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工作激情是个体对所喜欢的工作表现出的强烈喜欢倾向。工作激情与过往探讨的工作动机、工作投入或卷入、工作满意度、工作狂和情绪劳动存在区别。工作激情的前导变量有组织公正、员工自主、工作承诺等,工作激情影响的结果变量表现为组织绩效、员工创造力与心理行为调节能力等。工作激情研究需要关注(1)员工的价值观或道德水平是否是决定工作激情及其结果的最主要因素;(2)虚拟组织中员工的工作激情保持与激发问题;(3)从组织设计的角度如何优化工作岗位与工作激情类型的匹配度;(4)组织层面的影响结果,如组织决策、团队凝聚力与绩效等。

  • 标签: 工作激情 价值观 员工创新 组织绩效 组织决策
  • 简介:采用组织公平问卷、组织沉默问卷和集体主义问卷对265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考察了组织公平对组织沉默的影响,以及集体主义对组织公平与组织沉默关系的调节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对默许沉默有显著的负影响;分配公平与人际公平对防御沉默、漠视沉默有显著的负影响;集体主义对分配公平与默许沉默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 标签: 组织公平 组织沉默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学校教师开始规模流动,我们称其为高校教师的校际迁移。当一个教师迁移到一个新的高校,就面临一个与新组织建立相互认同的社会心理学问题。但无论如何认同,相互的契合都需要一定时间,这种认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双方各种心理成分之间相互耦合的频率和深度广度。作为新组织的高校必须通过组织政策和组织文化促进相互融合,减少认同感建立所需的时间。当然最关键的是新成员自身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这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咨询辅导部门的心理支持和生涯策划。

  • 标签: 高校教师 校际迁移 认同
  • 简介:一、引言组织策略也是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之一。组织是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重要手段,其方法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之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许多研究表明,组织有序的材料比杂乱无章的材料易学易记。假如你周末上街买食品,东西很多很杂,你难免丢三落四,这是因为短时记忆一时难以承受如此多的信息。但如果你用某种逻辑方式将这些东西组织起来,如将这些具体的食物可以归入主食、蔬菜、肉类、水果、饮料、调味品之中,这些东西就会变得有意义,容易被记住。

  • 标签: 记忆 组织策略 儿童 发展
  • 简介:2012年12月19日,基督教全国两会组织学习十八大精神座谈会,邀请了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袁秉达教授做专题讲座。基督教全国两会会务扩大会议成员及驻会全体同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全体同工约130人参加了学习。

  • 标签: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组织学习 两会 精神 基督教女青年会 专题讲座
  • 简介:组织认同起源于社会认同理论,是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以社会认同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身份"与"认同"为出发点阐述了组织认同的概念内涵及其多重性与动态性,结合组织认同的多重性以及动态性本文着重分析了组织认同的产生、整合机制以及变异模型。最后,笔者对组织认同研究的不足之处、组织认同与其它理论的关联、本土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及展望。

  • 标签: 组织认同 组织身份 多重性
  • 简介:通过文献检索及对43名高校校长及其直接下属的访谈,经专家讨论,编制了中国高校校长变革型领导行为量表。515份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461份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校校长的变革型领导行为是五因素结构,即德行垂范、关怀激发、愿景激励、领导魅力、团结协作。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校长的变革型领导行为对教师组织承诺具有正向影响,其中,教师的内部动机与学校的组织氛围对二者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 标签: 变革型领导行为 组织承诺 内部动机 组织氛围 中介效应
  • 简介:一、引言在讲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设计了如下游戏情境:叫一个学生到黑板前,让他从离门三米远处笔直地走向门边,并要求他第一步走一米,第二步走1/2米。

  • 标签: 接受学习 先行组织者 有意义学习 心理实验
  • 简介: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媒介广泛普及,“信息超载”的现象困扰着人们,而信息图表作为信息高效传达的方式满足了广大网民的阅读需求。同时,新媒介新技术也给了信息图表更大的发展空间,改变了其创作方式、理念及手段,使信息数据视觉化.动态化,丰富了表现形式。拓展了应用范围。研究网络媒介中的信息图表设计对于完善信息图表的理论知识、拓展信息图表的表现形式,乃至整个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创新及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信息超载 网络媒介 设计领域 图表 阅读需求 创作方式
  • 简介:信息哲学的新近发展为人格同一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性研究路径。在"柏拉图与战车问题"中,通过柏拉图著名的战车隐喻引入了一个特定问题,自我本质在其中被视为一种多行动者信息系统:是什么将自我保持为一个整全和一致的统一体?在"自我学及其两个分支"和"作为共时个性化的自我学"中,通过对自我理论的两个分支(一个关注作为实体之自我的个性化,另一个关注此种实体的认同)的描述,预设了一种信息进路,以辩护那种认为自我的个性化逻辑地先于其认同的观点,同时又表明此种个性化能在信息术语中得以展现。进而在"一种调和的假设:三膜模型"中,提供了一种自我的信息个性化理论,它建基于一体三分的模型上,且有助于解决战车问题。这一理论,在"作为自我之技术的信息通讯技术"中被用于展示信息通讯技术是如何可能被诠释为自我之技术的。在"实现的逻辑"中,通过对"实现"(亚里士多德的发现)概念的引入,支持了一种极为斯宾诺莎式的观点,即据其而言,以信息结构实在论的视角,自我被视为信息结构发展的最终阶段。最后的"结论:从自我学到自我生态学"。

  • 标签: 自创生 信息哲学 人格同一性 自我
  • 简介:随着民航行业的快速发展,飞机登机牌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而不同航空公司所采用的登机牌在信息内容和布局设计等方面均缺乏相关的设计规范,因此有必要从可用性角度对登机牌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采用KANO问卷法对登机牌上的文字信息要素进行研究,并基于研究结果设计出新登机牌;然后,从搜索绩效和主观偏好两个方面对新旧登机牌进行比较评价研究.结果显示:①登机牌上必须呈现的信息主要包括登机时间、登机口、航班号、座位号、姓名、日期和目的地七项必要信息,以及可提高旅客使用体验的预计飞行时间信息,但登机牌上不能呈现旅客身份证号码等个人隐私信息;②基于信息要素研究结果重新布局设计的新登机牌在搜索绩效和主观偏好方面均显著优于现有登机牌.本研究结果可为将来的登机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登机牌 信息搜索 绩效 主观偏好
  • 简介:在多轮次动态和一次性静态两种呈现方式下,采用出声思维研究20名大学生潜藏与矛盾情境的问题发现特点。研究表明:(1)动态呈现促进被试更全面加工信息,发现问题数量和变通性优于静态呈现,但也阻断信息间的关联,不利于发现跨区问题。(2)动态呈现下,问题均匀分布在每个区域并按轮次先后顺序出现,静态呈现与此相反。(3)被试在新信息呈现后发现的问题分全新、改变方向、改变程度、一致性和联系性五类,潜藏情境中问题与先前信息关联更多。(4)被试对新信息影响做出积极评价。

  • 标签: 问题发现 动态信息呈现 静态信息呈现 多轮次信息 出声思维
  • 简介:现场中的信息缺失会影响人类对事件的记忆,这对证人证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以往对之却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信息缺失范式,采用视频录像材料,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间隔时间和记忆负荷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间隔时间没有影响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但信心水平却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变化;(2)记忆负荷高低没有影响真实记忆却影响了错误记忆,在关键信息呈现条件下,降低记忆负荷可以减少错误记忆的发生;(3)信息性质会影响人们的记忆,关键信息呈现条件下的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均高于关键信息缺失的条件。

  • 标签: 错误记忆 信息缺失范式 间隔时间 记忆负荷
  • 简介:采用掩蔽启动范式考察了负相容效应中启动项与目标项关系对阈下信息加工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语义水平的负相容效应。两个实验分别以双箭头和汉字为掩蔽启动项,考察启动项和目标项重复、加工水平相同及加工水平不同三种条件下的启动效应。结果发现,两个实验的重复及加工水平相同条件下都出现负相容效应,且重复条件下启动量最大,加工水平不同条件下则无启动。这表明:(1)启动项与目标项的知觉重复影响启动量,但不是负相容效应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启动项和目标项加工水平相同时,才出现负相容效应;(2)存在语义水平上的负相容效应,阈下语义信息可得到加工并表现为对后继同类反应的抑制。

  • 标签: 启动项-目标项关系 掩蔽启动 负相容效应 阈下语义启动 加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