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资料整编是水土保持监测的基础性工作.按资料的来源和属性,可将水土保持监测资料分为基础资料、观测资料、调查资料和衍生资料.水蚀区水土保持地面观测主要涉及径流小区和小流域控制站,按监测内容和对象,一般可分为影响因子、径流和泥沙观测资料整编3大类,不同资料整编内容与方法不尽相同,各有侧重.近期,应抓紧制订监测资料整编的技术标准和整编制度,规范整编行为,同时,还应加强技术培训和档案管理,提高水土保持监测资料整编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 标签: 水土保持 地面观测资料 整编内容 整编方法 水蚀区
  • 简介:水土保持工程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专业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并广泛涉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该课程提出教学改革的一些初步建议,希望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标签: 水土保持工程 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 简介:城市水土保持是对城市规划区内的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作为基础和重要内容,加强城市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有助于唤醒公众的环境权利意识、水土资源意识和资源法制意识。借鉴农村水土保持宣传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围绕目标城市受众的潜在需求,从传达信息、内容形式和宣传渠道几方面入手,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并且注重加强宣传效果后评价,实现重点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宣传模式,希望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水土、保护资源的氛围,实现城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城市水土保持 宣传策略 新媒体 效果评价
  • 简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水土保持对1954—2005年黄河年输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24个备选自变量因子中筛选出的由"河口镇到吴堡区间7—8月降雨量""水土流失治理度"和"ln‘河口镇到龙门区间年降雨量’"3个自变量组成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883,在α=0.00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该回归方程"解释"了1954—2005年黄河年输沙量76.5%的变化;2)水土流失治理度能够很好地"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年输沙量减少的趋势;3)当河口镇到吴堡区间7—8月降雨量处于最大观测值时,水土流失治理度由0增加到50%,计算年输沙量减少幅度超过20亿t/a;4)治理程度相同时,水土保持对黄河年输沙量的影响是降雨量大的大于降雨量较小的。

  • 标签: 输沙量 水土保持 减沙 黄河
  • 简介:本文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植物配置存在的关键问题,阐述了黄土高原的植物种类及水土流失治理中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种类与分布;在强调遵从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高效水土保持植被的选择与配置必须遵从适地适树、水量平衡、乡土植物、经济生态、密度调控和自然恢复等6项原则,列举了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丘陵河谷盆地区等不同立地条件类型适生树种林种配置模式;做到因害设防、除害兴利,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 标签: 黄土高原 高效 水土保持植物 配置
  • 简介:研究构建大田县耐干瘠水土保持造林树种选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了研究区水土保持造林树种选择数量化评价模型.应用该评价模型对21个初选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依据最优分割法将参选树种划分成3个等级.树种的综合指数通过树种对逆环境的抗性、树种的水土保持功能及树种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评定得出.结果表明;青冈、枫香、马尾松等5个种综合指数较高,为大田县水土保持一级树种;板栗、光皮桦、细柄阿丁枫等9个种为大田县水土保持二级树种;檵木、楠木等7个种综合评分较低,为大田县水土保持三级树种.

  • 标签: 大田 干瘠 水土保持 树种选择 层次分析法
  • 简介:建瓯市简称芝城,地处福建省中部偏北,建溪上游。全市土地总面积4233.13km^2,人口53.8927,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省辖县级市。根据2011年末遥感调查,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97.45km^2,占土地总面积的9.39%。2012年我市被列为省Ⅱ类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及其上级挂钩帮扶和协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批示和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全力打好水土保持攻坚战、

  • 标签: 水土保持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 陆地面积 水土流失面积 电视电话会议
  • 简介:为了解山西省不同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区生态脆弱性状况,利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成果及相关数据,采用主导因子分析、专家评判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山西省不同行政县(市)生态脆弱度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区生态脆弱性的分布特征,讨论山西省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及措施。结果表明:1)山西省不同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区的生态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差别,其脆弱程度表现为拦沙减沙区(强度脆弱)〉土壤保持区(中强度脆弱)〉防风固沙区(中度脆弱)〉蓄水保水区(轻中度脆弱)〉水源涵养区(轻度脆弱);2)山西省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土壤保持-中强度脆弱区、拦沙减沙-强度脆弱区和防风固沙-中度脆弱区应以做好综合治理工作为重点;在蓄水保水-轻中度脆弱区和水源涵养-轻度脆弱区应重点做好预防保护和监督工作。

  • 标签: 水土保持区划 水土保持功能区 生态脆弱性评价 山西省
  • 简介: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部,九龙溪上游,是中央苏区县之一。全县辖13个乡(镇),111个行政村,人口1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1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1808.5km^2。

  • 标签: 水土保持工作 治理 品质 责任 强化 农业人口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开发建设和生产建设活动的加剧,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预防和治理开发和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且非常紧迫的任务。泉州市积极探索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入手,推进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路子,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其经验值得借鉴。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经济转型提升 成功经验
  • 简介:本文阐述了近几年福安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开展情况,结合福安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践,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特点和必要性进行论述,并针对目前监测工作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措施。

  • 标签: 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 主要进展 问题与措施
  • 简介:以哈密十三间房一期风电工程为例,介绍了风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总体布局评估、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情况评估、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价、水土保持投资评价、水土保持监测效果评价、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等。

  • 标签: 水土保持 设施验收 技术评估 风电工程
  • 简介: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在生产开发过程中更注重环保,而风能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及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本文以安溪龙门风电场项目为例,结合风电工程的特点,就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几个重要问题进行说明,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和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章节提出水土保持相关要求,通过工程、植物与临时措施的结合,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也为下阶段主体工程进一步设计提供依据,力求把项目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程度。

  • 标签: 风电场 水土保持方案深度 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 水土保持措施
  • 简介:水土流失既是一种非点源污染形式,同时又是其他非点源污染物流失的载体。本文以大亚湾流域为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取基础资料,通过类比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而获得的输出系数模型参数,采用输出系数模型法估算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负荷,探讨快速评估大尺度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方法

  • 标签: 水土流失 非点源 数字高程模型(DEM) 输出系数模型
  • 简介:结合生产实践,分析了蚕品种退化的原因与品种的遗传变异、环境变化及人为的选育有关,强调新品种使用多年后要重视品种性状的复状工作,保持品种的优良性,才能使品种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家蚕品种 种性保持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泉州市山地茶果园水土流失状况、危害及建设生态茶果园的意义,结合实际,提出了泉州市山地茶果园水土流失防治的综合措施,旨在推进山地茶果园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促进山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科学地发展。

  • 标签: 山地茶果园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 简介:本文对长汀县河田镇严重水土流失区的一处次生落叶阔叶林进行植被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人工治理后经砍伐而形成的采伐迹地,有可能形成以落叶阔叶树头序格木为主的森林植物群落。这一结果为我们在治理水土流失区时,选用耐旱、耐瘠的阳性落叶阔叶树种提供了依据。由于头序槐木对当地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作为水土流失区的一种较适宜的造林树种。

  • 标签: 植被调查 落叶阔叶林 头序楤木林 群丛
  • 简介:以河西走廊地区9个已建成的典型光伏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计算、分析和评级方法,计算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首次指明国内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范围。结果表明:光伏发电项目各防治分区扰动地表面积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光电池板布置区(68.72%)〉道路区(27.17%)〉其他防治区(1.77%)〉管理区(1.18%)〉施工营地区(1.15%);挖方量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光电池板布置区(65.09%)〉道路区(30.45%)〉管理区(1.82%)〉施工营地区(1.48%)〉其他防治区(1.15%),光电池板布置区和道路区是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扰动最大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基础开挖、搬运和填筑等土建工程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环节,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为0.419。

  • 标签: 戈壁荒漠区 光伏发电项目 水土流失特征 影响指数
  • 简介:近年来,在水利部的领导下,太湖局贯彻可持续发展思路,加强流域统筹规划和管理,先后开展了太湖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和太湖流域片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等工作。针对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重点,全面谋划了流域片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与思路、11个水土保持三级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布局与思路以及到2020年的水土保持工作目标。同时,努力推动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和清洁小流域(小区域)建设等工作。

  • 标签: 水土保持 流域管理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