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乏症患者缺程度对口服剂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贫血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缺乏症的非妊娠期女性患者37例,以13例健康查体女性为正常对照,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缺性红细胞生成/储存不足(IDE/I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Hepcidin水平并进行口服剂吸收试验(OIAT),比较服后2 h血清(C2)与基线血清(C0)差值。结果IDA、ID/IDE、正常对照组Hepcidin中位数分别为4.9(2.17~32.86)、26.98(11.02~49.71)、69.89(42.23~138.96)μg/L(P<0.001),IDA组Hepcidin低于ID/IDE组(校正后P=0.005)和正常对照组(校正后P<0.001),但ID/IDE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220);OIAT IDA、ID/IDE及正常对照组C2-C0平均值分别为(35.30±21.68)、(37.90±14.06)、(23.57±10.14)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0、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HGB是缺乏症患者Hepcidin的独立影响因素,Hepcidin=-31.842-0.642*C0+2.239*SF+1.778*sTFR+0.365*HGB-0.274*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B)。未发现C2-C0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缺乏程度影响口服剂吸收,胃肠功能正常者缺乏越重,口服剂吸收越多,ID/IDE较IDA吸收减缓。Hepcidin较OIAT更能区分不同缺乏程度的口服吸收。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口服铁剂吸收试验 铁吸收 铁调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乏症患者缺程度对口服剂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贫血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缺乏症的非妊娠期女性患者37例,以13例健康查体女性为正常对照,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缺性红细胞生成/储存不足(IDE/I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Hepcidin水平并进行口服剂吸收试验(OIAT),比较服后2 h血清(C2)与基线血清(C0)差值。结果IDA、ID/IDE、正常对照组Hepcidin中位数分别为4.9(2.17~32.86)、26.98(11.02~49.71)、69.89(42.23~138.96)μg/L(P<0.001),IDA组Hepcidin低于ID/IDE组(校正后P=0.005)和正常对照组(校正后P<0.001),但ID/IDE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220);OIAT IDA、ID/IDE及正常对照组C2-C0平均值分别为(35.30±21.68)、(37.90±14.06)、(23.57±10.14)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0、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HGB是缺乏症患者Hepcidin的独立影响因素,Hepcidin=-31.842-0.642*C0+2.239*SF+1.778*sTFR+0.365*HGB-0.274*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B)。未发现C2-C0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缺乏程度影响口服剂吸收,胃肠功能正常者缺乏越重,口服剂吸收越多,ID/IDE较IDA吸收减缓。Hepcidin较OIAT更能区分不同缺乏程度的口服吸收。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口服铁剂吸收试验 铁吸收 铁调素
  • 简介:摘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广泛参与人体重要的代谢和生命活动。代谢是一个复杂、被精密调控的过程,涉及的获取、存储利用、输出等。代谢紊乱会对心脏产生显著影响,如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负荷性贫血、冠心病等。该文综述了代谢异常与心脏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心脏病 铁代谢障碍
  • 简介:摘要作为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对维持机体健康至关重要。过多的离子可促进活性氧的产生,从而对细胞、组织造成损伤。随着死亡这一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到死亡。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了过载及死亡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等疾病的防治带来了曙光。该文就国内外过载及死亡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靶向抑制死亡防治代谢性疾病提供参考。

  • 标签: 铁代谢 铁过载 铁死亡 脂肪性肝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调素(Hepcidin)联合骨髓染色及炎性介质白介素-6(IL-6)等在慢性病贫血诊断中的价值及相关性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以符合“慢性病贫血专家共识”的慢性病贫血(ACD)患者以及同期因单纯血小板减少做骨髓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所选患者骨髓染色外均为阳性(+~++++),按粒幼细胞的比例将ACD患者分为ACD1组(粒幼细胞≤15%)和ACD2组(粒幼细胞>15%),把单纯血小板减少做骨髓检查的非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患者的血样检测血清调素(Hepcidin)、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清(SI)、铁蛋白(Fer)、转铁蛋白受体(sTfR),记录所有检测数据,并将观察指标在三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SI)水平在ACD1组明显低于ACD2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D2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sTfR水平在ACD1组明显高于ACD2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D2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Fer、Hepc、IL-6、CRP水平在ACD1组明显高于ACD2组和对照组,差异具在统计学意义(P<0.001),ACD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性比较:血清调素水平与IL-6、CRP、Fer、sTfR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SI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调素与患者体内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是ACD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联合其他代谢指标和炎性介质对ACD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铁调素 铁染色 白介素-6 慢性病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死亡是一种依赖性氧化损伤介导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氧化损伤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不可忽视的诱因,使死亡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就代谢和死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死亡抑制剂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论述,旨在更进一步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特点及潜在的治疗策略。

  • 标签: 铁代谢障碍 神经退行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不同于细胞凋亡、坏死和自噬的一种新的细胞死亡形式。细胞内依赖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失活以及有毒脂质氢过氧化物过量蓄积是诱发死亡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此外,有毒脂质氢过氧化物的生成大多依赖于二价,且特异性螯合剂可抑制离子紊乱介导的死亡。近年来研究发现死亡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该文概述了死亡机制以及死亡在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移植、血管疾病和抗肿瘤药物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为未来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铁死亡
  • 简介:摘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调节性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是由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缺乏、代谢异常、脂质过氧化等原因导致的细胞死亡。目前认为代谢和活性氧代谢是死亡的中心环节。死亡涉及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癌细胞死亡、神经毒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和T细胞免疫等。研究表明,在多种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过载及脂质过氧化等死亡特征。死亡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离子水平及脂质过氧化程度,影响肾脏疾病的进程。因此,有效调控死亡有望成为治疗肾脏疾病的重要策略。该文对死亡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思路。

  • 标签: 铁死亡 肾脏疾病 脂质过氧化 急性肾损伤 肾癌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高、预后差。近年来,死亡作为一种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被相继报道,其是一种依赖的脂质氢过氧化物累积所致的细胞死亡,受到包括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脂质修复系统的严密调控。研究表明,在缺血再灌注、药物、横纹肌溶解所诱导的AKI中存在死亡,有效抑制死亡的发生可以保护肾脏。本文系统综述死亡可能的发生机制及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应用前景。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再灌注损伤 横纹肌溶解 铁死亡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十分重要,大量研究证据都表明,代谢与糖尿病肾脏病密切相关。、铁蛋白、转铁蛋白、调素等这些代谢指标都与糖尿病肾脏病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针对代谢的干预将会给糖尿病肾脏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方案。

  • 标签: 铁代谢 糖尿病肾脏病 铁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多种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3月研究时间段内本院确诊缺铁性贫血患儿79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治疗研究,以动态随机化原则分组,1组(n=27)接受葡萄糖酸亚铁治疗,2组(n=27)接受蛋白琥珀酸治疗,3组(n=25)接受富马酸亚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指标、血清指标及治疗有效率差异。结果:(1)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124.58±8.41)g/L、红细胞平均体积(87.85±6.13)fL、血清(16.85±4.92)μmol/L、血清铁蛋白(41.05±9.87)μg/L,较同期1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无组间差异性,P>0.05。结论:葡萄糖酸亚铁、蛋白琥珀酸、富马酸亚铁均对小儿缺铁性贫血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其中蛋白琥珀酸对血红蛋白指标、血清指标纠正效果最为显著。

  • 标签: 葡萄糖酸亚铁 蛋白琥珀酸铁 富马酸亚铁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蔗糖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死亡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它是一种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引起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SLC7A11是死亡的关键调控基因,二肽基肽酶4(DPP4)和谷氨酰胺酶2(GLS2)对死亡过程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死亡的发生过程与多种肿瘤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死亡相关因子(SLC7A11、DPP4和GLS2)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膀胱肿瘤 铁死亡 SLC7A11
  • 简介:摘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依赖性细胞内程序性死亡,主要通过活性氧水平升高,影响代谢及脂质氧化物代谢稳态实现。研究证实诱导死亡可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增加其对化疗药物及免疫药物的敏感性。本文主要围绕死亡的机制及其在胰腺癌中的调节效应等问题进行综述,探讨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胰腺癌的防治提供新视角。

  • 标签: 铁死亡 胰腺癌 调节性细胞死亡 谷胱甘肽 铁蛋白
  • 简介:摘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ID)会增加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发生风险。目前认为其发生与甲状腺轴及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及脱碘酶活性、甲状腺自身免疫损伤以及补碘效果等有关。近来研究显示,补铁治疗能够改善甲状腺功能并缓解甲减患者的症状,提示剂可能在妊娠期甲减的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目前尚缺乏妊娠期特异的ID诊断标准,并且剂的应用剂量和疗程不一,今后仍需开展更多关于剂补充对改善妊娠期ID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研究。

  • 标签: 铁缺乏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 补铁治疗
  • 简介:摘要缺铁性贫血(IDA)是早产儿生后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之一。IDA严重影响早产儿的体格生长、免疫功能及神经系统发育。目前,尚无早期诊断早产儿IDA的特异性指标,并且对于早产儿IDA亦缺乏统一诊断和治疗标准。对于调素测定,可以早期特异性反映早产儿体内状态变化,并且可用于早期诊断早产儿IDA,而且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还可为临床制定早产儿IDA更精准诊疗方案提供依据。但是,对于调素与早产儿代谢的关系及其在早产儿IDA诊疗中的价值,迄今相关研究尚甚少。笔者拟就调素的作用机制、孕妇代谢对早产儿调素的影响、调素对早产儿IDA诊治意义及调素与过载的关系,对调素与早产儿IDA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贫血,缺铁性 血红蛋白类 铁调素 铁代谢障碍 铁超负荷 促红细胞生成素 婴儿,早产