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代城市规划中越来越重视城市交通问题,因此人车分流的商业步行街得以迅速发展.笔者从步行街的意义与特征、规划方式、基本元素设计、设计的原则等几个方面对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 标签: 城市规划 步行街 设计
  • 简介:以英国丹迪市步行街为例,分析英国步行街的典型特征,一个成功的步行街及其景观设计,不仅有赖于其良好布局,而且因其所在的街区属于城市的商业中心区,也需要城市的交通体系的明确支持。步行街的景观设计重点在于其功能及功能带的设置。步行街的主要节点绿地或者广场,是其设计的另外重要一环。步行街绿化空间有限,对游人的价值的重视胜于对绿化价值的重视。

  • 标签: 步行街 规划布局 景观设计 英国丹迪市
  • 简介:摘要 :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光照好坏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针对现有植物补光系统多以功能叶光合能力为基准进行冠层补光,导致冠层新生叶光抑制、株间功能叶位补光不足以及补光位置不能适应作物生长进行动态调整的问题,以黄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植株需光差异特性的设施黄瓜立体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该系统由智能控制子系统、冠层 -株间 LED补光子系统、冠层 -株间环境监测子系统和补光灯升降子系统组成,通过 ZigBee技术实现各子系统间无线通信。其中冠层 -株间环境监测子系统分别获取冠层和株间环境信息并发送至智能控制子系统,智能控制子系统根据环境实时信息调用冠层调控模型和株间适宜叶位调控模型获得相应调控目标值,并将其下发至冠层 -株间补光灯,实现冠层与株间补光灯的动态实时调控。在陕西省泾阳县蔬菜产业综合服务区蔬菜基地分别部署立体补光设备和传统冠层补光设备,并进行系统调控效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立体补光区黄瓜植株的株高和茎粗显著增长,其中相比传统冠层补光区平均株高、茎粗分别增长了 8.03%和 7.24%,相比自然处理区平均株高、茎粗分别增长了 26.51%和 36.03%;在一个月的采摘期内,立体补光区相比传统冠层补光区和自然处理区产量分别提升了 0.28和 1.39 kg/m2,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 2.82和 4.88 CNY/m2,说明立体光环境调控系统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设施光环境 ZigBee 黄瓜叶位 立体补光 智能调控 PWM
  • 简介:立体绿化特点1.见效快.攀缘植物生长速度快,许多藤蔓类植物如地锦、长春藤当年生长即可达2-3米,如果加强管理,两到三年即可获得绿荫满壁、枝繁叶茂的效果.攀缘植物占地面积小,能见缝插绿,只有几十厘米见方或1平方米的空地,就可栽植,易于扩大绿化面积.

  • 标签: 城市立体绿化 园林植物 绿化覆盖率 空间优势 美化环境 特殊环境
  • 简介: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中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设置在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的香根草(Vetiveriazizanioides)绿篱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从径流小区尺度探讨了不同措施对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篱种植可降低O.2~0.002mm粒级团聚体的空间变异,绿篱+有机肥与绿篱+无机肥措施可降低〈0.002mm粒级团聚体的空间变异,绿篱+覆盖措施能降低0.2—0.002mm粒级团聚体的空间变异。绿篱种植可降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养分空间变异。施肥措施对系统内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影响不同,绿篱+有机肥措施增大了全磷、速效磷的空间变异,绿篱+无机肥措施增大了速效钾的空间变异。

  • 标签: 等高绿篱 空间变异 复合系统 土壤性质
  • 简介:多年来,北方地区肉用犬一直供不应求,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养殖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在肉用犬养殖生产中,绝大多数养殖户还是沿用传统的平面养殖方式,养殖生产受到圈舍面积、卫生条件、疫病预防、生产效率、冬季供暖等诸多因素制约,使养殖成本过高,生产发展缓慢,养殖规模难以扩大。

  • 标签: 肉用犬 立体养殖 养殖生产 供不应求 北方地区 市场价格
  • 简介:路桥的节日立体花坛,历经八年发展,现已成为路桥城区不可或缺的城市亮点。每到节假日或大型会议期间,造型各异、色彩缤纷的立体花坛、花柱、花树,是欢乐气氛最富表现力的一种形式,起到了“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

  • 标签: 立体花坛 路桥 节日 节假日 表现力 花柱
  • 简介:为开发渔业生产新领域,探索稻田养鱼新途径,开创一条高产、低消耗的立体农业生产道路,充分发挥稻田的经济效益,1987年,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富川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在葛坡乡林桂村16个农户进行了中造沟田结合养鱼试验,试验田面积23.15亩,经验收,平均亩产稻谷438公斤,

  • 标签: 稻田养鱼 试验总结 立体种养 亩产 养鱼试验 高产
  • 简介:桑树于农业生产中采用立体种植,能较好地解决与地面作物的争光、争肥矛盾。提高光能和肥力的有效利用,增加单位面积的商品产量和经济效益,是立体农业优化组合模式之一,从巴中县三江乡民主6社的实践得到证实。一、种植条件虽劣,立体开发致富三江乡民主村6社位于巴河下游,离县城约25公里的河边上。七十年代末,距该社下晨仅两公里处的三江水电站截留蓄水后,部分耕地被淹没,给该社256名农民留下可耕地仅134.7亩,除去25.6亩自留地,全社平均每人仅有种粮地0.426亩。每年逢雨季的6—9月,部分耕地还要遭洪水

  • 标签: 立体农业 三江乡 农业生产 立体种植 三江水 巴中县
  • 简介:1)人工费用比较。网上平养1人可饲养7500多只鸡,按每年出栏5.5批,每年工资按2万元计算,平养每只鸡需要人工费用约0.445元;立体养殖2人可饲养30000多只鸡,每只鸡需要人工费用0.22元。立体养殖与平养相比每只鸡可节省人工费用0.225元。

  • 标签: 网上平养 立体养殖 人工费用 优势 元计算 饲养
  • 简介:1989年4月-1990年12月进行了“畦稻沟鱼塍蕉(果)”立体种养组合模式试验,试验田面积896.68亩。验收面积889.88亩,其中稻鱼蕉立体种养面积472.S亩;稻鱼菜立体种养面积415.5亩;稻萍鱼立体种养面积1.88亩。收获水稻(两造稻谷)625545.2kg,平均亩产703kg;总产成鱼27511kg,平均亩产30.9kg;香蕉1.70459.2kg;甘蔗15133kg;各种瓜菜233942kg。总产值为793436.4元。试验证明这种立体种养组合模式能够提高单位面积总产量,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立体种养 亩产 稻田 种瓜 单位面积 瓜菜
  • 简介:<正>我国各类山区(包括丘陵与高原)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3,在山区,尤其是南方热带、亚热带集体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等自然资源,积极保护、及时开发和合理利用山区的这些资源,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尽早改善山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条件,发展山区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东省普宁市就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并且通过发展林业及多种经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标签: 立体林业模式 山区农民 普宁市 林果结合 山地 养鸡
  • 简介:鱼、鸭立体养殖是合理利用水体空间资源及综合利用鸭养殖副产品的一种可持续性生态农业。鱼、鸭结合,综合经营,不仅有利于促进鸭子育肥,又可增加养鱼肥料来源,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在生产实践中,鱼、鸭立体养殖的合理配置十分重要。

  • 标签: 立体养殖 合理配置 鸭养殖 养鱼 综合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
  • 简介:一,用途及特点为了解决在象片比例尺不等的象对上,进行立体观察,剌点和转绘,我们试制了立体变倍判读仪。具有简单,灵活、轻便、效率高、用途广和适应内外业环境能力的特点。一九八八年十二月,我们承担编制敦化市林业局秋梨沟林场的象片平面图,由于外业调绘片与象片平面图比例尺不等(1:35000和1:25000)造成转绘上的困难,于是通过实践试制了立体变倍判读仪,效果很好,具有简单,灵活、轻便、效率高、用途广等特点。二、试制变倍升降台它是立体镜的补助设备,试制的目的就是使它配合立体镜解决判读准确,提高转绘效率问查。即既能形成立体模型,还要保证模型的比例尺。

  • 标签: 判读仪 转绘 外业调绘 立体镜 八年 环境能力
  • 简介:气雾栽培是当前植物栽培模式中最为先进的种植技术,目前主要用于马铃薯的种薯工厂化生产,在成长周期较短的水果栽培如草莓、葡萄等应用很少。由于气雾立体栽培技术具有清洁、产量高、无土传病害、可以克服连作引起的生理障碍,克服肥水浪费等问题,因而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栽培新模式。气雾立体栽培技术在水果种植中少有栽培研究,

  • 标签: 立体栽培技术 草莓品种 水果种植 生理障碍 土传病害 成长周期
  • 简介:《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狠抓各类公园绿地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市要按500米有一处绿地要求,每年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区绿地3处以上,到2011年底,做到步行10分钟至15分钟就能看到绿地。

  • 标签: 立体绿化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绿地建设 中心区
  • 简介:<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有3万多公顷的荒山待开发,为了充分利用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采用了立体栽培方式。其模式有果+菜+药,即果树下面栽平贝,平贝上面栽辣椒、茄子;果+粮,适于梯田果园,台梗种紫穗槐,果树下及田内侧种大豆、花生、平贝等耐荫作物;果+药,果树下种药材;还有果菜、果瓜等模式。当然以上各模式都要因地

  • 标签: 立体化栽培 果树 平贝 山地 耐荫作物 紫穗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