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4 个结果
  • 简介:综述目前应用于水稻的主要转基因技术及其优缺点,总结育种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育种策略,以期为转基因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指导。

  • 标签: 转基因技术 水稻 变异 育种策略
  • 简介:稻米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多途径提高水稻单产和稻米总量,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解决日益增长的水稻总产需求和干旱缺水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中国21世纪将面临的最严重的粮食问题之一。本文从水稻抗旱种质资源及耐旱基因的功能角度出发,对抗旱育种的种质资源,耐(抗)旱基因调控机理及其分子育种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综合分析认为,水稻抗旱特性调控基因主要包括功能基因和调节基因两大类:功能基因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蛋白酶的调节、糖类物质积累、渗透调节、有毒物质降解和水稻细胞机构调节等五个方面;而调节基因则主要参与编码信号转导相关的信号因子和响应胁迫的转录因子家族。这些基因的克隆为水稻抗旱性研究和抗旱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中国抗旱分子育种还处于起始阶段,受种植区域、生产成本、稻米品质及病虫害抗性等方面影响,旱稻推广面积偏小。在中国转基因水稻尚未全面放开背景下,目前转基因旱稻品种选育和技术研究还处于技术储备层面。在现阶段抗旱育种实践重点是提高旱稻育种效率和选育技术创新,同时兼顾高产、抗病虫害农艺特性,结合分子技术聚合或导入外源抗旱基因,选育高产、耐旱、优质旱稻品种,充分挖掘旱稻增产潜力。这将为我国缓和粮食生产与淡水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提供新思路,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节水农业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

  • 标签: 水稻 抗旱基因 调控机理 分子育种
  • 简介:水稻是一种对盐浓度中度敏感的作物,耐盐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等影响,目前定位的耐盐QTL主要为苗期耐盐相关的,其中以第1、2、6和7染色体上居多。耐盐品种的选育方法主要为系统选育法,将杂交选育和胁迫组织培养、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相结合,选育耐盐性强且品质优良的品种。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开展的关于水稻耐盐基因遗传及耐盐育种研究动态,并对今后耐盐育种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 标签: 水稻 耐盐 遗传 育种 研究
  • 简介: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是累加有利基因的有效手段.培育粳型亲籼系是有效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从而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对不同粳型亲籼系中不同分化度的特异亲和基因进行了聚合,并将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和来源于IR24的两个恢复基因导入粳型亲籼系中.主要结果如下:1、以粳型亲籼系G2417-2-1和粳型广亲和系G2605为亲本构建分离群体,利用本研究筛选的与S-b,S-c,S-d三个F1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紧密连锁的PC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F2共选择到特异亲籼聚合植株6株,它们分别是58号,93号,94号,115号,139号,200号;广亲和聚合植株4株,它们分别是11号,14号,121号,177号.2、对当选聚合系的亲籼性和亲粳性综合分析表明:各个特异亲籼聚合系的亲粳性之间及各个广亲和聚合系的亲籼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特异亲籼聚合系的平均亲籼性和平均亲粳性与亲本G2417-2-1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广亲和聚合系的平均亲籼性高于亲本G2605,平均亲粳性显著低于亲本G2605.这些聚合系的亲和性与其MAS基因型相一致.3、利用四类粳型亲籼系与携带有2个恢复基因和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品系构建回交群体,应用本研究筛选的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BC1F1共选择到2个恢复基因和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全杂合的植株19个,其中以IC31为受体的5株,以IC32为受体的11株,以IC33为受体的2株,以IC34为受体的1株.4、当选的19个单株自交繁殖BC1F2,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单一分子标记进行MAS.共选择到各类可供进一步利用的材料393株,其中携带有两个纯合恢复基因的植株158株,同时携带有两个纯合恢复基因和两个纯合显性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植株40株.5、从上述158个植株中选出两个显性抗性基因均纯合或者任意三个抗性基因均纯合的�

  • 标签: 水稻 粳型亲籼系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亚种间杂种 白叶枯病 抗病基因
  • 简介:育种实践中,叶色基因可作为标记性状,对提高杂交制种效率和降低杂交种子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xws是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大面积制种田中发现的一株自然黄叶突变体,本研究比较了xws与野生型的主要农艺性状,并对该突变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基因定位及育种利用。结果表明:xws比野生型始穗期推迟3d,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穗粒数均比野生型有所增加,而千粒重比野生型略有减少。遗传分析表明xws黄叶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暂时将其命名为XWS。以xws与R华占杂交的F2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将XWS基因定位在水稻第3号染色体分子标记WY152到WY244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0.2cM和0.5cM。此外,通过xws开展相应的育种利用研究,已选育出稳定的带叶色标记性状两系不育系黄13S,其所配组合展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

  • 标签: 水稻 黄叶突变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育种利用
  • 简介:本研究对来源于全球22个国家的130份分子育种亲本材料,在福建省上杭县茶地上自然鉴定其田间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发病率,旨在筛选出稻瘟病抗性亲本,丰富现有的水稻品种资源。供试的130份水稻亲本材料中,高抗(脉)、抗性(R)亲本分别都占全部鉴定材料的11.5%,说明稻瘟病抗性资源丰富。但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的抗源丰富程度不同,在东南亚或南亚一些国家的抗源比较丰富,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抗性材料相对较少。

  • 标签: 水稻 分子育种 供体亲本 稻瘟病 抗性筛选
  • 简介:沙棘幼苗和成熟植株甚至在每个亚种中都存在广泛的形态学上的多样性(Rousi,1971)。这就表明,在某些特殊地区,对某些期望性状来说,通过杂交或选择,可为植物改良提供多种途径。植物生长和植株大小随地理差别而变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开展沙棘优良类型选育是重要且有价值的(YaoandTigerstedt,1994)。首个沙棘育种项目是从自然群体的选择开始的。尽管这种方法逐渐被杂交所取代(YaoandTigerstedt,1994;Huang,1995),但它仍然是常规育种很重要的方法(WahlbergandJeppsson,1990)。俄国报道一例秋水仙素诱导同源四倍体的多倍体育种实验(ShchapovandKreimer,1988)。目前未见有关沙棘特殊品质、特殊基因工程方面的报道。

  • 标签: 育种项目 沙棘 多倍体育种 同源四倍体 特殊地区 期望性状
  • 简介:月季育种已有超过1000年的历史,但我国月季自主培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需求量较大的切花月季和庭院月季品种仍以从国外引进为主。虽有爱好者杂交育种,但发展十分缓慢。80年代末,部分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开始进行月季育种工作,月季新品种自主培育步入“快车道”。

  • 标签: 切花月季 抗性育种 快车道 杂交育种 科研单位 育种工作
  • 简介:人工诱变育种有幅射育种和化学诱变育种两个方法。它是通过电离幅射或化学的作用去影响鱼类组织内化学遗传物质(如核苷酸染色体),引起染色体的局部丧失或造成染色体易位、倒拉等染色体结构的变化。这些影响能使鱼类的性状产生变异,通常称为突变。这样,从突变的个体选出符合人们需要的鱼类进行培育,从而获得新的品种。这种方法就叫人工诱变育种

  • 标签: 人工诱变 育种 鱼类 化学诱变 性状 培育
  • 简介:选用优良品种,是获取农作物丰产、高效的先决条件。多年来,科学家们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在不懈地努力着。自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后,太空育种成了科学家们研究的新领域。1980年,美国科学家将西红柿种子作太空搭载试验,种植后增产30%—60%,表现出了异常优势,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浓厚兴趣。我国的太空育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从1987年到1996年,我国共有8颗卫星搭载了植物种子上了太空,获得了许多变异品

  • 标签: 农作物 培变育种 物理诱变 太空育种
  • 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了辣椒的起源、传播、分类与品种资源,遗传参数与遗传规律.育种方法与育种目标.栽培技术与杂交制种技术等。全书内容丰富、全面.系统性、实用性强。可供从事蔬菜研究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农技推广人员、蔬菜种子经营者和蔬菜生产经营企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 标签: 遗传育种学 辣椒 杂交制种技术 生产经营企业 种子经营者 品种资源
  • 简介:高邮鸭是蛋肉兼用的一种大型麻鸭.已被列入国家资源保护名录。高邮鸭经过多年选育,体形外貌一致、生产性能、肉用性能、繁殖性能稳定,育种指标稳中有升,种群规模不断扩大,高邮鸭的饲养量逐年上升。高邮鸭育种,要进一步提高育种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性能,科学利用现代家系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出高邮鸭的高产配套系新品种,推进高邮鸭育种进展。

  • 标签: 高邮鸭 育种 配套系
  • 简介:目前,世界沙棘育种研究,仍是常规育种法,方法与理论都比较滞后,需要改进与提高。作者介绍的"生态经济育种"体系,虽也是常规育种,但有其众多的新概念。它是以远缘杂交为途径,以表型和生理结合,以产量形成诸因子为指标,以生长势判断为标准,以遗传-生化-生理-生态为理论,指导选育出适应不同生境和地区的高产、优质、生活力旺、抗逆力较强的生态经济型新品种,同时这一育种体系可与"基因工程育种"法相接轨,在沙棘资源最丰富的中国,沙棘育种有条件做的更好。

  • 标签: 沙棘 远缘杂交 产量因子 生长势
  • 简介:20世纪初以来,猪遗传育种工作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一阶段,50年代以前,育种工作主要围绕以毛色、体型为主的表型选择。第二阶段,60年代时专门化父系和母系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养猪体系的形成。第三阶段,90年代BLUP技术(bestlinearunbiasedprediction,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地应用开辟了猪育种的新纪元。第四阶段,9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地应用,逐步经历了遗传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选择两个阶段,目前全基因组选择还处于研究阶段。

  • 标签: 遗传育种 猪体 分子生物学技术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遗传标记辅助选择 纠正
  • 简介: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它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信鸽亲本杂交,杂种第一代在繁殖力、生活力、适应性和品质等方面会出现比其双亲和后代都优越的现象。

  • 标签: 杂交优势 信鸽 育种 杂种优势 生物学现象 遗传组成
  • 简介:<正>桑树育种历来以常规育种法为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的育种手段的应用,特别是生物技术工程研究的进展也为桑树育种工作带来新的希望.这些在国内外均有报导,但在生产化、实用化方面还有一段距离,因此还要相当的努力.从目前或长远看,笔者认为桑树育种工作者的任务是面向生产实际,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常规与生物技术工程结合的途径育出好品种来.

  • 标签: 桑树育种 杂交桑 桑树品种 蚕区 生物技术工程 育种工作者
  • 简介: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转移、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世界玉米育种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玉米育种过程中需要选择好新品种,从根本上提高世界玉米育种效率。世界玉米育种技术改进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需要坚持优质、高产、抗逆的基本原则。其中种质选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育种方法,不断优化育种方法,按照杂种优势群的特点,不断改变育种模式,通过轮回选择的基本途径,实现育种模式创新。

  • 标签: 玉米 育种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