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广东省台山市5种树种的幼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冠幅、树高、胸径、叶面积和叶干重,检验其相关关系,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叶相思为早期速生树种,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是首选的推广树种;红锥、荷木和樟树长速中等;红花荷为早期慢生树种。

  • 标签: 阔叶树种 生长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华南茶区是我国极具特色的茶区,处于季风气候区,茶区高温多雨,易发病害,研究华南茶区常发茶树病害的特征及其与当地气候的相关性,对于更好地防治茶树病害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华南茶区 茶树病害 气候
  • 简介:为研究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登陆我国地区台风的影响,选用1951~2016年登陆华南地区台风的统计数据,并分析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共发生19次厄尔尼诺事件与15次拉尼娜事件,且均在夏季爆发的频率最高。(2)厄尔尼诺(ElNino)事件发生时,登陆华南地区的台风数较正常年份偏少,但强度偏强;(3)拉尼娜(LaNina)事件发生时,登陆华南地区的台风数偏多,但强度偏弱。

  • 标签: 厄尔尼诺事件 台风 拉尼娜事件 华南地区 强度
  • 简介:根据近期对青海、甘肃和四川高寒牧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全方位地认识草业生产的四个层次,可以找到本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的草地责任承包制是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大量发展人工草地,促进牧区生产分流和劳动力分流,创造新的草地生产力,建立新的集约化草地畜牧业,是我国青藏高原牧区草原建设新阶段和新水平的主要标志与内容。

  • 标签: 高寒地区 草业 发展策略
  • 简介:中国的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大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茶区之一,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份,茶树资源丰富,主要生产乌龙茶、红茶、绿茶、黑茶如六堡茶等。研究华南茶区主要茶叶加工技术不仅育利于提高华南茶区的茶叶品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华南茶区茶叶生产效益,对推动华南地区整体经济效益具育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华南茶区主要茶叶种类及加工技术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华南茶区主要乌龙茶加工技术、红茶加工技术、绿茶加工技术、黑茶加工技术等,为后续研究华南茶区主要茶叶加工技术提供参考,以促进华南茶区茶叶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华南茶区 红茶 绿茶 乌龙茶 黑茶 加工技术
  • 简介:根据我国寒冷地区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冬季气候特点,参考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等设计规范,采用翅片管为育肥猪舍供暖。根据设定好的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育肥猪所需通风总量以及育肥猪舍内猪只的平均散热量,计算得出系统总的热负荷。选取散热量为600w/m的翅片管同程布置在育肥舍的吊顶下端,保证舍内温度维持在20℃,使育肥猪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生长。

  • 标签: 寒冷地区 育肥猪舍 翅片管 采暖设计
  • 简介:首推100%膨化料投喂,引领中国草鱼现代化养殖学者型"老总",敢为人先,不畏失败……提起阳会军,许多人会给出这样的评价。出生于1971年的阳会军,既是中山大学副研究员,也是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一公司")的总经理。十余年来,这位四十多岁的学者从学术研究领域勇敢跨界"商海",显示了超脱他年龄的冲劲。

  • 标签: 养殖基地 学者 草鱼 华南 现代化养殖 中山大学
  • 简介:为防治畜禽污染、推进畜牧业生产发展,根据三大新政,各地陆续划出禁养区。在禁养区内不得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本办法颁布前已建成的、地处上述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场应限期搬迁或关闭。

  • 标签: 畜禽养殖场 特殊保护 畜牧业生产 医疗区 风景名胜区 人口集中
  • 简介:辣椒育苗是指从准备播种到定植的全过程.对于辣椒来说,培育壮苗是丰产的关键与基础.壮苗是指植株大小适宜、下胚轴短粗、叶片肥大、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秧苗.辣椒的苗期因育苗条件的不同而异,对于目前条件较好的日光温室,一般冬春季育苗期约65~80d左右,夏秋季约30~40d.

  • 标签: 辣椒 技术要点 温室育苗 北方地区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培育壮苗
  • 简介:2003年的SARS给中国的畜牧业带来了冲击,2004年爆发的禽流感又一次给中国畜牧业以重创。那么2005年中国部分地区口蹄疫爆发后,中国的畜牧业又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呢?请你随同我们一同关注——口蹄疫!

  • 标签: 部分地区 口蹄疫 有效控制 疫情 2003年 2004年
  • 简介: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城市,身居内陆,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是我国经济与农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我们要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抓住机会,将环境与经济农业发展相结合,缩短地域之间的贫富差距。

  • 标签: 农业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农民素质的提高为台湾实现精致、多元化农业与商业性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而台湾农政部门一直致力于培养现代农民,为农民开展了大量的辅导与培训工作,是台湾形成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的重要保障。

  • 标签: 新型农民 台湾地区 专业培训 资源基础 商业性 多元化
  • 简介: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林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从资源、区域和产业等方面选取了3个评价指标,对我国主要林产品和林产加工业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在生产和地区间市场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林产品,以及影响其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我们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优势所在,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和发挥林产品的比较优势,促进林产品市场快速稳定的发展。

  • 标签: 林产品 地区比较优势 增长率弹性系数 产业专门化率
  • 简介:为明确中国华地区瓜类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l.对咪鲜胺的抗药性现状及抗药突变株的生物学性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采自北京、山东、河北等地未使用过咪鲜胺的112株瓜类尖孢镰刀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并通过药剂驯化的方法获得尖孢镰刀菌抗咪鲜胺突变株。结果表明:咪鲜胺对112株瓜类尖孢镰刀菌的平均EC_(50)值为(0.0301±0.0304)μg/mL,菌株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未发现敏感性明显下降的亚群体,因此,可将该EC_(50)值作为瓜类尖孢镰刀菌对咪鲜胺的敏感基线。药剂驯化共获得7株抗咪鲜胺突变株,其抗性倍数介于6.2-26.8之间;突变株在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干重和致病力等方面均明显低于亲本菌株,差异显著;仅突变株HG13052701-R1的抗药性可以稳定遗传,其他6株抗咪鲜胺突变株的抗药性均不能稳定遗传。室内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仅与戊唑醇之间有交互抗性,与多菌灵和齅霉灵之间均无交互抗性关系。研究表明,瓜类尖孢镰刀菌在药剂选择压下可以形成抗咪鲜胺群体,具有低等抗药性风险。

  • 标签: 尖孢镰刀菌 咪鲜胺 敏感性 抗药性突变株 生物学性状
  • 简介: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国家相关补贴政策的陆续到期,退耕还林地区后续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日益迫切。在广大退耕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约束,贫困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国家政策和资金补贴的。另外,退耕地区农民采取的传统薪柴直燃生活方式也对当地脆弱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退耕还林地区生态建设和农村居民生活现状,提出了将生物质固体燃料作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建议,从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燃烧特性、资源供给、技术条件、消费需求和生态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在退耕地区发展该产业的可行性探索,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生物质固体燃料 退耕还林 可行性
  • 简介:鲍鱼是传统的八大珍品之一,是北海市名特优海养品种的重点。2003年以来,在全国鲍鱼育苗受到病害困扰、苗种紧缺的情况下,北海市依托海洋资源优势,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鲍鱼人工育苗,不仅结束了北海鲍鱼养殖种苗一直靠外地供应的历史,而且一跃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鲍鱼育苗基地。

  • 标签: 广西 北海市 华南地区 鲍鱼 育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