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丹参是传统中药丹参中的主要活性化合物,临床上表现出多种药理活性,不仅能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还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现对隐丹参的抗癌作用的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隐丹参酮 癌症 细胞凋亡
  • 简介:药理研究表明,复方丹参片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可改善心脑血管急性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的改变;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降低血黏度,降低血脂。以丹参为主的复方丹参片在妇科、内科及外伤科常用。但复方丹参片不宜当作“保险药”长期服用。应用一般10-15天为一疗程,同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 标签: 复方丹参片 服用 冠状动脉 心脑血管 血小板 血流量
  • 简介:目的优化丹参灵芝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以丹参ⅡA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乙醇浓度、加醇倍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影响;以丹酚酸B和总多糖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影响,优化丹参灵芝丸的提取工艺。结果脂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0h;水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5h。结论验证试验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良好。研究为丹参灵芝丸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丹参灵芝丸
  • 简介:陕西宝鸡北部山区早晚温差大,光照充足,盛产中药材,尤其是丹参丹参含量超过标准值5个百分点,产量稳定,效益较高,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丹参人工栽培的关键是提高出苗率。但生产中大部分出苗率在50%~80%,个别地方出苗率仅有20%左右,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丹参的积极性和种植效益。查找原因,提出对策如下。

  • 标签: 北部山区 陕西宝鸡 丹参酮 出苗率 原因 种植效益
  • 简介:近日,上海市农药新品种推荐委员会在奉贤区召开上海市2015年度农药重点推荐品种信息发布会。共推荐61个粮油作物上使用的农药品种、20个瓜果上使用的农药品种、54个蔬菜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均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6%嗯草乳油赫然在目。

  • 标签: 农药品种 低残留农药 信息发布 推荐品种 粮油作物
  • 简介:随机应用生脉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共83例,观察其临床及肝脏生化指标的疗效.结果显示2种药物在缓解症状、保肝、利胆等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其中在缓解乏力、肝区疼痛、特别是降低血清转氨酶方面,生脉注射液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保肝作用 丹参注射液 慢性病毒性肝炎 疗效分析 症状缓解
  • 简介:4月5日,农业部药检所公示了2016年第3批拟批准登记产品名单,其中,日本史迪士生物科学株式会社的双环磺草原药和制剂将在我国首获登记。原药含量为98%,毒性低毒;制剂含量为25%,剂型为悬浮剂,毒性低毒,茎叶喷雾防治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有效成分用药量168-252克/公顷。这也是双环磺草在中国的首次登记。

  • 标签: 磺草酮 双环 一年生杂草 水稻移栽田 株式会社 生物科学
  • 简介:以环十二为原料,经过α-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体α-苄基环十二,再与羟胺作用成肟,再经酯化反应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α-苄基环十二肟酯衍生物,其化学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如BWZ15在浓度为100和1mg/L时对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的抑制率分别为72.70%和54.98%,对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的抑制率分别为85.04%和81.91%。毒力测定结果显示,BWZ15对马唐的IC50值和苘麻的IC90值分别为0.49和1.90mg/L。

  • 标签: α-苄基环十二酮 α-苄基环十二酮肟酯 合成 除草活性
  • 简介:奶牛病又称血症、尿病、也称为奶牛醋血症,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它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以产奶下降、体重减轻、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有时不表现任何的症状。本病的特征是血症、尿症、乳症,还可以出现低血糖症、血浆游离性脂肪酸升高、脂肪肝、肝糖原水平降低等症状,间有神经症状。

  • 标签: 奶牛酮病 发病原因 防治 诊断 醋酮血症 神经症状
  • 简介:进人2004年春季,阜南富民良种猪场的54头母猪不分大小均表现阴户红肿,如棉花桃状(农村俗称肿丘子),乳房也表现肿胀;发情表现不明显,返情数量增加;流产现象屡屡发生,先后有2l头母猪流产,占能繁母猪的38.9%。流产时间多在配种后的30天,流产前后无任何症状。死胎和木乃伊现象严重,1-6月份17头母猪分娩先后产仔232头,

  • 标签: 母猪流产 玉米赤霉烯酮 防治办法 危害 流产现象 良种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