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查找预防措施,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观察我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已确认输液反应的病例135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季节及个体差异等。结论注意药物配伍及输注速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加强输液观察,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把握好药品及输液器具的采购渠道及质量关等,才能够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输液反应 主要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修复这类患者选择成纤维桩方案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在2018.2-2019.2期间,我院接诊了120例口腔修复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可塑纤维桩治疗,另外实验组实施成纤维桩,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8.33%,35例显效,18例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17例显效,22例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6.67%,4例桩核松动)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4例牙根折裂,12例桩核松动),P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D2体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中D2体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D2体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测定血清中D2体及C反应蛋白可作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D2聚体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式微柱凝胶法联合凝胺法配血预防输血反应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侯马市人民医院中心血库输血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配血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107例)、B组(107例)、C组(106例),其中A组采用卡式微柱法配血,B组采用凝胺法配血,C组采用两种联合配血,对配血试验期间的阳性患者采取不完全抗体检测,比较不同交叉配血方法的差异。结果三组主侧阳性、总阳性率与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次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灵敏度(36.42%)、特异度(84.23%)、符合率(79.24%)优于A组和B组的灵敏度(3.43%、3.54%)、特异度(77.83%、80.02%)、符合率(15.91%、39.22%)。经不规则抗体检测,A组7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4例(均为次测凝聚患者),主侧3例阳性患者诊断为纤维蛋白过多(假阳性);B组17例阳性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15例,主侧2例患者诊断为红细胞悬液浓度过高(假阳性)。结论凝聚胺法假阳性率较高,卡式微柱凝胶法操作难度低,两种联合检测在不规则抗体筛查中敏感性高。

  • 标签: 卡式微柱法 聚凝胺法 配血 输血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使用后的输液一次性针头为损伤性医疗废物,因暴露的污染针头刺伤,导致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危险,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交叉感染,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现介绍一种取材方便的新型输液器针头插针筒保护器,取名为针器。

  • 标签: 一次性针头 锐器伤 感染 聚针器
  • 简介:  由图1可知少花龙葵石油醚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对阻断亚硝胺合成有一定的作用,  由图2可知少花龙葵石油醚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能清除亚硝酸钠,少花龙葵乙醇提取物对NDMA合成的最大阻断率为67.3%

  • 标签: 化学成分预 反应研究 少花龙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与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94例,对其临床资料及不良反应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反应、消化道反应、肝肾毒性、心血管系统反应以及神经系统反应等。结论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期间,需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预防对策,以降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头孢菌素 不良反应表现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配血输血反应中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联合凝胺法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输血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联合方式,对照组采用凝胺法,对比数据差异。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阳性率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更高,输血不良反应明显更少,P<0.05。结论:预防配血输血反应中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联合凝胺法,效果理想。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法 聚凝胺法配血 预防 输血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明胶肽和复方乳酸钠液扩容对老年人麻醉肠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行麻醉肠镜检查患者100例,年龄65~80岁,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检查前给予明胶肽500ml扩容,B组检查前给予复方乳酸钠液500ml扩容,肠镜检查过程中均补充乳酸钠液10ml/kg/h静脉维持。两组患者均给予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维持麻醉。记录各时段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值。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明胶肽扩容可有效防止老年人麻醉肠镜中的血压下降。

  • 标签: 聚明胶肽 老年人 麻醉肠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总结26例使用头孢菌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病人的急救,强调病人确诊为双硫仑样反应后,应及时停药,停用含乙醇制品,病情较轻的病人一般可自行缓解,而病情较重病人应采取吸氧及对症治疗;同时应积极预防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双硫仑样反应 护理 预防
  • 简介:目的与细胞培养和LCR比较考察6种国产PCR试剂盒在检测性传播疾病门诊患者标本沙眼衣原体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5家临床医院性传播疾病门诊收集到673份尿道/宫颈拭子标本,分别进行沙眼衣原体培养和PCR检测,对结果不相符合的标本采用连接酶链反应(LCR)复检,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合格病例616例,36份培养法检测阳性6.3%,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3.5%-28.7%。与培养结果比较,各种PCR检测的敏感性均在90%以上。LCR复核标本200份,与之相比,PCR检测的敏感性为83.9%-98.6%,特异性66.7%-94.7%,YI指数0.523-0.881。其中PCR2结果符合性最好(YI指数0.881)。综合分析发现国产PCR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敏感性均在85%以上,特异性均在95%以上。结论国产PCR技术检测尿道/宫颈拭子沙眼衣原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用于临床检验,实验率质控与监督是本方法得以正确应用的关键。

  • 标签: 细胞培养 连接酶链反应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泌尿生殖道 沙眼衣原体 PC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D-二体联合检测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意义。方法快速法检测C-反应蛋白,荧光抗体法检测D-二体。结果DVT患者治疗前后CRP、D-二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01)。结论CRP与D-二体联合测定有助于DVT的检出。

  • 标签: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D二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组、40健康对照组血浆DD、hs-CRP的浓度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DD、hs-CRP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DD、hs-CRP浓度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制备新型钛基材料过程中,纳米银颗粒载入反应时间对其体外抗菌性能和细胞相容性等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聚合作用以多巴胺在纳米孔钛表面构建多巴胺(PDA)膜层,通过调节纳米银颗粒载入反应时间(15min,30min,60min),得到不同纳米银颗粒浓度的多巴胺修饰钛。利用扫描电镜(SEM)、细胞黏附、细胞毒性及杀菌率等检测方法,对载不同纳米银颗粒浓度的多巴胺修饰钛进行体外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能评价。结果载入纳米银反应时间为30min的钛基材料较其他反应时间的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细胞黏附能力、较低的细胞毒性和满意的抗菌性能。结论通过调整纳米银沉积反应时间,可调节材料表面银离子释放量,可得到既有良好细胞相容性,又有较强抗菌能力的多巴胺/纳米银修饰多孔钛。

  • 标签: 多孔钛 聚多巴胺 纳米银颗粒 生物学性能 反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酚磺醛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及阴道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2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酚磺醛。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阴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9.19%)明显高于对照组(88.7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5.32%),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酚磺醛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阴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聚甲酚磺醛 保妇康栓 宫颈糜烂 阴道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D-二体检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34例,将其充当实验组,而后选择同期入院的健康人员34例,将其充当参照组,利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PCT含量检测,最后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D-二体水平进行比对和总结。结果两组受检人员经检测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D-二体水平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实验组患者中,C反应蛋白阳性占比为86.7%,降钙素原阳性占比为60.0%,D-二体水平阳性占比为66.7%。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行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D-二体检测,可以将患者机体感染和纤溶系统充分体现,从而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急性白血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采用C-反应蛋白及D-二体诊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再选取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对其均采用C-反应蛋白及D-二体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并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ROC曲线。结果观察组的D-二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体的最佳临界点为0.55mg/L,特异度为75.3%,敏感度为98.2%;C-反应蛋白的最佳临界点为5.93mg/L,特异度为71.7%,敏感度为61.8%。结论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C-反应蛋白与D-二体联合诊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有效数据信息。

  • 标签: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急性主动脉夹层
  • 简介:龙兴大业开新纪,蛇舞寰宇奏凯歌。努力拼搏、携手奋进的2012年即将过去,孕育希望、奋发进取的2013年信步走来。辞旧迎新,憧憬未来,《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向在2012年为加快妇幼医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指导、支持和关心本刊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编委、广大读者及企业界的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祝愿大家新春快乐、事业发达、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 标签: 医学发展 医学杂志 身体健康 编辑部 电子版 企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