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改良导管侧孔灌注静态尿道压力(rest urethral pressure profile,RUPP)测定的准确性及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分别用传统及改良行RUPP体外试验,分析比较试验数据,得出结论。结果传统及改良RUPP组Pura、Pves、Puramax、Pves∆的结果分别为(13.73±0.94)、(8.53±0.82)cmH2O,(6.93±0.78)、(6.73±0.52)cmH2O,(47.00±1.91)、(46.87±2.97)cmH2O,(6.93±0.78)、(6.73±0.52)cmH2O。除Pu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外,两组间Pves、Pves∆、Pura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导管侧孔灌注RUPP准确性与传统方法相当,且无需进行强制"Pura=Pves"操作,保证所有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或许是一种更理想的静态尿道压力检测方法。

  • 标签: 尿道压 静态尿道压力测定 尿动力学 体外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甲状腺平面静态显像感兴区(甲状腺、本底)平均计数比值对诊断界定"甲状腺核素摄取过高"的效能,简化以往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影像表现上的半定量界定方法。方法由两名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对大连市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109例患者的甲状腺静态显像结果进行感兴区(甲状腺、本底)勾画及测定其单位面积平均计数的比值,以临床诊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金标准做参照,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最佳诊断临界值。以此临界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分析两名医师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利用两名医师测量结果绘制ROC曲线获得最佳诊断临界点为6.94,并将大于此值作为界定甲状腺摄取锝过高的标准。医师1根据诊断临界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得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0%(37/43)、100.0%(66/66)、95.5%(103/109);医师2分别为88.4%(38/43)、100.0%(66/66)、95.4%(104/109)。两名医师比值诊断一致率为96.6%(86/89),组内相关系数(ICC)值为0.98。结论甲状腺静态显像平均计数比值为甲状腺锝摄取过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半定量界定值,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不同医师独立完成平均计数比值半定量分析甲状腺锝摄取程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实际应用上比以往的介入校正比的甲状腺/本底比值要简单易行。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半定量分析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标准化的散光矢量分析评价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眼球静态旋转角度和微透镜中心偏心值对散光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9年1—4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行SMILE的近视合并散光患者73例128眼,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为-2.25~-7.75 DS,柱镜度为-0.25~-3.75 DC。采用WASCA像差仪、CRS master和MEL80准分子激光系统测量术中眼球静态旋转角度的绝对值,根据Pentacam角膜地形图和手术录像测量并计算微透镜中心的偏心值。记录和计算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裸眼视力、电脑验光、主觉验光、目标散光矢量(TIA),根据术后3个月时的主觉验光结果来计算手术引起的散光矢量(SIA)、误差的幅度(ME)、误差角度的绝对值(|AE|)、差异矢量的绝对值(|DV|)、矫正指数(CI)和成功指数(IS)。比较不同散光度、眼球静态旋转角度、微透镜偏心值患者间各矢量分析参数,并分析微透镜偏心值与眼球静态旋转角度以及各矢量分析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个月时,94.5%患眼(121/128)裸眼视力≥1.0。术前患者瞳孔直径为(3.24±0.48)mm,明显大于术中的(2.61±0.3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3,P<0.01)。术中眼球静态旋转角度为2.75°(1.26°,4.48°),微透镜偏心值为(172±87)μm,TIA为0.69(0.44,1.35);术后3个月时SIA为0.67(0.42,1.10),ME为0.10(0.00,0.26)DC,|AE|为0.35°(0.00°,9.47°),|DV|为0.25(0.00,0.50),CI为0.91(0.72,1.00),IS为0.23(0.00,0.56)。不同程度散光组患者间眼球静态旋转角度、ME、|DV|、C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程度静态旋转角度组患者微透镜偏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偏心组患者眼球静态旋转角度、ME、|AE|、|DV|、CI和I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偏心值与眼球静态旋转角度和|DV|均呈正相关(rs=0.39、0.31,均P<0.01)。结论SMILE对散光的矫治效果较好,术中眼球静态旋转和微透镜偏心轻微,微透镜偏心值可能与眼球的静态旋转和散光的差异矢量有关。

  • 标签: 散光 矢量分析 飞秒激光 旋转 偏心
  • 简介:目的测试正常人各年龄段之姿势图,并比较正常人与眩晕者姿势图的各参数。方法采用日本Anima公司G5500型静态平衡仪对164名正常人及167名眩晕病人进行重心动摇测试。受试者直立于平衡台上,足底中心与平台之基准点一致,睁闭眼各测60S,计算机绘制人体重心移动的图形,重心移动的外周面积、轨迹长度、XY轴偏离基准点的距离;重心摇动波谱的谱质量分析。结果(1)睁闭眼立于平台60S的各参数中,以重心移动的外周面积及轨迹长度的变量能最精确地代表平衡功能.20~49岁正常人较20岁以下、50岁以上者重心移动的外周面积小、轨迹短,有统计学差异;(2)正常人重心在矢状面(Y轴)位移,大于冠状面(X轴)位移,且有统计学差异;(3)重心动摇的频谱分析,正常人与病人谱质量集中于0.2~1.9Hz的中频段,约占54~62%;其次是0.02~0.19Hz的低频约占24~30%;2~10Hz的高频段只点12~16%;(4)正常人睁闭眼轨迹长度比值均在1.32以下,末梢与中枢眩晕病人之比值分别为1.49及1.5,与正常人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眩晕者维持平衡更多依赖于视觉代偿。结论姿势图测定是无创性、定量检查方法,可以判断前庭功能状态,是继眼震电图以后,了解前庭系统功能的另一途径。

  • 标签: 前庭 姿势图检查法 晃动轨迹
  • 简介:通过试验,研究了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同时分析水中的苯等九种挥发性芳香烃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条件下,各挥发性芳香烃在色谱柱分离较好,标准曲线、加标回收率及平标样的相对标准偏差等均令人满意,采用该方法可以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静态顶空 气相色谱法 挥发性芳香烃 检测 饮用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治疗早期完全性面瘫后的静态对称性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应用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修复早期完全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静态口角歪斜程度(即口角静态对称性)将患者分为2组,口角轻度不对称(Ⅱ级)为A组,重度不对称(Ⅲ级)为B组。在术前和术后1年随访时,通过Terzis微笑功能评级量表评估患者面部肌肉收缩活动情况,分为Ⅰ、Ⅱ、Ⅲ、Ⅳ、Ⅴ级,级别越高,面部肌肉收缩越好,与健侧面部肌肉动态对称性越好;通过口角静态对称性评级量表评估患者口角静态对称性,分为Ⅰ、Ⅱ、Ⅲ、Ⅳ级,级别越高对称性越差;通过Face-gram软件测量健侧和患侧口角位置垂直向差值(D1)和水平向差值(D2),客观评估术后面部静态对称性效果。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A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3.5±8.1)岁;B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40.6±9.6)岁。2组在性别、年龄、瘫痪侧构成、瘫痪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患者术前Terzis微笑功能评估均为Ⅰ级,术后1年A组中有30.%(9/30)达Ⅲ级,70.0%(21/30)达Ⅳ级,B组中35.7%(10/28)达Ⅲ级,64.3%(18/28)达Ⅳ级,2组微笑功能均比术前明显改善,且组间微笑功能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角静态对称性评分量表显示,术后1年A组中有73.3%(22/30)口角静态对称性评分达到Ⅰ级,26.7%(8/30)仍为Ⅱ级;B组中有39.3%(11/28)达Ⅰ级,42.9%(12/28)达Ⅱ级,17.8%(5/28)仍为Ⅲ级。A组达到面部静态对称效果(Ⅰ级)的比例较B组高(P<0.01)。术前和术后1年,A组D1值分别为(5.27±0.74) mm、(2.24±0.57) mm,B组D1值分别为(8.22±1.37) mm、(4.42±0.95) mm,A组D2值分别为(6.11±1.18) mm、(2.98±1.13) mm,B组D2值分别为(8.84±2.16) mm、(5.24±1.85) mm, D1值和D2值组内术前后比较、组间术前比较、组间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适用于不同程度口角不对称的早期完全性面瘫患者,在明显改善面部动态对称性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其静态对称性;术前口角不对称程度可能会影响术后的面部静态对称效果。

  • 标签: 面瘫 静态对称性 神经转位 咬肌神经 静态悬吊术
  • 简介:目的观察人体于不同的头位倾斜条件下诱发的OCR反应特征,为建立其检测方法和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受试对象为地面人员22名和飞行人员11名,端坐于装有特制头托的座椅上,通过头位在冠状面内分别处于左右各倾斜30°、50°、70°的位置诱发静态OCR反应.采用红外视频眼动记录方法分别随机测定从头直位到左右各30°、50°、70°的眼动视频信号.最后以动头前即刻的眼球位置为零位,以眼球虹膜纹理为标志,对各时刻虹膜纹理与初始状态虹膜纹理进行互相关分析,找出相关度最大的一点为各时刻眼球位置,测量该时刻眼球与初始眼球位置的角度即为眼球扭转角度.结果头位倾斜引起的典型OCR反应曲线特征是,头位倾斜动作开始,首先引起一个幅度较大的与头动方向相反的眼球反方向旋转,随之,眼球反转角度逐渐减小,在头位倾斜到固定角度后,眼球反转角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或不变,未发现头位向同一方向倾斜不同角度引起的OCR有显著差异.飞行员与正常地面人群OCR反应未见显著差别.结论静态头位倾斜可以诱发出OCR反应,可用来评价耳石器功能.

  • 标签: 人体 静态眼球反旋转 检测 头位倾斜 反应特征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玲 温龙波 蓝卫忠 李晓柠 杨智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长沙 410015;长沙湘江爱尔眼科医院 410015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长沙 410015;湖南省爱尔眼视光研究所,长沙 410015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长沙 410015;湖南省爱尔眼视光研究所,长沙 410015;湖北科技学院爱尔眼视光学院,咸宁 437000;长沙爱尔眼科医院 410015 ,湖南省爱尔眼视光研究所,长沙 410015;湖北科技学院爱尔眼视光学院,咸宁 437000;长沙爱尔眼科医院 410015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3~12岁儿童静态屈光度与主要屈光参数间的回归模型。方法:横断面研究。研究分两部分:①建立回归模型: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于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进行屈光检查的245例儿童,测量其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m)及前房深度(ACD),行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并计算晶状体屈光力(LP)。分析静态屈光度(SE)与屈光参数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②验证回归模型:另随机选取2016年7—12月于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进行屈光检查的43例儿童,测量上述屈光参数,行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SE实测),计算LP和静态屈光度(SE估算),通过Bland-Altman分析比较SE实测与SE估算的一致性。结果:①建立回归模型:SE与AL、Km及LP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5、-0.83和-0.62(均P<0.001);其回归模型为SE=110.56-2.51×AL-0.97×Km-0.44×LP(R2=0.95,F=2534.52,P<0.001)。②验证回归模型:SE实测与SE估算存在明显相关性(r=0.97,P<0.001),95%一致性界限范围为-1.00~0.63 D,平均误差为-0.19 D(95%可信区间:-0.28~-0.10 D),81.40%的点落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0.55~0.55 D)。结论:AL是屈光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角膜曲率和晶状体屈光力;屈光度回归模型可较准确估算3~12岁儿童的静态屈光度。

  • 标签: 屈光度 眼轴长度 角膜曲率 晶状体屈光力 回归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轴系校中静态因素分析与解决方案,包括零件生产制造误差、零件安装误差、校中临时支撑的影响、轴系设计结构、轴承刚度、储存等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源性头痛(CEH)静态整体姿势评估方法,量化其评估结果,进一步证明异常姿势与CEH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73例头痛、头晕、头闷、头麻患者为有症状组,根据临床症状再分为2组,其中41例姿势异常的CEH患者为A组,32例姿势异常的非CEH伴头闷、头晕、头麻症状患者为B组;同时招募30例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症状患者作为无症状组(C组)。使用全身姿势矫正与功能训练系统对3组患者的静态整体姿势进行记录,与理想身体姿势进行对比,并采用"静态整体姿势简易评分"(简称"姿势简易评分")量化评估结果。结果3组间"姿势简易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患者的"姿势简易评分"与无症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录静态整体姿势,并与理想身体姿势进行对比的方法适用于CEH的静态整体姿势评估,且"姿势简易评分"可以量化评估结果,进而证明了异常姿势与CEH有关,姿势越异常,越可能出现临床症状,越容易患CEH。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异常姿势 静态整体姿势评估
  • 简介:目的:利用已建立的基于动作捕捉的面部运动三维动态定量分析系统(3-DASFM)定量分析正常人面部运动,比较面部对称性,为进一步客观评估面瘫患者面肌功能提供参考。方法无偿招募28名志愿者。标记观察点,利用基于动作捕捉的面部运动三维动态定量分析系统进行面部的静态及动态采集、重建及分析。比较受试者面部静态及动态双侧差异。结果面部存在不对称性,虽然所纳入的受试者均为右利手,但统计结果未发现面部运动的优势侧,同一个体面部不同区域活动优势侧并不一致。静态指标中除双侧鼻小柱-鼻翼距离存在统计学差异外,其余面部静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动态测量呲牙动作时,左右口角最大移动距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移动距离较右侧平均多1.23mm。余指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证实面部不对称性普遍存在,人群中不存在面部运动半侧优势。

  • 标签: 对称性 三维 面部
  • 简介:摘要烧伤患者术后跟腱部位的瘢痕挛缩极易形成足下垂,导致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针对此问题,笔者自行设计、制作了一款静态进展性踝足矫形器。该矫形器足底支撑部分与小腿支撑部分由铆钉连接,两侧的牵拉带牵拉足底支撑部分远心端与小腿支撑部分近心端,从而循序渐进地改善踝关节背屈功能。此静态进展性踝足矫形器制作简单、实用性强、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烧伤 瘢痕 设备设计 踝足矫形器 足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态骑缝钉治疗跖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4例第2~5跖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采用静态骑缝钉治疗,17例采用逆行克氏针治疗。静态骑缝钉组: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34.6岁(范围:21~50岁),右侧10例,左侧7例。逆行克氏针组: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36.2岁(范围:23~53岁),右侧9例,左侧8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前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患侧跖趾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范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或χ2检验对组间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2个月(范围:12~17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静态骑缝钉组和逆行克氏针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11.2±2.1)周比(11.5±3.1)周,t=0.030,P=0.743]。末次随访时,静态骑缝钉组和逆行克氏针组的VAS[1.00(1.00)分比1.00(1.50)分M(QR),Z=-0.443,P=0.658]和AOFAS中前足评分[(90.9±5.3)分比(88.6±6.1)分,t=1.174,P=0.24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侧跖趾关节主动背伸活动范围[(35.1±4.3)°比(31.2±6.4)°,t=2.055,P=0.048]及屈曲活动范围[(34.7±4.5)°比(30.2±5.3)°,t=2.681,P=0.01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静态骑缝钉组1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出现局部皮肤坏死,3例患者负重行走后出现跖痛症。逆行克氏针组4例负重行走后出现跖痛症,2例出现轻度背伸挛缩及关节疼痛。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静态骑缝钉治疗第2~5跖骨颈骨折,手术微创,固定牢靠,有效减少肌腱、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 标签: 跖骨 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减压床垫结合不同翻身频度在ICU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为临床减压床垫的选择及确定相应的翻身频度提供参考。方法 将60例ICU压疮危险患者随机分为气垫组和静态减压垫组各30例,气垫组使用气垫床结合2h翻身1次,静态减压垫组使用静态减压垫结合4h翻身1次预防压疮,观察7d,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及护士对操作便利性的评价。结果 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7天,静态减压垫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气垫组(均P

  • 标签: 压疮 ICU 静态减压垫 气垫床垫 翻身 压疮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灌流器静态肝素化联合血液透析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收住入院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I50例,采用传统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研究组Ⅱ50例,采用灌流器静态肝素化联合血液透析方法治疗,半年后调查、评估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Ⅱ实验室指标情况优于研究组I,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Ⅱ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研究组I,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分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Ⅱ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研究组I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需要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延灌流器静态肝素化联合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成本低,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态肝素化 血液透析 灌流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扫描时间,提高颞颌关节组成结构及病变细节的分辨率,动静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采用3.0T磁共振,32通道头颈高分辨线圈,双侧同时扫描静态闭口、张口的斜矢状位和斜冠状位,快速动态扫描单侧正矢状位。结果  高分辨静态颞颌关节结构显示清晰,双侧同时扫描无交叉伪影,快速动态扫描能清楚显示颞颌关节的运动过程。结论  高分辨静态及快速动态颞颌关节磁共振扫描方法,能更清晰地分辨颞颌关节组成结构及病变细节,FOV为10cmx10cm冠位成像,双侧同时扫描,提升了扫描速度,小FOV规避了交叉伪影,结合快速动态采集,提高了颞颌关节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高分辨 扫描速度 小FOV 无交叉伪影
  • 简介:目的建立检验科健全的资料管理系统。方法运用PDCA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实施,包括计划(P)、执行(D)、检查(C)、行动(A)。结果按纲要建立档案,归档对应资料。结论运用PDCA循环成功地建立了动静态资料管理系统,使资料管理工作更加条理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 标签: 检验科 PDCA 资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