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人们在生活中随时都会有新的认知、新的感受和新的意愿等形成。这些新认知等的形成,在一般的认识论中,是很容易解释的,即环境中的新因素(包括人、物和事等),导致了新认知等的产生。但唯识学究竟是如何解释上述新认知类现象的呢?本文尝试综合运

  • 标签: 唯识学 “三法展转” 佛教 种子理论 功能性种子 经验知识种子
  • 简介:物种是否具有道德地位以及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地位与物种是否具有本质以及具有什么样的本质有关。“物种个体论”是不成立的,由此,物种不具有如生物个体那样的道德地位。“物种多元论”否认物种具有“自然类”的本质,因此,物种也就不具有“类”意义上的道德地位。“关系本质主义”不是真正的本质主义,由此也不能给物种道德地位的确立以确实支持。只有“内在生物本质主义”之“理想的‘DNA条形码’”,才能作为物种的“真实本质”,由此也才能使得物种具有内在的、天赋的价值,并据此拥有道德地位。维护物种的道德地位,就是维护这样的本质。鉴于物种的其他概念而伦理地对待物种,不是基于物种自身拥有相应的道德地位,而是基于物种之成员及其环境所拥有的相应的道德地位。

  • 标签: 物种 本质 道德 物种歧视 权利
  • 简介:看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其中一节朗读者江疏影的经历使我心生敬佩。自小学习艺术体操的江疏影,因为化妆师的一句话,江疏影决定偏离原本的人生轨道,临阵磨枪勤学苦练一个月,18岁的江疏影以当年专业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 标签: 《朗读者》 种子 上海戏剧学院 艺术体操 化妆师
  • 简介:近现代西方主流伦理学所关注的主要是人际伦理义务,种际伦理义务被作为某种无需关注的问题暂时被置于伦理思考的后台;一些伦理学家甚至否认人对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负有伦理义务。因此,当现代环境伦理学开始探讨人对自然的伦理义务时,就不得不首先清理近现代主流伦理学中那些根深蒂固的错误伦理观念,为确认和阐释人对自然的伦理义务扫除理论障碍。在现代环境伦理学看来,物种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就是这类需要加以批判和扫除的错误观念和理论障碍。

  • 标签: 环境伦理学 物种歧视主义 人类沙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