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医师多地点执业对促进医疗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别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改方案的出台,医师多地点执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为了解我区医师外出执业的现况,以及医务人员、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对医师多地点执业的管理建议,我区于2010年开展了"医师多地点执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

  • 标签: 执业 医师 监管对策 调查 行政管理人员 资源共享
  • 简介:摘要:医师多地点执业是促进卫生人力资源流动的重要方式,多地点执业医师管理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制度措施。本文通过分析A医院多地点执业医师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对多地点执业医师管理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2018年全国及分省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地点分布特征,探索人口统计学特征、个人社会经济状况、疾病相关因素、区域社会经济因素等与CVD患者死亡地点之间的关联。方法利用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解释变量与CVD医疗卫生机构死亡的关系。结果2018年,我国死因监测地区共有853 832人死于CVD,其中,死于家中者,有661 625人,占CVD总死亡人数的77.49%;次之的是死于医疗卫生机构者,有156 441人(18.32%)。我国发生在医疗卫生机构的CVD死亡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根本死因、城乡等,且在省级水平上存在显著空间差异,个体因素解释了45.39%的省级空间差异。结论我国CVD患者以家中死亡为主,省级间差异较大,城市地区且个人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CVD患者发生在医疗卫生机构死亡的可能性较大,死亡地点影响因素探索应尽可能多纳入潜在因素。在兼顾社会宏观因素和个人意愿的条件下,综合考虑急性和慢性CVD患者具体情况,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并形成“家庭照护+上门医疗服务”的居家临终照护模式,将是我国CVD患者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死亡地点 影响因素 多水平分析 空间差异
  • 简介:[目的]探讨色彩图形刺激对改善痴呆老人地点定向力的效果。[方法]34例地点定向力障碍痴呆老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予色彩图形刺激治疗,对照组予文字刺激治疗,两组干预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痴呆老人的地点定向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地点定向力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地点定向准确性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色彩图形刺激能改善痴呆老人地点定向力功能。

  • 标签: 色彩图形 痴呆 地点定向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乌鲁木齐市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成立帐篷医院进行核酸双抗采样的流程改造,从而达到避免交叉感染,增加采样量,为今后肺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7月至9月组建帐篷医院试行—改造—运行的分析及工作量对比,从而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帐篷医院工作流程。结果:通过不断的摸索及改进,帐篷医院承担了全员核算及双抗的样本采集任务且无感染病例的发生。结论 帐篷医院在夏季乌鲁木齐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承担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