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彰显出深远的世界意义。40年持续快速发展不仅让中国人民受益,也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已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和保持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改革开放打破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从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国情出发,为人类社会现代化开辟了新道路,为当代社会主义创造了新形态。

  • 标签: 改革开放 新动力 新道路 新形态
  • 简介:日据时期"皇民化运动"对台湾佛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同化政策对台湾佛教界的辐射作用;二、"正厅改善运动"强化日本神社地位弱化台湾本土佛教的影响;三、"寺庙整理运动"推动台湾佛教团体的重新整合;四、日本军事南进计划对台湾佛教界的影响。这些方面深刻体现了日据时期日本殖民政府台湾总督府所实施的宗教殖民政策。

  • 标签: 台湾佛教 皇民化运动 语言同化政策 正厅改善运动 寺庙整理运动
  • 简介: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发展成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互重叠在一起,并形成了这样一种双重关系:一方面,其伦理思想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刻洗礼,实属于这一运动的精神产儿;另一方面,其伦理思想又给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积极影响,在这一运动中留下自己鲜明的印记。而这种鲜明的印记主要有三:以“观察实验”和“反对迷信”倡导“科学”;以“国民教育”和“自由权利”倡导“民主”;以“个人主义”和“人格”倡导“个性解放”。

  • 标签: 杨昌济 伦理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
  • 简介:勇于自我革命,善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自我革命是保持党的先进和纯洁的必然要求,保持先进和纯洁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规定。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多次完成自我革命,不断实现自我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坚持"变"与"不变"的统一,既保持党的先进,又保持党的纯洁,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自我革命使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之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理论,为世界政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先进性 纯洁性
  • 简介:视角采择是个体表征他人或自己所看到世界的能力。个体在判断他人的视角时总是会自动激活自己的视角,但是当个体采取自己的视角时,并不总是会自动激活他人的视角。研究表明,当采取自己的视角时,成人和儿童可以自动做一级视觉视角采择,二级视觉视角采择的过程是非自动的,且成人可以自动做空间视角采择。未来研究需要继续探讨一级视觉视角采择自动的影响因素,实验设置和个体因素是否会影响二级视觉视角采择的自动,空间视角采择自动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视角采择的自动是否与被试完成任务时所使用的策略有关,以及视角采择自动的发展机制和脑神经机制。

  • 标签: 视觉视角采择 空间视角采择 自动性
  • 简介:研究采用经典的R/K范式,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编码阶段和检索阶段的异质情境流畅对再认的影响。实验1为2(异质情境:高流畅预期情境和低流畅预期情境)×2(测试词类型:目标词和分心词)的混合实验设计,异质情境发生在编码阶段;实验2与实验1设计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异质情境发生在检索阶段。结果发现:异质情境发生在检索阶段时只对K反应产生影响,目标词在高流畅性情境中比低流畅性情境中的K反应率更高,而分心词在低流畅性情境中比高流畅性情境中的K反应率更高。研究表明,检索阶段的异质情境流畅只影响熟悉再认,支持双系统加工理论。

  • 标签: 熟悉性再认 回想再认 异质情境流畅性 清晰度 检索阶段
  • 简介:中文专业有关中华美学的教育由来已久,而非中文专业却一直对此有所忽视。其实,非中文专业开设中华美学课程意义重大,而且是可行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传承和弘扬包括中华美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大政方针;二是全国各个高校正稳步贯彻和落实这个政策,并把它当作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来对待;三是大学生也把传统文化、中华美学当作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态度积极。

  • 标签: 非中文专业 中华美学 可行性 意义
  • 简介:旨在考察父亲养育、儿童气质与其社会发展的关系。让355名2岁儿童的父亲报告自身养育方式、儿童气质及儿童的社会发展状况。结果发现:(1)父亲越严厉,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越多;父亲越鼓励成就与独立,儿童的问题行为越少,社会能力越好;(2)儿童抑制控制能力越高,其社会能力越好;儿童越害羞,其内隐问题行为越多;(3)父亲严厉与儿童外显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随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不同而不同;父亲鼓励社交与保护与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随儿童交际的不同而不同。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父亲养育对儿童的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儿童气质的不同而不同。

  • 标签: 父亲 养育方式 气质 社会性发展
  • 简介:以3045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父母协同教养问卷青少年评价版的父亲卷、青少年依恋问卷中的父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分问卷、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情绪维度进行测量,基于家庭系统理论、协同教养的生态模型和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发现:(1)父子依恋在父亲协同教养的团结、贬低行为与青少年同伴依恋之间发挥中介作用;(2)青少年的情绪在父子依恋影响青少年同伴依恋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情绪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具体而言,当青少年情绪升高时,父子依恋对青少年同伴依恋的促进作用减弱。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完善协同教养的相关理论,对加强青少年家庭中的父亲协同教养行为具有实践意义。

  • 标签: 父亲协同教养行为 父子依恋 同伴依恋 情绪性 青少年
  • 简介: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出多方面的开创研究,"重读"马克思是其中首要的开创研究。"重读"马克思,是指恩格斯晚年在重新出版马克思著作时,以撰写"导言"或"引言"的方式,在对马克思著作的"重新"读解中,再现马克思思想历史的真实过程和科学内涵。"重读"马克思的意义,一是阐明这些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对这些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阐释;二是阐明这些著作在马克思思想形成史中的意义,对这些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意义作出研究;三是对马克思思想作出适合于时代变化要求的新的理解,对面向"新的历史纪元"的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阐释。"重读"马克思,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学理依循,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思想资源作了深湛研究。

  • 标签: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重读”马克思 学理依循 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