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道女性腰椎休病1例。患者系30岁女性,间断腰痛1年,加重2个月余。存在"炎性腰背痛",但入院后查HLA-B27阴性,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密度增高、关节面光滑、间隙清晰,骶髂关节MRI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无狭窄、软组织未见肿胀,腰椎MRI示L2~5椎体变扁、邻近椎间盘疝入、考虑"休病",根据以上结果诊断其为"腰椎休病"。患者无脊柱后凸畸形,故给予消炎镇痛、促进骨修复、抑制骨破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内科对症治疗,并密切随访,现患者腰痛症状明显缓解。本报道认为,"炎性腰背痛"并不一定诊断"脊柱关节炎",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 标签: 骨质疏松 休门病 炎性腰背痛
  • 简介:摘要:吴医派是以苏州地区为核心的传统医学流派,呈现出“名医多、御医多、著述多”的特点,在我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时间线为切入点,梳理吴医派自春秋战国时期到近现代的重要史实,旨在为吴医派的传播推广贡献出青春力量。

  • 标签: 吴门医派 发展历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肝切除重建(THERR)与单纯门静脉切除重建(PVRR)治疗肝胆管癌(PH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连续收治的101例PHC患者资料,其中接受肝切除联合THERR 14例[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64.3±9.7)岁],接受肝切除联合PVRR 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63.8±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切除数据和术后近远期结果的比较采用t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 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及术前胆道引流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HERR组以扩大的左半肝切除为主(10/14,P=0.010),PVRR组以扩大的右半肝切除为主(12/19,P=0.001)。THERR组手术时间[(586±158)min]长于PVRR组[(453±88)min](t=3.087,P=0.004),持续肝阻断时间[(32.5±7.3)min]长于PVRR组[(12.4±3.8)min](t=10.325,P<0.01)。THERR组1例术后9 d死于肝功能衰竭,另13例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9%、57.1%、37.0%,PVRR组19例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9%、37.8%、3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150,P=0.698)。结论与PVRR在PHC切除术中的作用相比,THERR应用于经选择的需同时行肝动脉和PVRR的PHC切除术,特别是需行肝右动脉和门静脉右支重建以保留右半肝的PHC切除术是可行的。

  • 标签: 胆管肿瘤 外科手术 肝门部血管切除重建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肺Castleman病的认识。方法报道山西省肿瘤医院2019年10月收治的1例肺Castleman病患者的诊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气管镜下穿刺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淋巴组织中见少量深染挤压的小细胞,倾向小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Vim、CD3、CD20均阳性,符合淋巴结组织表现。行全身麻醉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右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Castleman病,预后良好。结论肺Castleman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必要时可行穿刺或手术切除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

  • 标签: Castleman病 肺门肿物 局灶型Castleman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应用培冬酶及左旋冬酰胺酶的实验室指标与效果。方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儿取样67例,随机分组,行培冬酶治疗(n=34,P组)和左旋冬酰胺酶治疗(n=33,L组),观察过敏反应情况,比较实验室指标,据此分析疗效。结果:经治疗,P组BUN、ALT比L组高,ALb、TP比L组低,有统计学意义。其余DBil、TT、Fbg、TBil、PT、APTT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L组风团样皮疹发生率12.12%,比P组0.00%高,P组11.76%并发急性胰腺炎,比L组0.00%高,有统计学意义,L组胃肠道反应率15.15%与P组17.65%相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培冬酶与左旋冬酰胺酶均可影响患儿凝血功能、肝功能指标,其中,培冬酶可明显升高尿素氮指标,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部胆管癌(HCC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根治性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其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首诊时通常已处于中晚期,大多数患者往往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机会,预后极差。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化疗、放疗、胆道引流、光动力疗法、纳米刀消融、胆管腔内射频消融、肝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的优化、组合,使得不可切除的HCCA患者预后得以明显改善。在胆道引流的基础上进行化疗、放疗、光动力疗法、胆管腔内射频消融可延长胆道通畅时间,纳米刀消融可在保护管道结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消灭肿瘤细胞,肝移植术为不可切除的HCCA患者提供了可能治愈的机会,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则为精准化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突破点。结合文献及本团队的临床经验,本文就不可切除HCCA的治疗手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展开论述,为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胆管肿瘤 治疗应用 肝门部胆管癌 不可切除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朱大龙 赵维纲 匡洪宇 陆菊明 杨文英 郭立新 洪天配 母义明 纪立农 彭永德 王卫庆 姬秋和 陈丽 余学锋 时立新 冉兴无 李延兵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 210008,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10073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15000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北京 100853,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29,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10019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100044,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20008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200025,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西安 710032,山东大学齐鲁
  • 简介:摘要可溶性双胰岛素制剂德谷冬双胰岛素制剂(IDegAsp)含70%德谷胰岛素和30%冬胰岛素,两种组分在制剂中独立存在,皮下注射后各自发挥作用。为帮助临床更加合理及规范地应用IDegAsp,专家多次讨论形成了此版《德谷冬双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对IDegAsp的作用机制、药代药动学特点进行阐述,并给出临床应用建议。IDegAsp可每日1次或每日2次注射,兼顾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临床证据支持在多种临床场景下使用IDegAsp,并可用于胰岛素的起始或强化治疗。建议将IDegAsp作为口服药失效起始胰岛素治疗或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选择之一。

  •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 简介:摘要肝部胆管癌恶性程度较高,确诊时多为局部进展期。外科手术切除仍是唯一的根治性疗法,如何安全、有效地开展根治性切除已成为肝脏外科医师关注重点。对于局部进展期肝部胆管癌,积极的外科治疗策略可增加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率。联合全尾状叶切除的半肝或肝三叶切除术为肝部胆管癌根治术的标准手术方式,可选择性地开展血管切除重建及淋巴结清扫术。笔者认为:细致的术前评估和管理,如术前胆道引流和门静脉栓塞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为施行手术提供安全保证。局部进展期肝部胆管癌的治疗仍然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积极的手术与辅助治疗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和病人生存率。

  • 标签: 胆管肿瘤,肝门部 局部进展期 术前胆道引流 门静脉栓塞 肝三叶切除术 门静脉切除重建
  • 简介:摘要本文对肝移植治疗肝部胆管癌的研究进展及当前靶免治疗的研究热点进行概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新辅助放化学药物治疗联合肝移植方案可改善进展期肝部胆管癌受者的远期生存,为临床提供了参考。

  • 标签: 肝移植 肝门部胆管癌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脉高压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计40例,均为我院2017年5至2020年10月诊治肝硬化脉高压病人,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时间段在我院接受的健康人群40例为参照组。对比两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病人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脾静脉内径宽度指标均比参照组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腹部超声技术诊断肝硬化脉高压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制定治疗方案。

  • 标签: 腹部超声技术 肝硬化门脉高压 胃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腔镜肝部胆管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LRRHC),由于手术复杂性和肝部胆管癌预后不良的现状,使得LRRHC极富挑战并充满争议,相较于腹腔镜技术在肝脏、胰腺和胃肠外科的应用,严重滞后。本文综述了LRRHC的历史沿革、微创性、适应证、技术难点等关键点的新进展。

  • 标签: 胆管肿瘤 Klatskin肿瘤 腹腔镜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武警部队海警总队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诊治的肝性脑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氨水平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氨(NH3)分别为(61.84±11.34)IU/L、(47.67±12.37)IU/L、(37.96±5.56)μmol/L、(54.85±12.73)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48±10.63)IU/L、(64.30±13.52)IU/L、(50.74±6.73)μmol/L、(68.56±12.63)μmol/L(t=8.935、6.417、10.352、5.406,均P<0.05);观察组肝性脑病评分为(0.77± 0.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8±0.10)分(t=55.17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4.0%(36/50)(χ2=5.263,P<0.05);观察组数字连接试验(NCT)时间为(45.85±4.27)s,短于对照组的(59.58±5.63)s,数字符号试验(DST)、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分别为(56.25±9.76)分、(4.76±0.6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1.53±9.62)分、(3.31±0.25)分(t=13.740、7.595、15.127,均P<0.05)。结论冬氨酸鸟氨酸可有效改善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降低NH3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预后。

  • 标签: 肝性脑病 肝硬化 门冬氨酸鸟氨酸 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胆红素 认知 预后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15—2019年三核电站周围人群死因资料和辐射相关肿瘤情况。方法2015—2019年,连续开展三县人群死因调查,统计分析居民死亡率、死因排序前10位疾病以及辐射相关肿瘤死亡情况。结果三县居民近5年平均死亡率为575.87/10万,低于全国水平,与浙江省死亡率相近;前10位死因未变,占当年死亡总数的95.79%以上,前3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病和呼吸系统疾病。2015—2019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9.23/10万~191.51/10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9,P<0.05);辐射相关肿瘤中白血病与甲状腺癌死亡率分别为3.86/10万~6.78/10万和0~0.89/10万,各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5—2019年三县居民死因及辐射相关肿瘤死亡情况正常、稳定,需持续监测核电站运行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影响。

  • 标签: 三门核电站 死亡率 死因监测 辐射相关肿瘤 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实施3D腹腔镜肝部胆管癌根治术的Bismuth Ⅳ型肝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予以三维可视化重建制定手术方案,行双主刀模式下肝部胆管癌根治术。术中淋巴结清扫,胆总管离断及右侧二级分支肝管离断并整形,左半肝及尾叶切除,Roux-en-Y胆肠吻合。本中心认为经过术前的精准评估,术中双主刀模式精细操作及腹腔镜视野的改善,3D腹腔镜下行Bismuth Ⅳ型肝部胆管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胸科医院及衡水市三院2018-2020年期间收治的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穿刺活检术(EBUS-TBNA)确诊的肺淋巴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为常规抗结核治疗药物,中西医结合组为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瘰散结散外用后经中医定向透药及月华丸口服。2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及随访8个月后治愈率、中医证候缓解率。结果肺淋巴结核经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χ2=5.192,P=0.023)。中西医结合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及治愈率(P<0.05)。结论经EBUS-TBNA确诊肺淋巴结核后及时采取中西结合治疗方案较单纯抗结核治疗方案能提高有效率、缓解中医证候、提高后续疗效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结核,肺 活组织检查,细针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肝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81例肝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9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62.4岁。根据患者术前血常规计算SI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II预测术后生存的最佳界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前SII预测患者术后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95%CI:0.641~0.858),最佳界值为412.6。依据最佳界值分为低SII组(SII≤412.6,n=80)和高SII组(SII>412.6,n=101)。低SII组患者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5%、57.5%、26.3%,优于高SII组的71.3%、39.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SII>412.6(HR=2.887,95%CI:2.256~7.903,P<0.05)是肝部胆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SII对肝部胆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有一定预测价值,SII>412.6是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Klatskin肿瘤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