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祭山仪式是岷江上游羌族传统信仰中极具代表性的古老文化遗存,存在南部区域由释主祭、北部区域由长老主祭的南、北差异。羌区南、北部祭山仪式的主祭人身份差异现象,与羌族语言和其他诸多文化现象所呈现的南、北区域差异一致,反映了羌族文化生态体系结构由南、北两大区域文化类型构成。羌族祭山仪式的释主祭和长老主祭两种祭祀形式,对研究羌族传统信仰和羌族文化生态及藏羌彝走廊区域的传统信仰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羌族 祭山 传统信仰 区域差异
  • 简介:邓小平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源于他漫长的卓越革命实践,同时也学习、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总结和践行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方法。邓小平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可浓缩为"求实、求是、求活、求"四个词。在日常工作中,邓小平特别注重调查研究,深入访谈,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又能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在领导方法中,他总是把立足当前与谋划未来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善于总结前人,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关系,能够非常准确和科学地对时局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正确的决断。

  • 标签: 邓小平 求实 求是 求活 求效
  • 简介:关于人的权利的各种冲突给伦理学和政治思想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启示。在这些问题中,我们列举出来的有如下内容,关涉伦理相对主义、伦理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哲学家的授权、哲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知识分子在政治和社会变化中的角色以及情感和道德的关系。在本文中,我通过分析我所理解的人权理论和实践得出了与哲学有关的一些结论。为了理解人权概念的历史和宗谱,我在文章开始的时候简要讨论了这个概念的历史,随后,对试图把人权视为伦理概念或伦理实践的哲学行为进行了否定性评价。同时,这个概念对公众话语而言的中心地位是不能受到忽视的。人权的政治用法和哲学遗产之间的鸿沟给哲学带来了多种后果。对人权的讨论本身意味着消除伦理相对主义,反过来,这又会使必要的哲学对话成为可能。不仅如此,人权的理论的薄弱状态应该唤醒我们,使我们意识到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政治哲学家会被赋予没有有效哲学基础的政治和社会实践的立法者角色。后面这种后果涉及哲学和意识形态以及伦理学和政治学之间的关系。如果人权不能建立在哲学基础上,如果国际政治总是通过道德和武力而获得改变,和人权有关的政治哲学发出什么命令?最后,情感与道德的关系也被视为一种可能却有问题的桃源圣地,不过,它却可以解释我们对人权概念的依恋。

  • 标签: 人权 历史 论证 伦理相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