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鲤是我国种类繁多、分布广且受人们欢迎的重要淡水经济鱼类,经人工和自然选择后呈现许多形态和遗传变异。建鲤是上世纪90年代培育出的鲤新品种,它是第一个通过杂交、家系选育和雌核发育等方法人工培育出的鲤品种。建鲤的养殖产量比其他鲤品种提高30%左右。

  • 标签: 建鲤 淡水经济鱼类 人工培育 新品种 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
  • 简介: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破瘀生新的功效,为常规大宗中药材,多年来产品畅销,大量出口。甘肃为全国当归主产区之一,年种植面积达数万亩,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甘肃十分重视品种的改良工作,近年来经系统选育,培育出了丰产性、适应性表现优良的岷归2,极大提升了产能,促进了当归生产的快速发展。

  • 标签: 丰产栽培技术 新品种 当归 岷归 适应性表现 种植面积
  • 简介:烤烟新品种贵烟2是从K326中获得的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17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田间长势较强,易烘烤;中抗黑胫病、TMV,赤星病抗性优于对照K326;主要经济性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优于对照K326,是一个工业利用价值和农业生产效益兼顾的优良新品种。

  • 标签: 烤烟 新品种 贵烟2号 选育
  • 简介:中国对虾“黄海5”(品种登记号:GS-01-008-2017)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完成选育。培育单位自2009年开始,利用人工定向交尾技术,每年度大规模、标准化构建全(半)同胞家系;以WSSV抗性、生长速度和养殖存活率等作为育种目标性状,利用VIE荧光染料标记家系个体,在混养条件下,开展WSSV感染、生长速度和养殖存活率性状测试试验,记录家系个体的抗WSSV存活时间、收获体重和养殖存活率等信息;性状测试结束后,建立遗传评估模型,利用BLUP方法评估家系和个体的性能差异;制定多性状选择指数选留优秀的家系和个体,参考亲缘关系制定配种方案,生产下一世代家系。

  • 标签: 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对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WSSV感染 BLUP方法 目标性状
  • 简介:林可霉素作为猪场的常用药物,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效果(预防大肠杆菌,密螺旋体,霉形体).如果猪场使用青霉素、头孢类、氟苯尼考、替米考星、长效土霉素治疗猪病产生耐药性没有治疗效果时,这时用林可霉素治疗继续有效.林可霉素使用广泛,对一些厌氧菌也十分有效。

  • 标签: 林可霉素 治疗效果 猪病 应用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 简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俗称南美白对虾,是我国的主要对虾养殖种类,具有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对虾之一。目前我国凡纳滨对虾种苗生产大多依赖从国外进口良种亲本,不仅花费巨额外汇,还可能存在难于适应国内养殖环境、生产不稳定等缺点。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养殖种类 种苗生产 南美白对虾 生长速度 饵料系数
  • 简介:敬语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或话题中的人物等表达敬意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说在任何语言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敬语。这其中日语的敬语发达体现在丰富的表达和复杂的使用上。同时日语的敬语体现着上下关系、内外亲疏关系、公私场合等关系。同样的内容跟不同的人说,就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 标签: 敬语 日语 五分类
  • 简介:滇池金线鲍曾是滇池流域的经济鱼类,是滇池沿岸渔民的主要渔获对象,因其肉质鲜美被列为“云南四大名鱼”之首。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酷渔滥捕、围湖造田、水质污染和盲目引种,其种使群数量急剧下降,1986年已在滇池湖体消失,仅在湖周少数支流的溪流和泉池中保存有少量个体。1989年,滇池金线鲤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 标签: 滇池流域 经济鱼类 围湖造田 水质污染 保护动物
  • 简介:凡纳滨对虾是世界第一养殖虾类,约占全球养殖对虾产量70%,占我国对虾养殖产量80%~90%。随着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地域和规模的扩大,养殖产业对优质种苗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目前我国凡纳滨对虾的种苗生产量已超过7000亿尾。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金阳1号 养殖对虾 对虾养殖 优质种苗 生产量
  • 简介:脊尾白虾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沿岸和朝鲜半岛西岸的浅海低盐水域,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业者欢迎。2011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日照海辰水产有限公司收集了我国沿海渤海湾、莱州湾、胶州湾、海州湾和象山湾5个地理群体野生脊尾白虾共约30000尾构成育种基础群体,其中渤海湾海区约5600尾,莱州湾海区约5400尾,胶州湾海区约5200尾,海州湾海区约5800尾,象山湾海区约8000尾。2012年构建核心育种群,以收获体长和体重为指标,每年进行2代群体选育。

  • 标签: 脊尾白虾 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朝鲜半岛 中国大陆 营养价值
  • 简介:"胜同1"是云南省永胜县林业技术推广所从核桃实生后代选育出的泡核桃优良耐晚霜品种。2016年12月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良种证:云R-SC-JS-039-2016。该品种单果重16.52g,平均壳厚0.97mm。果实扁圆形,三径平均3.74cm。平均果仁重8.39g,仁浅黄白色,取仁易,食味香纯无涩味,品质优。蛋白质含量16.6%,含油率69.3%,出仁率50.8%。

  • 标签: 新品种 泡核桃 品种审定委员会 林业技术推广 后代选育 云南省
  • 简介:(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新月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部被誉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典的实施,必将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重树我国食品安全公信力,开启食品安全监管新阶段发挥积极作用.本刊将将《食品安全法》分类解读以连载的形式刊登,以便各位读者进行了解和执行.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修订 解读 分类 生产经营活动
  • 简介:脊尾白虾又名白虾、小白虾、五须虾、青虾、绒虾、迎春虾等,系热温带海区底栖虾类,以黄渤海产量最高。脊尾白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海米,因其呈金黄色,故也有“金钩海米”之称。

  • 标签: 脊尾白虾 红1号 金黄色 黄渤海 可加工 青虾
  • 简介:烟台现代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富士系列芽变品种中选育出短枝和红色双芽变晚熟苹果优良品种神富6,现已通过审定获得良种证(1)。该品种不用拉枝,不用刻芽,不用环剥,成花容易,管理简单,故又称“懒富”。其萌芽率高,成枝力强,不易早衰,果实品质优异,丰产,抗病力强,是富士系列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良品种。配套采用简化整形修剪技术及相关措施,完全可以实现乔化、矮化一年栽树,当年成花,两年结果,三年有产量,四年丰产,

  • 标签: 晚熟苹果 简化栽培技术 优良品种 整形修剪技术 芽变品种 当年成花
  • 简介:“鲁甸大泡3”是从云南省鲁甸县深纹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的核桃新品种。2015年12月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良种审定。该品种坚果扁圆球形,顶端突尖,种肩对称,壳面刻窝大且深,底端稍凸,有明显十字凹槽,缝合线紧密。仁饱满充满壳壁,隔膜纸质,干果质脆。仁色黄白,脉纹少且色淡,可取整仁。坚果三径均值3.97cm,壳厚1.1mm,单粒重20g,仁重11.2g,出仁率50.7%,取仁易,种仁肥,白且饱满,食味香纯无涩味,口感细腻。坚果仁含油率69.6%,蛋白质含量18.8%。

  • 标签: 新品种 核桃 品种审定委员会 蛋白质含量 实生群体 良种审定
  • 简介:“云林8”是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和鲁甸县林业局2000-2016年实生选育的早实核桃新品种。2016年11月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良种证:云S-SC-JS-045-2016。平均单果重14.5g,中等大,坚果三径平均3.40cm,果形端正。壳面光、较麻,壳厚1.06mm,取仁易,内褶壁退化、隔膜纸质。仁白色,饱满,味香纯、细腻。蛋白质含量特高,为23.7%,含油率65.4%,出仁率54.86%。坚果品质达到或超过国标Ⅰ级标准。

  • 标签: 早实核桃 新品种 云林 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蛋白 平均单果重
  • 简介:1育苗1)配制营养土。准备营养土0.3m^3,用过筛渣肥或土皮子作为营养土即可。在营养土中加入50g多菌灵,混合均匀堆放,以便杀灭营养土中病菌。选择没有种过茄子和辣椒的肥沃地块作苗床,

  • 标签: 栽培要点 辣椒 露地 营养土 混合均匀 多菌灵
  • 简介:“桂梨1”是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选育的早熟梨新品种,是“翠冠”的早熟、大果型优良芽变品种;从2012年开始,笔者在桂林灌阳、全州两县开展了“桂梨1”早结丰产栽培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文章从建园、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一套“桂梨1”早结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桂梨1号 丰产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