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增强抗风险能力,去年7月以来,江苏泰兴市广大畜牧兽医人员“抓保险、促发展、保平安”,实施“以防促保、以保助防”,畜禽保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基本实现了畜禽险种覆盖

  • 标签: 全覆盖 畜禽 江苏 畜牧业现代化 抗风险能力 兽医人员
  • 简介:2013年宁波市农机部门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和《农业保险条例》规定,积极开展政策性农机保险试点工作,在市财政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出台了宁波市政策性农机保险补贴政策,对纯农田作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实施政策性保险补贴政策。

  • 标签: 农业保险 农机部门 宁波市 全覆盖 补贴政策 联合收割机
  • 简介:以福建省西部的武平县中山镇为例,运用RS和GIS等相关技术软件提取土地利用、坡度、植被覆盖度、经营管理措施等信息,通过GIS空间叠加分析,获取当地水土流失斑的强度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当地水土流失强度分布特征除了与当地植被覆盖度有关,更与植被后期管理经营密切相关;在一些高植被覆盖度地区如马尾松林地、水源涵养林地等区域,由于经营管理不当也分布相当程度的水土流失。

  • 标签: 水土流失 地理信息系统 植被覆盖因子 植被管理因子 闽西
  • 简介:植被覆盖是控制或加速水土流失最敏感的因子。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2005年NOAA/AVHRR植被指数(NDVI)月最大值合成的7月份资料分析不同地貌类型NDVI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NDVI值与同期降雨量的相关系数分析降雨量对不同地貌类型NDVI的影响,探讨黄土高原典型区县退耕还林政策对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整体植被覆盖度较低,NDVI多年平均值为0.29,平原、石质山地、黄土低山、黄土塬及其周围地区NDVI值在0.30~0.40之间,梁、卯、片沙黄土丘陵NDVI值在0.18~0.22之间,其余地貌类型均低于0.15;2)1998年之后8年NDVI的平均值比前10年的NDVI平均值略有增加,整体增加幅度为4.5%,不同地貌类型NDVI值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呈东北西南走向,黄土高原主体部分中的黄土塬、黄土破碎塬、梁状黄土丘陵均增加10%以上,峁状黄土丘陵、风蚀沙化丘陵略有减少,减少的区域没有增加的区域大;3)除石质山地、黄土低山和平原地区外,其他地貌类型7月最大NDVI值与5—7月累计降雨量存在很好的相关性,R2在0.60以上;4)地处梁状黄土丘陵的吴旗县,1998年后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以县为边界的NDVI值增长,增幅达40%,远远高于该地貌类型的平均增长值14%。初步结论:除平原地区外,降雨量决定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1998年前后黄土高原植被变化的决定因素是降雨量;吴旗县的实例证明,只要水土保持资金到位、林草建设因地制宜、管理保护措施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将会对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植被指数 时空变化 地貌类型区 降雨量 退耕还林 黄土高原
  • 简介:利用城市废弃物制成扬尘覆盖剂,喷洒于建筑工地的裸露土堆及工厂等地的裸露煤堆,形成一个覆盖层,以固定沙尘、降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提高空气质量。其中配入适当的草籽、花籽等种子,还可达到绿化环境的目的。

  • 标签: 扬尘 扬尘覆盖剂 大气污染治理 废物利用
  • 简介:简要介绍了松针覆盖育苗技术的措施、方法及优点,旨在为林区科学培育优质苗木提供借鉴。

  • 标签: 松针覆盖育苗 技术 探讨
  • 简介:<正>一、选择圃地泡桐喜肥沃、湿润,怕干旱积水,不耐瘠薄和盐碱。圃地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的肥沃壤土和沙壤土地。二、细致整地1.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3-5立方米,磷肥和碳氨各50公斤。2.浇足底水。于耕作前3-5天,浇一次踏墒水。3.耕耙作垄。深耕细耙后,按1米

  • 标签: 育苗技术 地膜覆盖 泡桐 地下水位 有机肥 丛枝病
  • 简介:木薯蚕活蛹经人工接种蛹虫草液体菌种后,在最适宜的温湿度、光照和氧气条件下生长,10d蛹体僵化率达80%,从中选出僵化良好的蛹体进行不同材料覆盖培养比较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细砂覆盖培养效果最佳,出草率高达90.08%,子实体最长达60mm,最粗直径达7mm,平均单个蛹虫草鲜重和干重分别为1.99g和0.58g;同期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未能采收。从覆盖到采收子实体约需22d。

  • 标签: 蛹虫草 木薯蚕蛹 覆盖培养试验
  • 简介:苹果开花、坐果要消耗树体内大量贮藏营养。据报道,一朵苹果花在开放的几天里,因呼吸作用要消耗1毫克贮藏营养,如果疏花、疏果不及时,当果子长成鸡蛋大小再定果,其消耗的营养将达十几克到几十克。

  • 标签: 苹果花 坐果 覆盖剂 柱头 贮藏营养 呼吸作用
  • 简介:近几年来东北黑土地保持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为了破解玉米秸秆覆盖覆盖下免耕播种这个难题,由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牵头,先后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开展玉米秸秆覆盖少免耕机械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了《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等行距平作栽培技术规程》,逐步实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等行距平作栽培技术模式,已经在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域推广运用。

  • 标签: 机械化栽培技术 玉米秸秆覆盖 平作 行距 内蒙古自治区 全程机械化
  • 简介:以浙江省奉化市覆盖栽培的雷竹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定位研究方法揭示在相似气候和土壤质地条件下,不同覆盖年限下雷竹林土壤土壤钾素的养分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年限的林地土壤钾和速效钾存在显著差异。试验林地钾含量变幅是12.5~34.24g/kg,速效钾是37.55~492.34mg/kg,速效钾的变异十分显著而钾相对较小。钾含量在覆盖栽培10年之前逐步递增,速效钾含量在覆盖3次或超过6年后增加尤为明显。值得关注的是钾含量在10年后又趋下降,速效钾含量在覆盖栽培8年后开始下降,钾含量变化幅度小于速效钾主要是由于二者养分来源和利用状态不同所致,矿物态的难溶性和缓效性钾是钾主体,相对稳定,覆盖物料的残留分解释放引起速效钾养分增加显著。因而,从土壤肥力因子钾素养分来说,覆盖年限不宜超过10年,连续覆盖的次数或频率应少于3或4次,以稳定或提高雷竹林土壤钾素养分状况。

  • 标签: 雷竹林 土壤钾素 变化特征 覆盖栽培
  • 简介:地膜覆盖是使用化肥和推广杂交种以来玉米生产的又一突破性增产技术。地膜覆盖的主要作用是增温、保湿、抗干旱、抗低温和促使作物迅速生长发育。

  • 标签: 玉米 地膜覆盖栽培 增产
  • 简介:根据湖北地区早春气候特点及辣椒生产习性,以早熟、优质、高效为目标,重点阐述了湖北武汉地区早春大棚辣椒四层覆盖技术,以期达到填补蔬菜“春淡”市场,促进菜农增收.

  • 标签: 武汉 早春辣椒 多层覆盖 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