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在调查研究中国东部暖温带地区土壤中暗色丝孢菌过程中,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土壤颗粒平板法分离获得100余株形菌的分离物。经纯化培养后,依据形态特征鉴定为3属21种,其中虎尾草平脐孢[Bipolarischlorides(Alcon)Alcon]和小柄凸脐孢[Exserohilumpedicellatum(Henry)Leonard&Suggs]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列出了各形菌的种名、采集地、土样号以及菌株号,对2个新记录种进行了详细描述。所有活菌株及干制培养物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 标签: 平脐蠕孢 弯孢 凸脐蠕孢 真菌分类 中国新记录种
  • 简介:采用玻片培养法对梨形短梗孢(Trichocladiumachrasporum)的分生孢子发育类型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梨形短梗孢分生孢子既可以在菌丝顶端形成(顶生式),也可以在菌丝中间形成(间生式),其发育方式是全壁芽生式产孢。

  • 标签: 短梗蠕孢属 玻片培养法 发育方式 全壁芽生式
  • 简介:对草坪离孢叶枯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害由禾草离孢(Bipolarissorokiniana)引起。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温度为30℃,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5℃,而孢子的致死温度则为55℃;该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能力较强,中性偏酸性的条件对菌丝的生长有利,而pH值为8.0时最易产孢;各碳源对菌丝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碳源对产孢量的影响很大,单糖和双糖利于产孢,多糖对产孢的影响不大。氮源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非常重要,无机氮效果较好,硝态氮好于氨态氮,有机氮效果最差。花粉、叶面物质和草坪草汁液可促进孢子萌发。

  • 标签: 草坪草 禾草离蠕孢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 简介: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中央领导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出席大会并致开幕词,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代表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做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全体工作报告》。

  • 标签: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科技名词 副主任 开幕词 路甬祥
  • 简介:2003年和200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分别在江西南昌和海南海口主持召开了两届全国野生稻大会,成立了全国野生稻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协作网。近年来,全国野生稻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全国野生稻协作网平台,开展了广泛的协作与交流,在野生稻的收集、保存、原生境保护、鉴定评价、创新利用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标签: 野生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可持续利用 原生境保护 科学研究所 科技工作者
  • 简介:王建枝,女,1957年生。1978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留校在生物化学教研室任教;1988年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92年赴意大利锡耶那大学生物系作访问学者;1993年至1996年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纽约州立基础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回母校后被分配到病理生理系工作至今。现为“湖北省神经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神经系统疾病创新平台”负责人;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湖北省名师;2004年被评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 标签: 王建枝 生理学 科研 教学 人才培养 学术梯队建设
  • 简介: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真菌学杂志》共同举办的全国首届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研讨会将于2014年9月19~2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会议的目的是通过研讨各种致病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例如:念珠茵与皮肤黏膜的粘附机制、隐球菌与血脑屏障的相互作用及曲霉和其他致病真菌感染人体机制,进一步揭示各种致病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促进我国在真菌病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为开发新的治疗手段并提高我国真菌感染诊治水平提供理论基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以上内容进行演讲,同时也为国内真菌工作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的学术平台,欢迎感染、呼吸、血液、ICU、器官移植、皮肤、妇科及从事微生物研究的学者踊跃投稿参会。

  • 标签: 真菌感染 宿主免疫 征文通知 中国微生物学会 发病机制 致病真菌
  • 简介:一、主办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二、办班宗旨:通过讲授有关深部真菌病的基础知识、最新研究进展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了解真菌的分类、常见真菌病的诊断和处理、真菌病理、抗真菌药的研究进展等内容;通过演示真菌标本的取材及检验方法等,了解真菌标本的取材和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习班还将特别邀请美国的Bulmer教授和Richard教授就真菌病的难点问题做精辟、深入的讲解。学习班注重实用性,通过此次学习,

  • 标签: 深部真菌病 学习 检验方法 主办单位 基础知识 抗真菌药
  • 简介:管又飞,男,1965年2出生。1981-1986年在江南通医学院医疗系学习,获士学位;1986—1989年为江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9-1991年在该医院任住院师、助教:1991-1994年师从著名的肾脏病学家王海燕教授在北京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攻读博士,

  • 标签: 管又飞 生理学 长江学者 前列腺素E2 肾脏生理功能 代谢性核受体
  • 简介:在4月25日下午举行的全国学会工作会议闭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就全国学会的发展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学会秉承学术为本的宗旨,打造学术交流精品。

  • 标签: 学会发展 学术交流 人大常委会 中国科协 闭幕式
  • 简介:2015年11月29日2015年11月28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在安徽合肥盛大开幕,上海复旦大学终身教授翁心华教授,北京301医院、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

  • 标签: 学术会议 真菌感染 深部 上海复旦大学 医药卫生 北京大学
  • 简介:[目的]并蛎蚧属盾蚧科并蛎蚧属,该虫食性杂,危害植物种类多,极易随水果、苗木、景观花卉植物等寄主传播入境。并蛎蚧分布于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在我国大陆地区尚未见该虫的发生报道。2016年5月山西口岸从来自台北的水果释迦上截获了并蛎蚧,为我国大陆首次截获。[方法]通过显微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测量进行种类鉴定,并研究并蛎蚧的生物学、生态学相关资料,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并蛎蚧与近似种的主要区别:中臀叶与第二臀叶愈合中间有腺刺,有第三对臀叶,中臀叶有向内延伸的硬化区。通过风险评估认为,来自我国台湾、日本的并蛎蚧入侵我国大陆的风险较大。并蛎蚧在大陆亚热带地区的定殖和扩散风险很大。[结论]我国大陆地区的气候条件、植物种类可为并蛎蚧的定殖提供可能的适生条件,各口岸应对进境的并蛎蚧寄主植物加强检验检疫。

  • 标签: 山西口岸 截获 并蛎蚧 台北 释迦
  • 简介:“十一五”以来,在科技部、农业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国各有关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考察收集、繁殖更新、编目入库、深入鉴定、种质创新、广泛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作物种质资源 长沙 “十一五” 科技人员 繁殖更新 种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