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快速筛查朱砂真伪的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朱砂真伪样品Hg元素含量并比较。结果真伪样品中Hg元素的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结论本法所作的元素特征谱可简捷快速、直观有效的鉴别朱砂真伪及伪劣品中有害元素的引入来源作出识别和判断,有望应用于其他中药的鉴定,可以作为现场筛查朱砂真伪的方法。

  • 标签: X射线荧光 朱砂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快速鉴别炉甘石真伪的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炉甘石真伪样品Zn元素含量并比较。结果真伪样品中Zn元素含量有着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以准确、快速地对炉甘石的真伪进行鉴定。

  • 标签: X射线荧光 元素分析 炉甘石 真伪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技术快速检测补钙保健食品中的钙方法。方法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仪,测试时间180s,标准偏差2б,采用模式矿石模式。结果此方法的检出限为10mg/kg,与原子吸收测试结果比较,方法准确可靠。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适合补钙保健食品中的钙快速测定。

  • 标签: X射线荧光 元素分析 化妆品 补钙保健食品
  • 简介: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X染色体基因突变可引起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其中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位点报道甚少。本文针对引起非综合征型耳聋和部分综合征型耳聋的X连锁耳聋基因与位点进行综述,并探讨X连锁耳聋家系的研究策略。

  • 标签: X连锁 遗传性耳聋 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双波长减影算法对X射线发光成像(XLI)中存在的环境噪声、X射线噪声以及非目标荧光信号等背景噪声的去除效果.方法:开发基于双波长减影算法的XLI图像处理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以及仿体实验来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使用硬阈值算法和改进型中值滤波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双波长减影算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在数值仿真中XLI图像的目标背景比(TBR)提高约38倍,在仿体实验中TBR提高约4倍.数值仿真以及仿体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处理图像之后可以提升XLI图像的TBR,改善图像质量.结论:基于双波长减影算法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XLI图像中的背景噪声干扰,提取目标荧光信号.

  • 标签: X射线发光成像 光学分子成像 背景噪声 双波长减影 目标背景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基层医院X射线检查与防护措施。方法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X射线检查的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加强X射线检测及辐射防护措施,通过调查患者满意度评估防护效果。结果一人一室检查满意率90.00%,机房外环境辐射防护满意率87.5%,检查前被告知X射线有辐射危害满意率62.50%,受检者和陪检者配用防护品满意率7.50%。结论基层医院在进行X射线检查时,应加强综合管理,配备相关防护用品,减少受检者X射线辐射危害,保障放射安全和患者健康。

  • 标签: 基层医院 X射线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及X射线平片诊断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价值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疑似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诊断对象,分别给予82例患者彩超及X射线平片检查,观察对比2项技术对上尿路结石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2项诊断结果对比可知,彩超检出肾结石阳性患者79例,确诊率96.34%,X线检出肾结石阳性患者43例,确诊率52.43%,组间差异显著(P<0.05);彩超检出输尿管结石阳性患者58例,确诊率70.73%,X线检出输尿管结石阳性患者69例,诊断确诊率84.14%。结论上尿路结石患者诊断中,彩超诊断肾结石确诊率,明显优于X射线平片诊断结果,但相比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明确率,则相应低于X线诊断技术,因此建议作两项技术结合应用,以便为患者预后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彩超 X射线平片 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痛诊断中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间因腹痛入院的36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行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对患儿进行追踪,将X射线检查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368例经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诊断,337例与最终诊断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1.58%。结论小儿腹痛行腹部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可为医师辨别病因、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腹痛 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 腹部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平扫与X射线平片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优势。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鼻骨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给予CT平扫技术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取X射线平片技术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CT平扫技术诊断后发现51例患者均被诊断为鼻骨骨折,诊断的有效率为100%,其中被诊断为单纯鼻骨骨折患者有23例、鼻中隔骨折患者有13例、复合鼻骨骨折患者有15例,诊断符合率达到100%。对照组患者采用X射线平片技术发现51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为鼻骨骨折,有12例为可疑鼻骨骨折和12例未发现鼻骨骨折,诊断的有效率为43.1%;被诊断为单纯鼻骨骨折患者有13例、鼻中隔骨折患者有6例、复合鼻骨骨折患者有3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6.5%,46.1%,20.0%。结论CT检查技术在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上优于X射线平片技术,对鼻骨骨折的具体位置以及骨折类型和骨折程度都有很高的准确性。

  • 标签: X射线平片 CT检查技术 鼻骨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影像质量与成像剂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系统和计算机X射线摄影(CR)系统,采用对比度-细节模体获得不同摄影类型的影像,对每次曝光时体膜表面吸收剂量进行详细记录,由4位观察者在图像诊断工作站显示器上对获得的影像进行评估,计算影像质量表征因子(IQF)值,对比分析两种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影像质量与成像剂量。结果对于CR系统和DR系统,不同成像剂量的情况下,影像质量表征因子(IQF)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像质量均与剂量呈正相关;DR系统的IQF值显著低于CR系统(P<0.05)。结论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组织细节的检测效果优于CR系统,在获得同样影像信息的情况下,DR系统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吸收剂量。

  • 标签: 数字化X射线 影像质量 成像剂量
  • 简介:目的:探讨在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时不同扫描模式的差异。方法:选取50例临床科室推送的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进行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测量,采用3种不同模式的扫描方法:A扫描模式,患者身体平躺,选择OneScan(一次性扫描、无需海绵垫块)扫描模式;B扫描模式,患者身体平躺,不选择OneScan扫描模式;C扫描模式,患者下肢放在海绵垫块上,不选择OneScan扫描模式。结果:A、B两种扫描模式所得腰椎的骨密度值对比,第1、2、3、4腰椎及4节腰椎的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21,t=-0.153,t=-1.239,t=-1.892,t=-1.469;P〉0.05);A、C两种扫描模式所得的骨密度值对比,第2、3、4腰椎及4节腰椎的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1,t=3.824,t=4.582,t=4.399;P〈0.05),第1腰椎无统计学意义(t=-0.006,P〉0.05)。结论:采用OneScan扫描模式进行骨密度测量会高估腰椎的骨密度值。

  • 标签: 双光能X射线吸收法 骨密度值 一次性扫描 腰椎
  • 简介:采用活性溶胀种子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表面修饰有羧基的彩色且在特定激发下释放荧光的聚苯乙烯微球。采用乳液聚合首先制备尺寸均一的苯乙烯纳米小球作为可溶胀活性种子,采用丙烯酰化的染料分子作为共聚单体,从而制备得到有色苯乙烯微球。所得到的有色微球进一步作为种子,通过溶胀法负载稀土配合物进行荧光标记,并再次通过乳液聚合使其包裹在微球内。为了便于生物分子偶联,在聚合过程中引入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化共聚单体,从而使所得微球表面被羧基功能化。

  • 标签: 标记 无皂乳液聚合 彩色 荧光 羧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X线诊断与X线征。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资料及个人经验,分析胸部X线诊断与X线征象。结论深入研究胸部X线诊断及X线征象,并应用这些征象,作为影像诊断的依据,可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及效率。

  • 标签: 胸部 X线诊断 X线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病人放射线诊断误诊原因进行研究。方法对422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骨折患者进行复查,将我院诊断结果与患者原始诊断进行对比。结果经放射线检查之后,全部422例患者中,发生误诊的患者有23例,占误诊率为5.45%,其中肋骨骨折误诊5例,误诊率为3.96%,脊骨骨折误诊4例,误诊率为8.88%,椎骨骨折误诊7例,误诊率为11.47%,头颅骨骨折误诊3例,误诊率为12.00%,四肢骨折误诊4例,误诊率为4.54%。结论医院应提高对医生的要求,医生应增强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医院应对检测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修,以避免发生误诊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2例肺部肿瘤患者的放射线诊断进行观察,分析肺部肿瘤的放射线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录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放射线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52例患者经过放射线诊断有16例患者为肺错构瘤,占总数的30.8%,有18例患者为周围型肺癌,占总数的34.6%,12例患者为中央型肺癌,占总数的23.1%,6例患者为转移型肺癌,占总数的11.5%,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测后有50例患者的病情类型得到验证,诊断有效率达96.2%。结论在肺部肿瘤的诊断过程中采用放射线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诊断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肺部肿瘤 放射线诊断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继发性肺结核放射线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对其X线胸片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结果继发性肺结核的病灶多为肺段与肺叶的实变影像,此外呈现出不同形状的模糊影像,其中某些病灶有较为清晰的边缘。结论采用X射线对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放射线 诊断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