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根据训诂学的一般原理,“逍遥”作为一个联绵词,必须按照相关规则进行训诂。张松辉先生依形训诂,得出“逍遥”的本意为“散步、闲逛而不带感情色彩”,以此反对郭象解庄的“悠闲自在”说,并进而解释庄子的“逍遥”,其结果并不能令人信服。“逍遥”的诸多异形词之一是“消摇”,“消摇”比“逍遥”为古,“消摇”作为一个没有“定字”的联绵词,不能依形训而当依声训,这就要回归经典文献,在文中还原“逍遥”的本意。通过对《诗经》《楚辞》等文献的“逍遥”还原,得出“逍遥”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体验而不止是漫步闲逛的结论。在庄子哲学中,“逍遥”是一种无拘无束、自如自在的生命体验,是生存之自由也是心灵之闲放,而大鹏正是这种自由精神的象征。

  • 标签: 逍遥 庄子 诗经 楚辞
  • 简介:“德”字在先秦文献中有“性质”、“属性”。传本《易传》除大量带有德性内涵的“德”字外,还保留了“德”的“性质”、“属性”,如“蓍之德”、“卦之德”、“阴阳合德”、“神明之德”、“杂物撰德”、“和顺于道德”等。准确理解《易传》上述命题的意蕴,应将“德”之“性”作为重要的参照。

  • 标签: 《易传》 神明
  • 简介:命之辨既是儒家对人的道德与命运之间关系的处理,也是儒家对人的生命之终极关怀。对此,孔子、孟子、荀子和《易传》儒者提出了"知天命"、"正命"、"各正性命"等观念。在先秦儒家看来,命固然是对人的客观限制,但同时,也正因为有它,才彰显了人的生命及其创造力之伟大,尤其是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对人的生命之重要意义。

  • 标签: 先秦儒家 道德哲学 义命之辨
  • 简介:主要表现为突然晕倒、肢体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的"中风"是困扰当代医学界的一大急危重症,而见于《道藏·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的"续命汤"1则是宋代以前治疗中风病的主方,宋之后才逐渐淡化,近现代以来更是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虽近年来该方又开始受到当代一些有识医家的重视并用于医疗实践之中,并出现了喜人的疗效,但学界对其起效原理研究甚少,致使其应用范围大大受限。

  • 标签: 中风病 小续命汤 《千金要方》 原理研究 肢体偏瘫 言语不利
  • 简介:旨在探讨舞动治疗对于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的效果,为辅导员缓解职业倦怠提供方法和依据。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三所高校中抽取60名辅导员进行研究,分为两组,通过舞动治疗与普通系列讲座两种方式,并前后对照探讨舞动治疗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采用前后测对照组实验组实验法,使用问卷对60名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共包括两部分,分别为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GS)。结果显示舞动治疗后职业倦怠的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维度得分显著下降,成就感得分显著上升,自我效能感显著提升;系列讲座后职业倦怠的玩世不恭和成就感得分没有变化,情绪耗竭得分明显增加,自我效能感没有改善。由此可以看出舞动治疗可以改善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

  • 标签: 舞动治疗 辅导员 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