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东莞市屠宰厂场地及屠宰猪的链球菌污染情况,从东莞市各镇街屠宰厂采集猪扁桃体样品共320份,污水水样共96份,环境空气样品共160份,屠宰用具、工作台、地板等涂抹拭子共96份,进行溶血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分离出溶血链球菌276株,检出率为41.1%。其中停乳链球菌96株,阳性率14.3%;豕链球菌13株,阳性率1.9%;犬链球菌5株,阳性率0.7%;无乳链球菌13株,阳性率1.9%;猪链球菌1型43株,阳性率6.4%;猪链球菌2型106株,阳性率15.8%。扁桃体中溶血链球菌的阳性率最高,为67.8%;其次是污水和器具的链球菌含量,为22.9%;而空气中溶血链球菌的含量最低,为9.4%。结果表明东莞市屠宰猪及屠宰厂环境、污水中溶血链球菌污染率较高,应当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 标签: 东莞市 屠宰厂环境 屠宰猪 溶血性链球菌 分离鉴定
  • 简介:鸡传染性贫血(CIA)是由鸡贫血病毒(CAV)引起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以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CIA是近年来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导致雏鸡贫血、生长发育不良、渗出牲皮炎和死亡,特别是可引起感染鸡的免疫抑制及随后发生的继发感染或双生感染,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

  • 标签: 传染性贫血 鸡贫血病毒 分布 病原特性 感染
  • 简介:2003年3月,灵寿县张凡同村一养牛户因为奶牛产后久配不孕(已经空怀一年,配种10余次),又到发情时,来我处求诊。临床诊断通过问诊和各种产科检查得知,该牛发情周期正常,发情持续期正常;分泌物清亮,未见炎分泌物;直肠检查,子宫收缩反应正常,未见肿胀和大小变化等病理反应;卵泡发育正常,未见卵巢疾病。由于生殖系统未见病理变化,初步怀疑

  • 标签: 奶牛 免疫性不孕症 治疗 临床诊断
  • 简介: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的以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主要表现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本病以雏鸡感染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全身性贫血免疫力低下,剖检可见免疫器官和组织出现萎缩.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病例复制实验可准确诊断.本病目前无疫苗进行预防,只能从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入手,发生本病的鸡不建议治疗,最好将其淘汰处理.

  • 标签: 传染性贫血病 防制
  • 简介: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鸡感染传染性贫血病毒而引起,临床常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器官组织的萎缩,免疫功能下降:病毒可随血流广泛分布全身,主要侵害骨髓和淋巴组织;垂直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也能传播;病鸡发病后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和皮肤肌肉的局部出血;预防本病主要把好引种关,同时加强种蛋和鸡舍的消毒管理,对症治疗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鸡:传染性 贫血 防治
  • 简介: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该病1843年在法国发现,随后流行至世界各地。1931年日本侵华时把此病带进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后来由前苏联进口马匹时又将该病传入我国,造成该病疫情严重。1965年,解放军兽医大学首次分离到马传贫病毒,随后成功研制了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和琼脂扩散反应两种特异诊断方法。1975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有成功研制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该疫苗的推广应用,结合采取“养、检、隔、封、消、处”等综合防控措施,是我国的疫情得到控制。按照《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要求,我国将于2020年达到消灭标准。

  • 标签: 马传染性贫血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防治历 马传贫病毒 细胞弱毒疫苗
  • 简介:采用1日龄樱桃谷肉公鸭作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喷雾程式对高温条件下旱养肉鸭的生产性能、屠体品质和免疫能的影响。喷雾程式设两种:喷雾降温Ⅰ组(风扇通风+喷雾10min、停喷10min)和喷雾降温Ⅱ组(风扇通风+喷雾20S、停喷1min)。结果表明:喷雾显著降低肉鸭体温;Ⅱ组料肉比较对照组降低了0.09,也显著低于Ⅰ组;喷雾Ⅰ、Ⅱ组尤其是Ⅱ组较对照组改善了肉鸭的屠体品质,喷雾降温显著降低了旱养肉鸭的皮脂率,但其它主要屠体指标无显著差异。喷雾Ⅱ组与Ⅰ组比对照组肉鸭T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其中43日龄时Ⅱ组显著升高。喷雾组相比对照组肉鸭CD~(3+)T细胞亚群数量升高,Ⅱ组升高值大于Ⅰ组,均呈显著差异。喷雾Ⅰ组和Ⅱ组较对照组肉鸭血清T4转变为T3,T4水平下降,喷雾Ⅱ组对肉鸭血清T4的影响大于喷雾Ⅰ组;喷雾Ⅰ组与Ⅱ组肉鸭血钠、血钾、血糖、血清总蛋白水平有所恢复,喷雾Ⅱ组效果更好。以上表明,缩短喷雾间隔,避免舍内温度回升过快,可以取得更好、更稳定的降温效果。在喷20S停1min的喷雾程式(Ⅱ组)下,肉鸭生产性能、屠体品质和免疫能方面的改善优于喷10min停10min的喷雾程式(Ⅰ组),喷雾Ⅱ组比较有利于夏季南方旱养肉鸭的生长。

  • 标签: 旱养肉鸭 喷雾降温 喷雾程式 热应激 生产性能 屠体品质
  • 简介:新生猪溶血病又称仔猪溶血黄疸,是由于血型不合的公母猪配种所引起的一种免疫疾病。本病发生于个别窝仔猪中.刚出生仔猪吃初乳不久即引起红细胞大量溶解.由于本病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病死率可达100%.给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笔者在实践中,采取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综合疗法 溶血病 新生猪 治疗药物 免疫性疾病 经济损失
  • 简介:新生仔畜溶血病是由于母畜怀孕时胎盘受损出血,胎儿体内的抗原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抗体,当新生仔畜吃初乳时,母体内的抗体随初乳进入仔畜消化道并可直接吸收入血,与仔畜红细胞膜相应抗原结合引起免疫溶血.

  • 标签: 新生仔畜 溶血病 诊治 红细胞膜 消化道 免疫性
  • 简介:猪传染肠胃炎为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典型症状为腹泻、呕吐、脱水,10日龄仔猪病发率最高。规模化养殖中,此病为常发病,一经感染危害甚为严重。此病“防重于治”的防控理念,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着重介绍免疫接种,为今后科学防控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 标签: 肠胃炎 疾病 防控
  • 简介:红枣糖茶红枣5~8枚、茶叶5克、白糖适量。茶叶用沸水冲泡,取茶汁;红枣加白糖和水,共煮至枣烂,倒入茶汁,混匀,代茶饮用。此茶可恢复血气,对于气血缺乏导致的脾胃虚弱、肺虚咳嗽有很好的疗效。有痰湿、积滞、齿病、虫病者均不宜。

  • 标签: 贫血 脾胃虚弱 茶叶 红枣 白糖 可恢复
  • 简介: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和致死性传染病.一直严重的危害着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猪瘟的防制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技术措施已消灭了猪瘟。20世纪50年代方世杰等选育了1株适应家兔后对猪基本无毒力.但却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的弱毒疫苗株-中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C株。

  • 标签: 猪瘟病毒 免疫程序 防制对策 弱毒疫苗株 综合防制技术 防制工作
  • 简介:本文应用高等哺乳动物血清补体B因子溶血检测技术检测仿刺参个体体内补体B因子。通过溶血法检测了健康仿刺参以及人工诱导化皮仿刺参体腔液补体B因子活性。结果显示仿刺参体腔液有补体B因子存在,且含补体B因子仿刺参体腔液溶血活性明显高于和去补体B因子体腔液的溶血活性。实验对仿刺参体腔液进行加热处理结果显示其补体B因子是对热不稳定的分子,此特性与高等哺乳动物B因子特征相同。仿刺参体内存在补体B因子,它与脊椎动物补体B因子性质相似,在免疫旁路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补体B因子 棘皮动物 仿刺参 溶血活性
  • 简介:初生骡驹溶血病主要是出生马骡驹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溶血疾病,病的特征是贫血、黄胆和血色素尿,故又称为溶血黄胆,马骡驹发病率有时高达30%,发病快(生后数小时到三天以内发病),死亡率高。

  • 标签: 溶血病 骡驹 初生 治疗 预防 发病率
  • 简介:新生仔猪溶血病又称新生仔猪黄胆症或同种免疫溶血贫血。此病在马属动物的新生仔畜中常有发生,而新生仔猪实属不多。我于2004年4月间在县兽医站偶遇此病,由于及时采取合理措施,疗效显著。

  • 标签: 新生仔猪 溶血病 防治 诊断 溶血性贫血 新生仔畜
  • 简介: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疫病最主要手段,但免疫失败是常见现象。免疫失败原因有畜禽自身个体差异和机体自身原因,更重要的是其他影响和干扰抗体产生的因素。本文就免疫和失败原因作了如下的论述。

  • 标签: 免疫 抗体 疫苗 失败
  • 简介:1免疫程序应科学合理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水禽种类、日龄及母源抗体水平等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常发病、多发病而且有疫苗可预防的应重点安排,而本地从未发生过的疫病,即使有疫苗,也应慎重使用。

  • 标签: 免疫程序 水禽 母源抗体水平 科学合理 流行情况 常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