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用什么思考”的意思不是“思考时心里浮现了什么”,而是心智活动通过什么表达系统获得直接表达。思考以语言为归宿——在言说活动中,多种多样形式的心智活动通过一个单一形式的公共表达系统获得表达;这种表达是未成形东西的成形,而不是一种现成物转换成另一种现成物。立足于以上基本思想,通过对“动物的语言”、“形象思维”、“内部语言”、“普通语言”、“找词儿”、“言不尽意”等多种题目展开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言说活动一端连着言说者的种种经验,另一端连在语言上。

  • 标签: 内部语言 言意 “言不尽意” 心智活动 言说者 公共表达
  • 简介:佛教圣人以真知灼见,洞察了宇宙人生无尽的缘起现象,并切实掌握和悟证了以广大法界为范畴的客观真理,教育和济拔了无量众生,同归圆觉性海;同时,千百年来,弘法利生,续佛慧命,龙象辈出,代有传人。他们的“高山景行”常使人深为仰慕和赞叹。

  • 标签: 《净意室文存》 佛教 郑颂英
  • 简介:买了新壶,比原先盈手一握的紫砂壶略大些。放茶的时候,心下有些犹豫,茶量肯定要比平时一茶匙多一些,可是应该多多少呢?

  • 标签: 调心 紫砂壶
  • 简介:康德的交互论导致了他律行动的归责问题。讨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挟自由概念。他律行动具有两可的自由,挟的选择能力使得他律行动成为自由的,由此他律行动的归责问题得以解决。对于《道德形而上学》中某处文本造成的冲突,可以诉诸严格意义和宽泛意义的自由的区分加以调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自由现象,两可的自由提供了解释空间,它实质上是不自由的。从不同的视角,挟自由可分为理性的自由与两可的自由、严格意义的自由和宽泛意义的自由、一贯的自由和片断的自由。

  • 标签: 康德 抉意自由 理性的自由 两可的自由 一贯的自由 片断的自由
  • 简介:由四川省佛教协会、成都市佛教协会主办,新都宝光寺承办的寂法师荣膺宝光寺第二十五代方丈升座法会和庆典,于5月26日在宝光寺隆重举行。

  • 标签: 佛教 意寂法师 新都宝光寺 四川 宗教团体
  • 简介:儒家的""范畴及宋明以后出现的"主意"学说,与道家所言之""干系甚微.对"主意"学说的形成、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是儒、佛两家对""之范畴的诠释与阐述.儒学的""范畴,既可从"毋"说出发而作私意、意念之理解,又可从"诚意"说出发而作意向、志之解读;既可基于工夫论而把"诚意"视为"欲诚之意",又可基于本体论而把"诚意"视为"已诚之意";既可使""与"志"相结合,又可使""与"念"相并列.明中叶后"主意"一词由工夫层面的"诚意"范畴提升为本体层面的"根"范畴,这种转变,既有历史逻辑的承继关系,又有阳明心学之修正思潮的现实推动.

  • 标签: “意” 范畴 主意 儒学 阳明学 话语
  • 简介:赵朴初先生在北京逝世的噩耗传到朴老的故乡,我县人民沉入了巨大的悲痛。人们洒热泪于清清寺前河中,摆香案于巍巍龙山之畔,深切悼念和缅怀这位太湖人民的好儿子。近一个世纪以来,朴老把一个游子的关爱,洒遍了故乡的山山水水。尤其是进入耄耋之年,朴老的乡情尤切,以自己全部的光热,支持着故乡各项事业的发展。那份关爱,必将如流过老家的寺前河水,绵延不绝,与天共长!

  • 标签: 故乡 赵朴初 悼念 逝世 缅怀 山水
  • 简介:古代的丛林,只要有禅堂、客堂、库房、衣寮等四大堂口,即可成为一寺庙道场然而今日的寺院,不仅保有原来的寮口,更增设有佛堂、讲堂、教室、会议厅、交谊室、谈话室、图书馆、美术馆、抄经堂、往生堂、斋堂、寮房等,以符合现代弘法的需要。因此,今日寺院是多功能的,提供信徒多方面的服务,与信徒之间的关系密切,是:

  • 标签: 佛教 丛林 寺院 种类 参访活动 礼拜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与社会文化价值,同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思维方式有着许多值得当代美学与设计的借鉴和发扬之处.“如意”作为一种代表吉祥寓意的工艺品流传至今,其所蕴含的祥瑞寓意,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种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对象与思想主体的的交流贯通,使人的全身心都获得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同时激发人们对生命、生活的感悟,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背景下如意的“”之美.

  • 标签: “如意” 美学思想 吉祥文化 意象
  • 简介:中国民间老银饰品的艺术风格与我们民族文化的其它瑰宝同出一脉,既有“同根相似”,但又因材质、工艺、用途的不同而彰显出“独特”。丰富多彩的装饰纹饰,既美观又神秘,并与器物的造型高度统一,成为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构成了独特的中国民间老银饰品装饰艺术。其中汉字纹饰化作为装饰题材在老银饰品中颇为常见,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未间断。

  • 标签: 老银饰品 装饰纹饰 汉字图案
  • 简介:1987年3月17日,对西方的藏传佛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是格鲁派高僧们认定的一位西班牙转世灵童的坐床之日。据路透社印度达兰姆萨拉电:“两岁的西班牙男童欧塞尔·陶瑞斯,今天一面嘻笑、叫闹,一面吃糖,正式被奉为转世西藏喇嘛,就任一所寺院的住持,成为全球年纪最小的喇嘛。”

  • 标签: 转世灵童 西班牙 喇嘛 延续 心灵 佛教徒
  • 简介:“一切为天下”就是“无我为人”,“天下为公”。建立大慈”,就是发“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的弘愿。“建立……”即发愿;“大慈”就是“同等的大慈,同体的大悲”,就是“菩萨观诸众生与一己为同等同体,无条件地也就是无我地起拔苦与乐之心”,这种“无我的真慈悲”就是“大慈,大悲愿”。“仁”既包括儒家一切

  • 标签: 同体 修仁 救世 乐之 菩萨道 心士
  • 简介:《易传》中的“象”字具有两层意涵:一指内在于《周易》古经文本的卦爻之象,二指外在于古经文本的自然、人事之象。在《易传》论“象”诸语中,此二义参差并见。相较于涉乎古经之外的后者而言,前者直观地纯然存于古经之内,更加反映了古经文本的本质特点。因此,较之杂用“象”之二义以至于招致混乱的王弼“言象”之说而言,《易传》“言象”之说专门论述卦爻象与“言”“”间的关系,是一种更贴合古经本质特点的学说。

  • 标签: 《易传》 王弼
  • 简介:《溪山琴况》是我国古代琴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明末琴家徐上瀛以前人“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为基础,结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各个范畴的核心精神,从而提出了古琴艺术的二十四个审美范畴,即“二十四况”.徐上瀛将“和”况列为二十四况之首,深入阐明了古代圣贤对纯粹中正之气的不懈追求.以琴观人,由人观道,从根本上解释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中所囊括的宇宙大和之气.

  • 标签: 《溪山琴况》 弦与指合 指与音合 音与意合 琴心之妙
  • 简介:《应用心理学》是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ISSN1006—6020,CN33—1012/B)的应用心理学学术刊物,刊登反映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的最新成果,介绍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动态。其主要读者为从事心理学、教育、宣传、艺术、体育、管理、工程设计、心理卫生与保健、广告与市场营销、劳动人事、司法等工作者以及各行各业的心理学爱好者。发表的论文由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 标签: 应用心理学 投稿 浙江大学 公开发行 学术刊物 最新成果
  • 简介:近日,国家宗教事务局会同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宗教活动场所办理法人登记事项的通知》。根据《通知》,从2019年4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可以申请办理法人登记。为了帮助大家学习了解《通知》精神,国家宗教事务局相关负责人就《通知》回答了提问。一、宗教活动场所是什么法人?答:《民法总则》第九十二条规定:'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法人条件的.

  • 标签: 宗教活动场所 法人资格 法人登记 登记事项 宗教教职人员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宗教局、民宗委(厅、局)、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局、民政局:为了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工作,保障宗教活动场所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现就宗教活动场所办理法人登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宗教活动场所办理法人登记,应当经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

  • 标签: 宗教活动场所 法人资格 法人登记 登记证书 人民政府 宗教事务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