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鱼Pelteobagrusfulvdrace(Richardson),俗称嘎牙子、腊丁、鳍鱼等。鱼属鲶形目、鱼尝科、鱼属。该鱼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产量大、肉质嫩、少细刺、含脂肪多、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常年市场供不应求,销售价每公斤在30~40元左右。

  • 标签: 黄颡鱼 养殖技术 国内外市场 经济鱼类 淡水水体 营养价值
  • 简介:鱼为鲶形目,鲶科、鱼属,俗称黄牛牯,草牯或刺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一般个体在200~300g,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一般在20元/kg左右,是经济价值较高鱼类。本人于2002年在邕江进行

  • 标签: 黄颡鱼 网箱养殖 水域选择 网箱设计 鱼种放养 饵料投喂
  • 简介:在北方鱼每年开始自然繁殖的时间为6月20日左右。本试验通过提温培育亲鱼,将鱼的繁殖时间提早20d。4月10日开始给亲鱼池提温,到4月30日水温达到25℃。亲鱼精心培育30d,于5月30日进行人工催产。共催产2087组,实产1723组,催产率为82.56%,共产约222.199万粒卵。抽样估算受精率为87.25%,受精卵约为193.869万粒。孵出水花约160.291万尾,孵化率为82.68%。结果表明,鱼在寒区可以提早20d进行繁殖。

  • 标签: 黄颡鱼 早繁
  • 简介:<正>鱼属于鲇形目鲿科(亦称鮠科)鱼属,鱼属有5个种,即鱼、长须鱼、瓦氏鱼、光泽鱼和中间鱼,当前进行人工养殖的鱼属品种主要有鱼和瓦氏鱼2种。鱼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耐低氧,产量高等特点。在水体中营底层生活,对各类水体适应能力强。鱼属杂食性鱼类,食谱范围较广,幼鱼以枝角类、桡足

  • 标签: 健康养殖技术 杂食性鱼类 鲿科 鮠科 配合饵料 人工养殖
  • 简介: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又名鼓鱼、腊丁、昂刺等,是一种小型名优淡水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它以其肉质细腻、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现在鱼的饲养试验与人工繁殖已初步取得成功,一些地方已开始人工养殖,因此鱼的病害防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近年来对鱼的病原做了一些调查分……

  • 标签: 黄颡鱼 防治 烂鳃病 出血性水肿病 腹水病 车轮虫病
  • 简介:鱼又名刺骨、菇鱼等,为鲶形目,鲶科,鱼属。该鱼为底栖杂食性鱼类,体型小,无细刺,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该鱼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且价格高,当前野生鱼日趋稀少,有较广阔的养殖前景。2007年我们用专业厂家生产的鱼专用膨化饲料进行9个月网箱的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网箱养殖 膨化饲料 养殖试验 黄颡鱼 杂食性鱼类 营养丰富
  • 简介:鱼,俗称嘎牙子,是深受北方地区广大消费者和养殖者欢迎的名优鱼类.近些年来,随着北方高寒地区鱼鱼种生产量的大幅增加,过去那种和其它鱼类混合放养越冬的方法已适应不了鱼生产需要,其主要问题是鱼鱼种出池困难,且容易受伤,养殖成活率较低,亟需对越冬方法进行改进.

  • 标签: 北方高寒地区 越冬试验 黄颡鱼 鱼种 养殖成活率 名优鱼类
  • 简介:鱼(Peletobagrusfulvidraco)俗称姑、腊丁、嘎鱼等,属鲇形目、鳞科,属小型底栖淡水温水性鱼类,杂食性,最佳生长温度25-28℃,常见于我国江河湖泊中。它以其肉质细嫩、无鳞、少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的青睐。也因此,鱼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鱼在自然水域中生长慢,又因养殖成活率低,不但严重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市场发展。因此,成功的人工大规模鱼健康养殖显得的尤为重要。鱼健康养殖技术在以往报道中屡见不鲜,但笔者认为,以往报道没有结合现代化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本文从常规方法并结合目前水产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方法介绍鱼健康养殖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 标签: 健康养殖技术 黄颡鱼 最佳生长温度 淡水养殖品种 温水性鱼类 养殖成活率
  • 简介: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养殖经验,总结了鱼不同养殖模式下成鱼养殖技术,对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 标签: 黄颡鱼 成鱼 养殖 技术
  • 简介: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鱼的染色体玻片,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4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90,核型公式为2n=28m+10sm+8st+6t。

  • 标签: 黄颡 染色体 核型
  • 简介:从南湾水库选出发育良好的鱼亲鱼,雌鱼规格100~200g/尾,雄鱼规格200~400g/尾,雌雄比1:0.5~1,催产药物为脑垂体和促排卵2号及绒毛膜促性性腺激素,二针注射,采取干法人工授精,微流水刺激,人工受精率67.5%.

  • 标签: 黄颡鱼 初报 南湾水库 催产药物 人工繁殖 雌鱼
  • 简介:高通量测序技术速度快、成本低、通量高,广泛应用于miRNA领域研究。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所产生的海量小RNA数据,结合已有的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了一套快速高效一键化的miRNA分析流程。该流程整合多个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软件,对多个miRNA高通量测序数据集进行标记、整合和去冗余分析,只需运行一次核心程序就可以实现对多个miRNA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避免每个样本单独数据分析的技术重复,精简后的数据集能大幅度减少软件计算量,显著提高软件运行效率。本研究利用快速高效miRNA分析流程分析鱼性腺XX卵巢、XY精巢、YY精巢的miRNA高通量测序数据,获得一批准确的鱼保守miRNA。在相同参数设置下,miRNA分析流程可以显著节约分析时间。该流程最终输出结果为多样本整合后的miRNA表达数据,便于研究者直接进行样本之间的比较和miRNA的表达差异,减少研究者手动整合分析结果的操作步骤。miRNA分析流程针对多样本miRNA测序数据具有明显的优势,样本越多测序量越大,软件运行效率越高。针对日益积累的海量小RNA测序数据,miRNA分析流程高效快速一键化数据处理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 标签: MIRNA 高通量测序 miRNA识别方法 黄颡鱼
  • 简介:每天采样观察3~60日龄人工养殖的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性腺分化和发育的组织学。结果表明:在水温(20±4)℃下,鱼卵巢的分化明显早于精巢,性腺的分化型为雌性异体型。孵出后14d卵巢开始分化,原始性腺在横切面出现组织突起,逐步形成卵巢腔;雄性分化始于孵出后54d,主要标志是形成输精管原基,进而形成输精管。本研究成果为鱼的人工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黄颡鱼 性腺分化 组织学观察
  • 简介:瓦氏鱼(Pelteobagrusvachelli)俗称江骨、江,隶属于鲶形目,鱼尝科,鱼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一带的河流、湖泊、水库,广东地区较少分布。该鱼属底栖性鱼类,喜栖息于水体下层石砾附近,怕强光,以群体摄食活动为主,杂食性,适温广,有一定的耐低氧能力,抗病能力较强,是鱼属中生长速度最快,体型最大的一个品种。

  • 标签: 瓦氏黄颡鱼 育苗试验 鲶形目 人工繁殖 杂食性 生长速度
  • 简介:体质量20~25g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鱼种饲养在辽宁省灯塔市忠信集团面积0.53~1hm^2,水深1.5~3m的池塘中,密度为52500尾/hm^2,搭养全长10cm的鲢200尾、鳙80尾,投喂以人工饲料。2012年5月和6月的8、18、28日,采病鱼样品63尾,正常鱼样品23尾,监测了5个患鱼腹水病和3个未发病池塘的水温、DO、pH、NH4+-N和NO2--N含量,以探讨水环境与鱼腹水病组织病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氨氮、亚硝酸盐超出正常养殖水体指标并升高时,鱼体鳃、肾、肝组织细胞发生肿胀、增生、空泡变性等一系列组织病理学变化。

  • 标签: 水化因子 黄颡鱼 腹水病 组织病理
  • 简介:在水温23±5℃下,将平均体质量10.32g的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放养在27个60cm×60cm×120cm的微流水网箱中,饲喂3个蛋白质水平(32.0%、40.0%、48.0%),每个蛋白质水平设3个脂肪水平(3.0%、10.0%和17.0%)的饲料,饲养100d。结果表明:在3.0%脂肪水平下,鱼摄食含40.0%蛋白质的饲料时,平均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降低(P〈0.05)。在10.0%脂肪水平下,鱼摄食含48.0%蛋白质饲料时,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摄食含40.0%的蛋白质饲料次之。鱼摄食含48.0%蛋白质与3.0%脂肪饲料组和40.0%蛋白质与10.0%脂肪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最高(P〈0.01);蛋白质消化率在48.0%蛋白质与3.0%脂肪达到最高(P〈0.01),脂肪消化率均在40.0%蛋白质与10.0%脂肪达到最高(P〈0.01)。实验表明,鱼幼鱼较为适宜的蛋白质和脂肪需要量分别为40.0%和10.0%。

  • 标签: 黄颡鱼 脂肪 蛋白质 需要量
  • 简介:骨鱼产业论坛暨佛山安润水产有限公司开业仪式在西樵举行"‘纯系’鱼这个说法,可能之前都没有。"江门恩平海发鱼苗场总经理唐志发告诉《海洋与渔业》的记者,为解决鱼种质逐年退化及养殖效益不断降低的难题,他所在的团队运用生物工程与细胞工程遗传育种技术,选育纯系鱼全雌鱼及超雄鱼大规模生产全雄黄鱼,并将纯系超雄黄鱼公(♂YY)取名为海发超雄,目前已对外销售,研发成果正逐渐渗透蔓延,将让数以百计养殖户增产增收。

  • 标签: 黄颡鱼 超雄鱼 黄骨鱼 细胞工程 雌鱼 产业论坛
  • 简介:<正>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是目前畅销水产品种,全雄黄鱼应用生物技术获得,既保留了原优良品质,又增加了生长快、商品鱼出池率高、产量高的优势,深受养殖户的欢迎。但是,与普通鲤鱼相比,鱼水花鱼苗培育阶段,自然条件、技术管理要求较高,成活率偏低。我们连续几年进行了鱼鱼苗不同阶段培育试验,2013年进行了卵黄苗培育试验,取得较理想结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鱼苗培育 试验总结 培育试验 商品鱼 池底淤泥 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