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帛书《二三子》篇,孔子所引《鼎》卦上九爻辞作“鼎王”,今本作“鼎玉铉”,“”为“璧”之形省,“王”即“玉璧”。从孔子之释,推知此爻辞本当作“鼎玉”,为以玉饰之、插鼎耳两孔而举鼎的鼎杠。“”以与“鼎”形近而误为“鼎”,“鼎”通“璧”,即《二三子》之“”。“”以与“扃”音义皆同,而通作“扃”,又写为今文“铉”,即今本之“铉”。孔子释《屯》九五爻辞,解“小贞吉”之“小”为“小民”,解“大贞凶”之“大”为“大人”,颇为新颖。孔子此释,至国魏时仍有流传。其中“年毂十壹”读为“年谷十一”,指十取其一之田赋。孔子释《艮》卦辞,言及“精白”,“精”谓刚健中正、纯粹良善的初始先天之元。“精白”的内涵,当谓政治人物修养其心,去除邪恶,使心地洁白,从而使刚健中正、纯粹良善的先天精元呈现出来。“能精能白,必为上客”,谓能呈现其精元,能洁白其心地,必为尊贵之大臣。“能白能精,必为古正”,谓能洁白其心地,能呈现其精元,必为显贵之高官。

  • 标签: 帛书《二三子》 鼎王 年毂十壹 精白
  • 简介:根据训诂学的一般原理,“逍遥”作为一个联绵词,必须按照相关规则进行训诂。张松辉先生依形训诂,得出“逍遥”的本意为“散步、闲逛而不带感情色彩”,以此反对郭象解庄的“悠闲自在”说,并进而解释庄子的“逍遥”,其结果并不能令人信服。“逍遥”的诸多异形词之一是“消摇”,“消摇”比“逍遥”为古,“消摇”作为一个没有“定字”的联绵词,不能依形训而当依声训,这就要回归经典文献,在文中还原“逍遥”的本意。通过对《诗经》《楚辞》等文献的“逍遥”还原,得出“逍遥”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体验而不止是漫步闲逛的结论。在庄子哲学中,“逍遥”是一种无拘无束、自如自在的生命体验,是生存之自由也是心灵之闲放,而大鹏正是这种自由精神的象征。

  • 标签: 逍遥 庄子 诗经 楚辞
  • 简介:“德”字在先秦文献中有“性质”、“属性”。传本《易传》除大量带有德性内涵的“德”字外,还保留了“德”的“性质”、“属性”,如“蓍之德”、“卦之德”、“阴阳合德”、“神明之德”、“杂物撰德”、“和顺于道德”等。准确理解《易传》上述命题的意蕴,应将“德”之“性”作为重要的参照。

  • 标签: 《易传》 神明
  • 简介:命之辨既是儒家对人的道德与命运之间关系的处理,也是儒家对人的生命之终极关怀。对此,孔子、孟子、荀子和《易传》儒者提出了"知天命"、"正命"、"各正性命"等观念。在先秦儒家看来,命固然是对人的客观限制,但同时,也正因为有它,才彰显了人的生命及其创造力之伟大,尤其是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对人的生命之重要意义。

  • 标签: 先秦儒家 道德哲学 义命之辨
  • 简介: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川交汇处,是中国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农业区。周口市10个县市区中有4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630个贫困村,19.5万贫困户,52.4万贫困人口。周口市基督徒约有70万人,堂点1200个,其中90%以上分布在农村的贫困地区,大部分的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农业生产,多数青壮年由于很少接受专业技能培训,

  • 标签: 三堂 河南省东南部 省级贫困县 农业生产 农业区 基督教信仰
  • 简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思想建设作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法宝。进入新时期,在利益诉求错综复杂、价值观念日益多样的境遇中,通过思想建设引导党员坚守理想信念、排除错误思想干扰、保持思想定力,让全体党员更加自觉地担当起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成为思想建党所肩负的使命。然而,思想如何回应现实、思想理论的“最后一公里”如何突破等成为当前思想建党面临的系列遭遇。

  • 标签: 全面从严治党 思想建党 制度治党
  • 简介:在现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不断升级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求快,文化也是快餐文化,但有些东西是不能一味求快的。佛教文化需要时间来沉淀、积累,需要慢慢打造才会有好的东西出来,否则粗制滥造的东西,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 标签: 快餐文化 佛教文化 时间
  • 简介:《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道之源,是中国圣贤先哲应对世界千变万化事物规律的智慧结晶。《易经》翻译,长期以来就是中国对外交流、促进中华文明蓬勃发展的重要桥梁。探讨被称之为“译事难”的“信达雅”被很多学者认作是探究中国全部的翻译理论问题,对于《易经》翻译,这“难”更是如此。尽管研易的论著汗牛充栋,但从易学的角度谈《易经》翻译的却不多见。本文拟从《易经》“易”的角度,探究《易经》英译的“难”问题,即从《易经》的“不易”、“简易”、“变易”出发,探讨《易经》翻译的“信、达、雅”要素。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做一的探讨,并以《易经》翻译的实际例证加以说明。

  • 标签: 《易经》 不易 简易 变易 翻译
  • 简介:哥最近成了我们家的放生爱好者,赚的都是做苦力的钱,上班帮人装卸货,人家给他十块二十块的小费,攒一攒,够一二百块钱,就去放一次生。他的工资是要全部上缴的。二三嫂有时候也会想着问他攒了多少.哥就说“攒多少和你没关系。”

  • 标签: 宗教 佛教 佛经 信仰
  • 简介:内子做鱼缺生姜,吩咐我下班捎来。我带回了一块。内子左看右看地不顺:姜应该是八爪鱼形状的,怎么这块长得像黄油,像块小肥皂?问:哪儿买的?答:不是。问:谁买的?答:不是。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实'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扎扎实实抓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党建思想,传承了中国共产党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继承了老一辈马克思主义者的优良作风,是在党的建设方面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实'的提出把握了很好的时机,为在党内'四风'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矛盾有所激化、社会进入经济转型的矛盾多发期如何进一步搞好党建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新方法;'实'拓展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抓住'严'和'实'两个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专题教育的重点放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关键。

  • 标签: “三严三实” 习近平 邓小平 党的建设
  • 简介:在彝族宗教丧祭仪式中,彝族人的灵魂有,其宗教丧祭仪式主要是对这个灵魂的一系列“处置”。彝族人的“灵”以及“灵”的具体灵魂形式,是彝族先民在由游牧逐步走向农耕这一过程中的产物,彝族宗教“灵”观念以及一系列的仪式,是形成今天中国彝族民族性的基本结构性要素。“灵”的出现“铸构”了今天的彝民族,也可以说“灵”是彝族人之所以为彝族的基本表现。

  • 标签: 三灵 彝族宗教 彝族丧祭仪式 彝民族性
  • 简介:《周易》“驱”礼即西周蔸狩礼,蔸狩礼集“田猎”、“习兵”于一体。“驱”为西周苋狩礼之“习兵”即讲武活动中参加演习的战车和士兵(徒)在特定区域(防)内3次前进及“表”的行为,具有“教人战”的性质。只是在随后的历史时期,由于兵种、战争形式、军事训练方式的变化,蓖狩礼“教人战”的功用消退,而田猎的游逸性质与日俱增,“驱”礼本源渐遭湮没,“驱”遂成为“田猎之仪”的一部分,后世关于“驱”的诠释,因此无不着眼于田猎。

  • 标签: 军事训练 狩猎 蒐狩礼 三驱 《周礼》 《周易》
  • 简介:“吾日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曾子在回答孔子提问时说:“吾日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释宗泐为元末明初高僧,其一生经历比较传奇,曾经非常受明太祖宠信,后被明太祖派往印度取经,取经归来后又不幸卷入胡惟庸案,最终导致明太祖颁发《清教录》,释来复等人被诛杀。本文分析了宗泐取经的原因,还原《清教录》案出现的经过,解决了宗泐人生当中的疑点。

  • 标签: 释宗泐 取经 清教录 胡惟庸案
  • 简介:“直觉”方法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色,并且其发展有“一条清晰的线索”。现代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如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贺麟和牟宗都力图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深入开掘中国哲学传统中“直觉”之意义,以区别干以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特征的西方传统哲学,从而凸显中国哲学作为一种特殊形态哲学的价值与“自性”。与此同时,现代儒家并非一味囿于中国哲学传统,而是在吸取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力图改造中国哲学传统,以使其具有现代性。

  • 标签: 现代新儒家 直觉方法 现代性 “中国哲学”
  • 简介:原文:其土出火(?)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俗无盗寇,人有乐康。译文:那里的地方生产石棉布、返魂香、夜明珠和夜光璧,世俗生活中没有盗贼,人民安乐康宁。原文: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广阔,文物昌明。译文:法规不依景教的教导就行不通,君主没有德行就立不住。土地房屋广大辽阔,文明事物兴盛发达。

  • 标签: 明月珠 土地房屋 世俗生活 乐康 罗含 阿罗本
  • 简介:儒学在当代中国近30年来有充足的发展,就儒学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显然有贞下起元的趋势。但当前儒学能否面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同时挑战,既克制现代性的工具理性而又基于理性建立整体的价值观点,既超越个体化的自由任性而又能在群体性中激励个体的创新,应是儒学当今追求的方向。事实上,儒学也面临着存在与发展的困境,这显然是儒学对自身的发展的历史不能有效地掌握,对儒学的反思精神以及本体与宇宙的基础性不能有深切的认识所致。至于与其他传统的哲学理念如何沟通而实现其独特性与独立性,更有待相互认知对等的深化。何以至此?固可以做出诸多解说,但如果未能维护儒学本有的真诚性,又未能持续发展其创生性,在自然有为的生命意义的自觉中,发挥儒学本有的德性精神与实践力行精神,贯注于理论的建设与文化价值的创建,则即有所获也必“既得之,必失之”。海峡两岸儒学发展各有一偏,一为唯识化的心性哲学,一为经学化的政治哲学,加上外来的只着眼于关系主义的角色伦理,构成了当前儒学发展的“偏”。相应于此的“正”之说是:相对于心性哲学可以发展更具积极性的生命哲学;相对于经学政治哲学可以论述易学与儒学的交互整合,形成一套向往以德法为本体的政治诉求;同时,可以提出生命责任伦理来规范极易流于表象主义与自欺欺人的角色伦理。

  • 标签: 儒学 真诚性 创发性 三偏 三正
  • 简介:侨饭店,我以前已住过两次。1959年4月"政协"开会,我住过十几天。1961年十一月,"道协"开会,我在491号住过半个月。这次"政协"开会,我在256号,住了一个月,时间算是最长久了。本处服务员,很注意清洁卫生,每天必做。言语态度,也很和气。对于老年客人,更是照顾周到。每日餐都拿到房里来吃。有时还自动的为老年客人擦背。这样服务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

  • 标签: 陈撄宁 道协 理道 会宁 陈会
  • 简介:冯友兰理学的方法特色是对于逻辑分析的充分运用。对于这个逻辑分析法,冯友兰有时称“纯思”,有时称“理智底释义”,有时称“形式底释义”,这些概念的方法蕴涵究竟是什么?理学对于逻辑分析的理解和运用究竟如何?本文尝试从哲学界定、形上学方法、存在分析、人性分析和主知的境界论等角度来考察理学对于分析方法的多重运用,并指明理学哲学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是运用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程朱理学进行现代性的转换。

  • 标签: 新理学 逻辑分析 形式底释义 分析的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