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所有治疗多寐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多寐的方剂,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进行逐一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对筛选出治疗多寐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02首治疗多寐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10味常用药物和4味核心药物。结论:治疗多寐治疗多寐应以健脾益气、温阳化痰、醒神开窍为主要治法,酌情配伍具有理气、消食、清热等功效药物。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四君子汤可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随证加减。

  • 标签: 中医方剂大辞典 多寐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 组方规律
  • 简介:摘要中医是中国医学文化千百年来发展的精华,中医外科方剂结构用药遵循严密的组合方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立意深刻,直达病症患处,对治疗具有确切的特点。中医外科的方剂结构主要根据药物用药变化,中药数据标准、中药配比、药剂类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药方剂结构中寻找合理用药的规律标准,结合用药标准进行综合运用,加强用药方剂标准变化规律的研究,从中药方剂用药中寻找适合中药外科方剂的治疗方案。本文将针对中医外科方剂的用药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从中药外科结构中分析改善用药方案,提出合理的用药规律,制定适合中药用药的办法,结合用药基本内容进行分析,辩证施治的合理用药,提高中医治疗的用药的准确,提高中医外科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 方剂 用药规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依据方剂学中止血剂用药配伍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浅谈止血类方剂常用药物及其配伍特点。得出结论止血类方剂常用主要配伍依据致病因素不同,配伍也有所差异。对于瘀血阻络型出血,主要配伍活血祛瘀类药物;对于气虚出血者主要配伍温阳益气类药物;对于血热妄行者主要配伍清热类药物。

  • 标签: 止血 出血 配伍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0首治疗甲亢的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我院近5年内运用中药治疗甲亢的120首中药处方,对这120首处方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这120首药物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的主要功效为泻火清热、化痰软坚、活血理气以及益气养精等。结论在临床上对甲亢患者进行选药用药时应当以泻火清热、化痰软坚、活血理气以及益气养精为基础,适当添加具有调节免疫例、降甲状腺素、抗相关药物副作用和能有效改善甲亢临床症状等功效的药物。

  • 标签: 甲亢 中西医结合 用药规律 瘿病
  • 简介:关注护理服务的成本和价值从护理经济学的角度,该护士长在耗材改进的过程中应该先与医院的耗材科联系,把自己的想法和设计理念告知耗材科的管理人员,取得耗材科人员的支持,在市场上寻找有无相应的产品。如果有相应的产品,由耗材科人员和物价科人员根据当地政府物价政策查找能否作为医用耗材合理收费。如果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而该护士长的设想又非常适合患者使用,可以申请护理专利,找正规厂家设计并制作,投放市场从而服务更多的患者。

  • 标签: 护理服务 客观规律 医用耗材 设计理念 物价政策 护理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2005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52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并进行中医辩证论治,调取医院计算机病例系统,分析患者证候特征、舌脉象,治疗与转归相关信息,参阅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分析。结果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证候分别为疲倦乏力、腹胀、小便黄例、纳差、双下肢浮肿、身目黄染、口干口苦、不寐、口干、便溏、小便少、肋痛,舌质多见暗红、暗淡、红、淡,有齿痕,舌苔多见黄腻、白腻、薄白,脉相多见脉弦滑、脉弦细、脉弦;单纯证型31.33%,主要为湿热郁结,复合证型主要为肝郁脾虚湿热瘀结、肝郁脾虚湿瘀互结;标本兼治占78.43%,治法为疏肝、健脾、祛湿、活血、清热、凉血等,常用软肝散结类中成药。结论肝气郁结不舒、湿浊内生是乙肝肝硬化关键病机,肝郁脾虚、疲血阻络贯穿于始终,治疗当疏肝健脾、祛湿活血,辅之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

  • 标签: 乙肝 肝硬化 中医证治规律
  • 简介:目的:利用现代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挖掘郑钦安的用药规律,为深入研究郑钦安的临床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从《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中收集组成明确的方剂。利用Excel建立方药数据库,采用SPSS17.0和clementine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方剂来源医著不少于3次者15种,来源于《伤寒论》的方剂最多,为42首。使用频次不少于10次的中药32味,排在前10味的中药主要是桂枝汤和四君子汤的药物组成。相关系数大于0.2的药对30对。关联规则分析提取出84条规则。聚类分析得出6组药和7对核心药对。结论发现郑钦安在用药上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法宗伤寒,推崇仲景;(2)辨分二纲,药有阴阳;(3)善补脾胃,协和营卫;(4)配伍灵活,用药圆通。

  • 标签: 数据挖掘 郑钦安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对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方法的分析,揭示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研究思路。结果开展中药有效组分的提取分离、化学研究、活性评价研究及中药组分配伍的药效作用多因素调节研究,是研究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重要方法。结论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是开展中药现代研究的重要途径。

  • 标签: 中药 有效组分配伍 探讨
  • 简介:摘要根据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颁布的血脂异常中医诊疗标准(初稿)中涉及的症状变量,制定中医四诊量表。根据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颁布的血脂异常中医诊疗标准(初稿)中涉及的症状变量,为达到降维目的,对部分症状进行合并和剔除。证候分型进行合并归类为痰浊内阻型,痰瘀互结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肝阳上亢型。

  • 标签: 血脂异常 证候量表 辨证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首选经络和穴位。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2月有关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文献,对文献中出现的穴位和经络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共检索到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中文文献320篇,出现频数前10位的穴位以足少阳经腧穴为多。结论使用频数在前10位的脸穴是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主要穴位,这些脸穴多数分布在少阳经,运用"枢经"理论指导偏头痛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针灸 偏头痛 用穴规律 统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经穴处方及临床用穴规律。方法选择在2005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有关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文献,运用SPSS19.0数据库软件对文献中出现的穴位和经络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共检索到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中文文献320篇,出现频数前10位的穴位以足少阳经腧穴为多。结论使用频数在前10位的脸穴是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主要穴位,这些脸穴多数分布在少阳经,运用"枢经"理论指导偏头痛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针灸 偏头痛 用穴规律 统计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噎膈方剂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噎膈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噎膈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筛选出90个主治中明确提及噎膈的处方,并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20个,核心组合16个,演化新处方8个.结论明确?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噎膈方剂的组方规律.关键词中医方剂大辞典;噎膈;组方规律AnalysisoncompositionprinciplesofprescriptionsforDysphagiabyusingTCMinheritancesystemSunXingliang,LiuChaoAbstractObjectiveUsingTCMinheritancesystemtoanalyzethecomposingprinciplesoftheprescriptionsforDysphagiacollectedinthebookof<ThePrescrip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ictionary>.MethodCollecttheprescriptionsusedforDysphagiainthebookof<ThePrescrip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ictionary>,thenenterintotheTCMinheritancesystem,bysoftwareintegrationofdataminingmethods,analysisofdysphagiaprescriptionprescriptionlaws.ResultsBasedontheanalysisof90casesofprescriptions,thefrequencyofeachherbincludedinthedatabaseiscomputed,16corecombinationsand8Kneeywwporredsscriptionsareminedfromthedatabase.ConclusionsTomakecleartheprescriptionlawofdysphagiaprescriptioninTCMtreatment.DictionaryofChinesemedicineprescriptions;Dysphagia;Prescriptionlaw中图分类号R2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38-02

  • 标签:
  • 简介: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各医家治疗银屑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了3本中医文献中治疗银屑病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来的133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20个核心药物组合和10首新处方。结论: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开展的中药治疗银屑病的数据挖掘和用药规律研究,既可有效指导银屑病的中医临床治疗,同时为防治银屑病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银屑病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临床辩证规律,帮助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查找知网2005年9月~2015年9月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治疗护理相关文献,对其筛选统计学分析,总结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的成因及病症特点。结果查出457篇文献列举了14600例患者,统计发现患者主要病症最多的前三位病症是肝胃不和4287例(29.36%)、脾胃虚弱2301例(15.76%)、脾胃湿热1489例(10.20%)。其他病症分别是饮食积滞1392例(9.53%)、肝郁脾虚1193例(8.17%)、寒热错杂952例(6.52%)、湿阻脾虚789例(5.40%)、脾胃虚寒721(4.94%)、气滞血瘀617例(4.23%)、胃阴不足531(3.64%)、寒邪客胃329例(2.2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症表现比较分散,中医临床发现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三种病症在功能消化不良中出现比较频繁,使用中医药调理这三种病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疗法 临床辩证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