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奶牛产后子宫疾病是奶牛繁殖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直接影响奶牛产后配种、受孕和胎间距的加长,造成牛场生产不能正常运转,经济效益也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奶牛产后生殖系统恢复的好坏、快慢是关系到牛场全年配种工作的关键,应作为育种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导致奶牛产后子宫不能及时恢复的因素较多,这就需要繁殖技术人员在奶牛产后及早预防子宫炎的发病率。在产后处理时,由于用药时间、剂量和方法,造成子宫疾病,严重影响到奶牛的繁殖工作。对此我结合我们在牛场成熟经验利用各种方法治疗的良好效果,对以下牛场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产后护理 奶牛 子宫疾病 繁殖障碍 配种工作 治疗方案
  • 简介:目前我们工作的牧场奶牛存栏1万头,干奶牛700头,泌乳牛5000头。每天平均有15头母牛产犊。产后护理工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但现在的护理工作比前几年有很多改变,原则是在对牛群最小的应激情况下,最早发现病牛,最早治疗,最快过抗出院。全面分析疾病发病原因,查找根本问题,最快采取措施最快解决问题,最终降低产后疾病的发病率,使产后母牛最快发情,最早受孕。

  • 标签: 产后疾病 治疗方案 干奶牛 产后护理 护理工作 产后母牛
  • 简介:1助产前检查检杳前先了解开始分娩时间.是初产或经产.胎膜是甜破裂,有无羊水流入.腹围及母畜大小,初产母畜多因产道狭窄而难产;经产母畜的难产多由于胎畜的位置、

  • 标签: 难产处理 产后护理 分娩时间 母畜 初产
  • 简介:我从事牧场工作十几年,深知使用抗生素会增加牧场风险,而且对优质原奶的遗弃和浪费也是牧场的一大损失。但与此同时,产后保健工作也在牧场工作中占非常重要的主导地位,因为没有好的产后保健,就没有后续的产奶高峰及奶量。更没有之后的繁殖怀孕率了,因此,要理顺整个围产期的护理流程,才能合理有效地减抗。

  • 标签: 产后护理 围产期 奶牛 保健工作 牧场 抗生素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乳房注入、肌肉或静脉注射药物、中药治疗等治疗手段,并提出了保障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奶牛的营养需求保障、规范挤奶操作、定期对奶牛乳房进行药物预防、加强奶牛干乳期隐性乳房炎的防治、进行疫苗预防、定期监测奶牛乳房健康状况、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按要求进行引种等防控措施。

  • 标签: 奶牛 乳房炎 发病原因 诊治
  • 简介:母兔乳房炎是兔的常见病之一,多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而引起,多发生于分娩后的最初几天。病因母兔产后乳汁过多,仔兔太少会引起乳房肿胀发炎;或者因母兔产后乳汁过少,致使仔兔咬破乳头而引起感染;或因管理不当造成兔体创伤也可引起感染。临床症状急性乳房炎症状表现为病兔乳头发干,乳房肿胀、发红或青紫色,乳汁中有脓液、凝乳块甚至带血,体温升高(常在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水增加,拒绝哺乳;慢性乳房炎常见破伤处潮红肿胀,在皮下或乳房实质内形成大小不一、境界分明、坚硬的结节。治疗1.乳房患部用2%普鲁卡因注射液2毫升、青霉素2万单位,加注射用水6毫升,混合后皮下封闭注射,隔日1次。2.患部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局部进行热敷、按摩,每次10分钟,每天3~4次。也可用5%的鱼石脂软膏或40℃花椒水擦洗患部,每天2次,连用3天。3.根据情况配合全身疗法。选用苯甲异恶唑青霉素钠,内服或肌注,10~15毫克/千克,每天2~4次。乙氧萘青霉素钠,内服10~15毫克/千克,每天2~4次。预防必须保持兔笼、运动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扫消毒,清除一切锋利物品,...

  • 标签: 乳房炎 母兔乳房 炎防治
  • 简介: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发展。该病发生极为广泛,几乎世界各地的奶牛场均有发生。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约占产奶牛的20%-60%.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在奶牛养殖生产中如何来防治乳房炎呢?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防治 经济损失 资料统计 养殖生产 奶牛业
  • 简介:1奶牛产后监控意义奶牛最大的价值是产奶,健康的产奶,多产奶。每头奶牛一个胎次的总产奶量的多少,取决于产后的健康与否。奶牛产后是奶牛一个泌乳期体质最为虚弱、营养最为匮乏、疾病最易高发的时期,产后健康的牛会在75天左右达到采食高峰;一般在45--60天左右达到泌乳高峰。整个泌乳期的305天总产量=泌乳高峰最高日产量X200。新产牛是最大收入潜力的代表。当它们向产奶高峰冲刺的时刻,也就是最容易得病和受挫的危险时期.这就要求对新产牛进行监控与护理。因为当初产牛健康和舒适的时候,你就会从提升的表现和效益中得到益处。

  • 标签: 产后监控 奶牛 护理 泌乳高峰 产奶量 泌乳期
  • 简介:乳房炎是奶牛场的常发病.也是对奶牛危害比较大的常见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若管理和处理不当会致使奶牛全身机能紊乱,给奶牛场经济效益等带来严重影响。笔者一直主张早发现、早归类、早治疗、早治愈的原则。只有经过多方面努力配合才能更为有效地控制和治愈乳房炎.必须迅速采取预防、处理等措施才能将各类乳房炎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临床防治 经济效益 奶牛场 常见病 常发病
  • 简介:奶牛乳房炎症状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分为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卡他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房炎的病因有以下几点:

  • 标签: 隐性乳房炎 病因 奶牛乳房炎 防治 浆液性乳房炎 出血性乳房炎
  • 简介:一、临床症状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乳房炎又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炎症变化和乳汁发生凝块以及颜色的改变。一般情况下,无乳链球菌乳房炎很少出现全身症状,个别初期有发热现象,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综合防治 临床型乳房炎 临床症状 隐性乳房炎 无乳链球菌
  • 简介:近年来景宁县生猪养殖实现了规模化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存在一些弊端,母猪乳房炎症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为降低母猪乳房炎造成的损失,本文将从饲料供给、栏舍调整、卫生消毒、中医保健、药物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和对策。

  • 标签: 母猪 乳房炎 研究分析 经验对策
  • 简介: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蹄病是当前对奶牛威胁最严重的三大疾病。奶牛乳房炎使奶质量下降、产奶量减少甚至丧失.直接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根据感染性.奶牛乳房炎主要分为接触传染性乳房炎和环境条件性乳房炎两类。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防制 子宫内膜炎 接触传染性 生产性能 产奶量
  • 简介:牧场要想有好的产奶量必须得从干奶围产期开始关注,我们牧场特别重视围产牛和新产牛。牧场的保健部人员从干奶围产开始关注牛的采食量,舒适度,牛群密度,按体况进行分群饲养,注射维生素AD,预防产后胎衣不下、产后瘫痪、酮病、真胃移位等产后疾病的发生。我们牧场对产后60天淘汰率相当重视,对新产牛来说正是产奶的高峰期,因此每淘汰一头都是相当大的损失,所以新产牛的护理是相当重要的。

  • 标签: 产后护理 奶牛 常见病 诊疗 产后胎衣不下 维生素AD
  • 简介: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疾病中常发病之一,常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乳汁品质不良,从而引起奶牛利用年限缩短,最终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因素进行调查,探究其主要的发病因素。

  • 标签: 奶牛 隐性乳房炎 发病因素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