素(INS)水平。分别于造模前、造模1、2、4、6、8周收集大鼠尿液,采用氯甲酸乙酯(ECF)衍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检测大鼠尿液代谢谱的变化。结果造模大鼠FBG持续升高,FFA、TG、TC明显升高,血清INS含量明显降低;造模,模型大鼠代谢谱与对照完全区分,并随时间变化逐渐偏离;比较差异,从差异变量中鉴定出10个生物标记物。结论高糖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STZ造模2型糖尿病大鼠尿液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尿液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2型糖尿病大鼠的病理变化。

  • 标签: 2型糖尿病 大鼠 高糖高脂喂养 链脲菌素 代谢组学
  • 简介:目的:研究52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6例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份我院确诊十二指肠溃疡,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2,即研究对照,2各263例,研究实施护理干预,对比采取常规护理,观察2复发结果:研究的溃疡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研究患者治愈3个月的复发5.7%明显小于12%,其次半年和一年的复发均明显低于对比,以p<0.05标准,具有统计差异。结论:护理干预能督促患者注意生活方式的规律、坚持治疗、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告知患者控制情绪、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故能更好的预防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值得推广与临床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目的: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分析垂体瘤切除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际的研究过程中,通过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进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的共计80例患者,进行随机的划分,其中将对照的40例患者进行垂体瘤的切除,进行常规的术后治疗.而对观察的40例次的患者,在手术切除垂体瘤,辅助以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结果通过观察和分析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现实情况,发现观察的SAI和SDS评分要明显的好于对照患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来看,实施心理干预后的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和生活质量较之于对照都比较好,由于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P小于0.05,具有统计上的意义.结论:垂体瘤患者进行切除术后,适当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的心理健康,减少手术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也有助于帮助患者早日重拾生活的信心,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垂体瘤 切除术 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观察
  • 简介:T-DNA插入突变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大规模植物基因功能分析,是分离新基因、研究基因功能的有效工具。我们简单介绍了T-DNA插入突变的原理,详细论述了3种T-DNA插入突变载体的应用,并综述了利用T-DNA插入突变克隆新基因的方法,同时指出了T-DNA插入突变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 标签: T-DNA 插入突变 植物 功能基因组学
  • 简介:蛋白质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日趋成熟。蛋白质是以生物体的全部或部分蛋白研究对象,研究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功能。蛋白质较之前的基因对于生命现象的解释更直接、更准确,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我们简要综述了蛋白质及其技术,并简单概述了这项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 生物信息学
  • 简介:生物质谱是蛋白质研究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近年来,生物质谱在鉴定通量、分辨和灵敏度等方面均有质的飞跃,从而促进了蛋白质研究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本文就生物质谱技术的原理、技术和仪器发展现状,及其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 标签: 生物质谱 蛋白质组
  • 简介:基因芯片又称DNA微阵列,分为cDNA微阵列和寡聚核苷酸微阵列.DNA微阵列技术是探索基功能的一种强有力工具.扼要介绍基因芯片、表达谱芯片技术和原理,以及基因芯片技术肿瘤基因中的应用。

  • 标签: 基因芯片 DNA微阵列 表达谱芯片 肿瘤基因组学
  • 简介:目的总结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隐球菌脑膜脑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单位近20a来收治的免疫功能正常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对应的护理策略与方法。结果收治的109例患者均有病原依据,所有患者都存在头痛呕吐等症状,37例患者脑膜刺激征阳性,这些危重患者需要进行特殊颅高压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有真菌诊断指标。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仍然是主要治疗药物,每种药物的副作用需要护理重视。腰穿鞘内注射抗真菌药物,包括腰椎置管在内的各种脑脊液引流与分流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需要给予熟练的护理配合和术后观察。结论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隐球菌脑膜炎均具有危重的中枢症状,药物治疗和各种操作治疗都具有不同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需要采取对应的护理方案,以更好地提高疗效。

  • 标签: 隐球菌 脑膜炎 免疫正常 护理
  • 简介:近年来,一系列重要医学致病真菌全基因数据陆续被公布,使人类这些致病菌的认识提高到全新水平。本文回溯医学真菌基因和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历程、综述发展现状及应用的基础上,再分别介绍重要医学真菌全基因测序的进展。

  • 标签: 真菌 全基因组测序 念珠菌 隐球菌 曲霉 青霉
  • 简介:目的:探讨PICC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我科46例重症患者中应用PICC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46例患者中,穿刺部位渗血1例,穿刺点感染2例,导管部分脱出1例,导管堵塞1例.并发症总计11%.结论:PICC很好地避免了常规操作造成了反复穿刺,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穿刺痛苦,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理想静脉通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 重度颅脑损伤 临床应用
  • 简介:蛋白质的新技术我们研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提供了更广泛和崭新的思路,它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实现了蛋白的高通量分析。简要综述了蛋白质技术信号转导过程中信号分子的确定、定量,磷酸化等翻译修饰的识别,以及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信号转导
  • 简介:目的DNA是进行分子生物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2种简单快速抽提基因DNA的方法并可用作PCR扩增的模板。通过比较4种不同的DNA抽提方法以确定哪种更适合进行下一步的基因分析。方法这4种方法是:玻璃珠法,酶法,3%SDS法和氯化苄法。玻璃珠法是用玻璃珠在混漩器上剧烈振荡破碎细胞壁;3%SDS法是将细胞含10mmol/LDTT的3%SDS溶液中加热,然后用5mmol/LKAc和异丙醇抽提,DNA的产量通过A260测定。结果3%SDS溶解法、经典酶法、玻璃珠法和氯化苄法的DNA产量分别为0.4154±0.0367、0.8484±0.0756、1.2636±0.2040、0.4070±0.0339(g/L×10^8CFU/mL)。结论玻璃珠法是最敏感、重复性好、简单、费用合理的抽提方法。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DNA抽提 方法
  • 简介:目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临床救治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0例,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有效可行的抢救方案,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观察疗效.结果:4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通过配合医生积极实施抢救及有效的护理,痊愈30例,好转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死亡2例.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但经过有效的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的护理,临床上均能取得很好的治愈效果,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上消化道 急性大出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从DNA的水平分析比较个地区东方田鼠的分子遗传特征,探讨以RAPD标记鉴别个地区的东方田鼠。方法筛选6条10bp的随机引物洞庭湖和青铜峡地区的东方田鼠基因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并个地区的东方田鼠的基因DNA进行了比较。结果个地区东方田鼠的所有受试个体中共有的片段数20条,这是个地区东方田鼠的共性所在;②个地区东方田鼠各有特异性扩增片段;③引物S17和S80可作为鉴别个地区东方田鼠的特异性引物;④不同地区的东方田鼠不同个体之间的共享度较低,且存在较大差异;个地区东方田鼠的遗传背景均呈非均一。结论运用RAPD方法可以作为鉴别不同地区东方田鼠的基因多态的标记。

  • 标签: 东方田鼠 鉴别 地区 基因多态性 基因组 特异性引物
  • 简介:目的:通过客观评价肝病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寻找提升肝病患者预后效果的护理方案.方法: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07月-2015年07月接收的40例肝病患者(实验),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同期选择40例肝病患者对照),应用一般护理模式,在对所有入选患者护理情况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客观对比各项临床数据.结果:上述入选患者中,实验入选患者满意97.50%,对照75.00%;实验入选患者生活质量分数(54.02±5.28)分,对照(40.57±4.69)分,2满意及生活质量分数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肝病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效果突出,已成为提升患者满意以及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可推广.

  • 标签: 肝病护理 个性化护理模式 一般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分数 满意率
  • 简介:锌指核酸酶、类转录激活因子式核酸酶和CRISPR/Cas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3种主要基因编辑技术,原理都是通过在生物基因特定位点制造DNA双链断裂损伤,从而激活机体自身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在此过程中引发各种变异。基因编辑技术已在研究基因功能和基因修复中成功应用,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诸多优点,如CRISPR/Cas技术能对基因中多个特定位点进行编辑。有望成为昆虫遗传转化的主要策略。本文就锌指核酸酶、类转录激活因子式核酸酶和CRISPR/Cas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昆虫中的应用做一简介,今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昆虫遗传转化提供些许参考。

  • 标签: CRISPR/Cas技术 遗传转化技术 基因组编辑 类转录激活因子式核酸酶技术 锌指核酸酶技术
  • 简介: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对开展心理护理越来越重视,一致认识应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病人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病人适应和建立疾病的正常反应,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的责任。

  • 标签: 心理护理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