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苏州高新外来务工人员对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态度以及职业行为的现状,为制定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苏州高新外来务工人员中抽取4家工厂共999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4.8%的被调查者知道《职业病防治法》的存在,57.3%的被调查者知道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但对于职业健康监护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相关知识得分的主要因为为性别(OR=2.166,其95%CI为1.513-3.100)、文化程度(OR=1.811,其中95%CI为1.384-2.371)、是否参加医保(OR=1.734,其95%CI为1.309-2.295)。结论外来务工人员对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较低,应加强教育,并针对不同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

  •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职业卫生 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金州新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有针对性的改善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规定的方法进行监测,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18204-2000)和WS/T206-2001《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进行检测,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公共场所共监测495家,合格430家,合格率为88.5%;室内空气共监测1079点次,合格966点次,合格率为91.6%;公共物品共监测2728份,合格2696份,合格率为98.8%;室内空气共监测9241项次,合格9028项次,合格率为97.7%。结论金州新区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各不相同,应加强日常的监督监测及技术指导,确保我区公共场所的卫生符合要求。

  • 标签: 公共场所 室内空气 公共物品 卫生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短期内提高新护士的岗位适应能力。方法总结整理低年资护士单独上岗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再将这些内容分解成周计划,制定成表格。固定专人培训考核,护士长负责做好入科宣教。结果经过四周的规范培训,新护士能独立上岗,完成各班职责。结论规范培训有助于提高新护士的的岗位适应能力。

  • 标签: 新护士 规范培训 适应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大型商场空气质量现况.保障其公共卫生安全。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所有大型商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家进行采样及检测,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所抽取4家大型商场其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0)、可吸入颗粒物(PMl0)、甲醛(HCHO)、空气细菌数等指标合格率均为100%;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4家大型商场空气质量均为Ⅱ级(未污染),指数综合评价法其结果显示4家大型商场空气质量均为I级(良好)。结论目前浦东新区大型商场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应用综合指数法对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标签: 空气质量 综合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新会区狂犬病疫苗接种依从性的方法,科学预防狂犬病。方法对不按照医嘱完成疫苗接种的狂犬病暴露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掌握影响接种依从性的因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结果新会犬伤门诊就诊者的疫苗接种依从率为86.71%,不依从原因主要是接种程序太长遗忘了接种和价格太贵,没空接种、没必要全程接种和副反应大也是影响原因之一。结论通过电话随访、知情同意和使用“2-1-1”程序接种等途径可以提高我区狂犬病疫苗接种者的依从性。

  • 标签: 狂犬病疫苗 依从性 &ldquo 2-1-1&rdquo 接种程序
  • 简介:目的分析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情况,为制定相应的伤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和伤害类型、原因、发生地点和伤害发生时的活动的关系。结果共报告8131例老年人伤害病例,平均年龄为(70.32±8.78)岁,男女性别比0.85∶1;老年人伤害患者前3位的伤害类型依次为锐器伤或咬伤或开放伤(28.39%)、挫伤或擦伤(27.76%)、颅脑外的其他骨折(25.36%),主要发生原因依次为跌倒或坠落(55.73%)、刀或锐器伤(23.90%)和钝器伤(7.71%);老年人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58.62%),易受伤害的活动为家务活动(40.92%)。结论浦东新区老年人伤害主要是在家中跌倒或坠落受到的伤害,因此老年人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是跌落伤预防。

  • 标签: 伤害 监测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夏季深圳市龙华新区营业性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为游泳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游泳池水的卫生质量,保证游泳人员的生命安全。方法按照GB/T17220-1998对游泳池进行采样,按照GB/T18240-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辖区6-7月份游泳池水质进行检验,按照GB9663-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检测94份游泳池水样,合格60份,合格率为63.83%,其中PH值的合格率最低(88.30%),浑浊度和大肠菌群最高(100%),其中池水温度、游离余氯、尿素的合格率7月份均较6月份低,pH值、细菌总数的合格率则7月份略高于6月份。6月和7月份各项指标合格率比较发现游离性余氯合格率7月份低于6月份有统计学意义(x2=4.850,p<0.05),细菌总数7月份合格率高于6月份有统计学意义(x2=4.549,p<0.05)。结论必须加强对游泳场所水质的卫生监督,加大对游泳场所管理和卫生从业人员消毒卫生知识的培训力度,并进行定期的考核,确保游泳场所管理人员和卫生从业人员均能自觉并良好的执行水质卫生消毒工作,消除介水性疾病,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游泳池水 检测 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